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調控乙醇燃料:石油安全對決糧食安全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7日 03:07 第一財經日報
崔凱 在糧食與石油孰輕孰重的問題上,高層作出了階段性的選擇,然而如何破解隱藏在問題背后的“發(fā)展”與“資源”之間矛盾,卻需要我們用更長的時間來求解 隨著乙醇汽油在全國一些省市的推廣,燃料乙醇產量已經從2003年的7萬噸,一路飆升至2006年的100萬噸,陳化糧庫存驟減,同時市場上玉米、小麥價格猛漲,糧食乙醇路線遇到了與民爭食的問題。 國家發(fā)改委在《關于加強玉米加工項目建設管理的緊急通知》中明確提出,中國將堅持非糧為主,積極穩(wěn)妥推動生物燃料乙醇產業(yè)發(fā)展。限制燃料乙醇發(fā)展不僅反映出石油安全與糧食安全之間的戰(zhàn)略平衡需求,更折射出中國經濟急速擴張的制造規(guī)模與相對貧瘠的資源條件之間的緊張關系。 有限的農業(yè)資源 1995年,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來斯特·R·布朗在他的新著《誰來養(yǎng)活中國》中預言:在世界糧食產量與捕魚量增長趨緩或停滯的大背景下,中國將進入一個糧食短缺的世紀。盡管這個話題存在諸多爭議,但人口持續(xù)增長和生活水平提高使糧食需求量急劇增加。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確成為擺在中國面前的一個嚴峻課題。 2005年底,中國耕地面積為18.17億畝,比2004年減少2000萬畝,已經降至專家們公認的18億畝耕地面積警戒線。人均耕地1.4畝,僅為世界人均5.5畝的四分之一。中國土地資源潛在自然生產力——年生物生產量約為52.6億噸干物質,按溫飽標準計算,其理論的最大人口承載能力約為15億~16億人。2006年9月,國務院駁回國土資源部《全國土地利用總體綱要》,18億畝的耕地保有量至少要保持到2020年。穩(wěn)中趨降的種植面積和幾乎使用窮盡的豐收增產技術,決定了未來中國糧食產量不可能有大的增長,1999~2005年中國主要農產品產量對比也說明了這樣的問題。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來審視燃料乙醇產業(yè),能夠引發(fā)我們更多深層次的理解。 綜上所述,我國總體上人多地少,農業(yè)后備資源不足,在較長的一個時期里,我國的糧食供應將處于緊平衡狀態(tài),在中國使用玉米為原料發(fā)展生物能源的空間是十分有限的,必須尋求其他替代作物。 13.7%的玉米 替代10%的車用燃油? 隨著國際石油價格大幅走高及石油產品大量消費,導致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不斷惡化,發(fā)展替代能源對于經濟和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戰(zhàn)略意義日益增大。其中以燃料乙醇為主的生物能源是替代能源中的一個重要品種。 美國燃料乙醇95%以上的生產能力是以玉米為原料或是以玉米為主要原料,約消耗玉米4000萬噸。我國現(xiàn)有四個燃料乙醇生產企業(yè),四家企業(yè)產能合計132萬噸,成為僅次于巴西和美國的全球第三大燃料乙醇生產國。按照玉米平均畝產850公斤,每3.3噸玉米產出1噸燃料乙醇折算,需消耗玉米436萬噸,相當于玉米總產量的3.1%。 2006年的汽油消費量約為4600萬噸,按照年平均增長率6%計算,2010年汽油消費量將達到5800萬噸。如果按10%的燃料乙醇添加汽油計算,目前折合全國需求燃料乙醇在460萬噸,2010年會到580萬噸,這會對中國的糧食安全帶來哪些影響呢? 按照10%燃料乙醇替代計算,580萬噸燃料乙醇折合需消耗玉米1914萬噸。中國玉米年產量按照1.4億噸計算,燃料乙醇用玉米將占玉米總產量的13.7%。1914萬噸玉米折合占用耕地2250萬畝,相當于全國現(xiàn)有耕地總面積的1.25%。 拿什么來替代玉米 值得注意的是,除燃料乙醇以外,淀粉糖行業(yè)已經成為新的工業(yè)玉米消耗大戶。近年來,中國淀粉糖行業(yè)得到了迅猛發(fā)展,因為淀粉糖作為新型甜味劑正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食品工業(yè)中,既提升了食品的品質,而且功能性淀粉也提升了人們的健康素質,從1999年的60萬噸,上升到2005年的420萬噸,年平均增長40%,躍居世界第二位。 