不支持Flash
|
|
|
監督政府非稅收入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2日 04:06 第一財經日報
長期游離于財政預算管理之外的政府非稅收入,因為今年開始實施的政府收支分類改革,有望逐步得到更趨清晰有效的管理。適時出臺統一的非稅收入管理條例,在各地籌建非稅收入管理局,已列入財政部今年的立法工作計劃,這是財政收入管理改革的一個重要動向。 作為政府稅收之外的其他財政收入,非稅收入涉及范圍廣,來源多樣,數額龐大,在政府財政收入中所占比重很高,其重要性顯然不容忽視。按照2004年財政部界定的非稅收入范圍進行統計,近年來各級政府的非稅收入普遍增長較快,有的地方財政稅收增長緩慢,但非稅收入卻增長相對較快,一些地方的非稅收入已經達到或超過該地區的財政稅入。 值得關注的是,不同于稅收所受到的嚴格管理,各級政府部門多數的非稅收入所受到的制約并不多。因此各地實際的非稅收入,會比統計報告中披露的要大得多。據有關專家估算,雖然各地情況不同,但總體上地方政府的非稅收入,很可能與稅收收入大致相當。即使按比較保守的估計,2006年全國非稅收入也可能超過20000億元,而財政部去年在全國的稅收收入不過37636億元,就是說,非稅收入估計已經占到稅收收入的一半以上。 由于長期以來對非稅收入的監督管理力度不大,且常常是多頭并管,權責不清晰,等于沒有好好管。更有相當一部分非稅收入游離于財政管理之外,從而造成非稅收入的使用效益低下,透明度較差,既不能形成有效財力,更難受到公眾有效監督,由此滋生出不少腐敗問題。 必須看到,非稅收入是由各級政府、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依法利用政府權力、政府信譽、國家資源、國有資產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務、準公共服務取得的財政性資金,既要取之有道,更要用之有度,絕不能游離于嚴格的財政管理之外。 對非稅收入進行嚴格管理和有效監督,是推進財政管理改革的重要內容,要通過相應立法、機構設置等制度性安排,使非稅收入管理成為政府財政管理重要而有效的組成部分,真正擔負起國家財政分配的重要職能,成為促進經濟和事業發展、平衡財政收支的重要手段。 當然也要看到,由于非稅收入的構成比較復雜,因此不可能通過整齊劃一的簡單辦法實現有效管理。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收益、彩票公益金、罰沒收入、以政府名義接受的捐贈收入、主管部門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財政資金產生的利息收入等,均屬于非稅收入,每一種具體收入的來源、征收和使用,顯然各不相同,這就要求在規劃和實施有關非稅收入的管理條例時,明確基本原則和管理思路,然后再針對不同收入的具體情況,制定有效的管理細則和配套措施,確保各種非稅收入的管理都能得到落實和加強。 由于非稅收入大部分在預算外,不少人一直把非稅收入等同于預算外收入。這不只是名稱上的一種誤解,更反映出政府部門如何管理這部分收入的微妙心態,其實質是這些政府部門對預算外資金的性質認識不清,視之為既得部門利益。所謂“預算外”,就是不受中央或財政部的掌握和統一管理,而是在各部委或地方財政賬戶下自行運轉。于是,私設小金庫、自收自支等都形成于預算外收入,其征收、分配、使用和監督均比較隨意、粗糙,弊端重重。 因此用非稅收入替代預算外收入,自然也不只是名稱的簡單變化,更反映出政府財政管理的思路調整。按照財政部的要求,各項非稅收入均應由財政專門賬戶存儲,這樣財政部易于管理,各級人大監督也不會太困難。近期討論修訂預算法時,全國人大一直堅持要將預算外資金納入監督范疇,由此引發的激烈爭論,是預算法修訂難以順利推進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如果以非稅收入取代預算外收入,這部分收入接受人大監督也就不存在預算內外之分了。 就是說,如果希望非稅收入的管理更趨清晰有效,那么需要從徹底取消所謂預算外收入的概念和統計口徑開始,進而通過促進預算法修訂,掃清制定非稅收入管理辦法的立法障礙,然后再根據相關立法,建立相應的管理機構,形成一整套清晰有效的管理機制,真正實現非稅收入的收支統管,收支兩條線,為開展綜合財政預算、規范預算管理創造有利條件。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