目前,燃料乙醇發(fā)展規(guī)模在中國前面的兩個國家中,巴西是用甘蔗生產燃料乙醇,美國用玉米生產燃料乙醇,由于氣候、土壤、生產效率等條件比較適合,兩國的甘蔗和玉米產量都能夠滿足其燃料乙醇生產的原料需求。但我國并不具備大規(guī)模使用甘蔗或者玉米生產燃料乙醇的條件,這就要求我們走另外的原料路線。不僅糧食可以生產乙醇,某些纖維質類原料也可以生產乙醇。纖維質原料主要包括草、甘蔗、紅薯等作物,還包括秸稈、農作物殼皮、樹枝、落葉、林業(yè)邊腳余料等。 上述原料的加工成本基本相同,按照市場收購價格,甜高粱(桿)和玉米制取燃料乙醇的成本相對較低,但甜高粱的產量較少,所以玉米成為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 糧食VS石油:戰(zhàn)略平衡 2006年,中國玉米總產量1.42億噸,比2005年增加300萬噸,消費量在1.37億噸。其中口糧消費占玉米總消費的比重大約在5%左右,飼料玉米約占75%,工業(yè)用玉米約占20%。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口糧玉米穩(wěn)中趨降以外,飼料玉米伴隨著中國肉類工業(yè)發(fā)展以平均超過5%的速度在增長;以燃料乙醇、淀粉糖為代表的玉米精深加工行業(yè)近兩年年增幅在20%左右。按照上述趨勢,玉米實際加工量每年增長400萬噸,等于帶動整個玉米消耗增長2%~3%,中國2007年很可能成為玉米凈進口國。如不加以控制,玉米行業(yè)勢必重蹈大豆淪陷的覆轍。由此可見,燃料乙醇的發(fā)展,直接關系到糧食戰(zhàn)略安全。 另外,由于玉米與大豆之間存在一種土地互競關系,所以大豆生產的土地資源機會成本即是種植其他谷物可帶來的收入,因此玉米與大豆之間存在著一種相對平衡的比價關系。大豆與玉米間比價關系的信息將會在2007年春耕生產前越來越強烈地根植于廣大農民的思想中,并會支配著未來農民的播種意向。 隨著玉米價格飆升,2007年會有更多的東北農戶選擇放棄價格異常波動,且田間管理困難的大豆種植,改種玉米。每年新增400萬噸玉米產能意味著占據(jù)470萬畝耕地,對應著165萬噸大豆產量,這對于外向依存度高達67%、產量已萎縮至1500萬噸的大豆種植業(yè)無疑是雪上加霜。 與玉米相比較,中國石油的供應情況同樣令人唏噓。2005年,我國原油消費量為3.23億噸,居世界第二位。中國共進口石油1.36億噸,進口依存度為43%,遠遠超過了國際公認的30%能源安全警戒線。假設“十一五”期間中國石油需求以年均5%的速度增長,2010年的中國石油需求總量仍將達到3.7億噸。2020年的中國石油需求將增至4.5億~5億噸,進口石油依存度升至逾60%。令人焦慮的是,我國的能源戰(zhàn)略儲備體系尚未完全建立,石油安全形勢相當嚴峻。 從戰(zhàn)略的角度分析,石油資源的短缺刺激燃料乙醇的需求增加。燃料乙醇在中國的應用有利于建設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對發(fā)展農村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重要意義。石油安全直接影響經濟發(fā)展,糧食安全直接威脅著國家穩(wěn)定。石油關系到中國與俄羅斯、中東、東盟、拉美等國家的關系,而糧食貿易則與紡織品一道,影響著中國與美國及歐盟的關系。2006年12月18日,國家發(fā)改委下發(fā)《關于加強玉米加工項目建設管理的緊急通知》的同一天,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了發(fā)改委《關于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yè)重組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石油等七大行業(yè)將由國有經濟控制。在糧食與石油孰輕孰重的問題上,高層作出了階段性的選擇,然而如何破解隱藏在問題背后的“發(fā)展”與“資源”之間矛盾,卻需要我們用更長的時間來求解。 (作者為北大縱橫管理咨詢集團合伙人,新農開發(fā)獨立董事)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fā)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