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正確評估人民幣升值利弊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2日 06:48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董登新 ●順差逐年增長創匯已非難事 ●儲備持續擴大供給不再短缺 ●應該看到外匯供求人為扭曲 ●不能視作本幣升值充分理由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面對人民幣持續升值,從學術界到現實生活中,出現了兩種極端的論調:“盛世”論與“悲觀”說。前者過分夸大人民幣升值的好處,強調人民幣升值是中國國力昌盛、強大的表現,它是人民幣走向世界的前奏曲;后者則相對悲觀,它認為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欠發達的人口大國來講,人民幣升值是一種虛假繁榮,是一種泡沫,弊大于利。 其實,這兩種極端看法都帶有“盲人摸象”的味道。對于人民幣升值,我們應該一分為二地、理性地看待其利弊,切莫走極端: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客觀地講,人民幣升值是我國特殊的現實環境與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明確這一點,對于人民幣升值的利弊之爭應該是大有益處的。 從實質上看,人民幣升值顯然是中國改革開放取得成功以及國家經濟實力不斷提升的結果。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經濟逐步走向世界,全面參與國際競爭,一方面貿易順差逐年增長,“創匯”已不算難事;另一方面,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實際金額仍在高位趨漲,各地引進外資已不再是“多多亦善”。因此,持續大額的貿易順差以及規模龐大的外資引進,致使外匯儲備不斷增大,外匯供給不僅不再短缺,而且似乎已經供過于求,人民幣升值正是本國外匯市場供求關系不斷變化的結果。 如今的外匯供給真的過剩了嗎?回答這一問題,至少有兩個關鍵因素是不能忽略的。其一,本幣在資本項目下是否可兌換?其二,本國外匯市場是否完全對外開放?這是外匯市場供求關系狀況評判的兩個關鍵因素。因為本幣在資本項目下的可兌換,意味著國民財富可以外幣化,或者說,國民對財富存在的幣種形式選擇是自由的;同樣,只有本國外匯市場在完全對外開放的條件下,本國外匯市場才能成為國際外匯市場的一部分,這一原本應該回歸國際大市場的外匯供求,其供求狀況才能顯現得更為真實有效。 事實上,在我國,由于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尚不能自由兌換,且本國外匯市場仍不能完全對外開放,因此,中國外匯市場的供求狀況是人為扭曲的結果。其中,尤為突出的表現是:當貿易順差與資本順差源源不斷地流入中國時,外匯流似乎只有華山天險一條路,即外匯流入結匯后,差不多只有經常項目一條路可走,關鍵的資本項目卻有嚴格的行政審批把住關口,因此,為了承接不斷流入的外匯,穩定人民幣匯率,中央銀行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買入國內市場“過多”的外匯,由于外匯占款劇增,人民幣投放被迫增大。這樣,一方面導致外匯儲備不斷增加,管理成本及風險加大;而另一方面卻形成了本幣“流動性過剩”,熱錢浪涌,從而催生經濟過熱及資產價格泡沫化。 由此可見,人民幣升值是我國現行外匯管理體制“倒逼”的結果。正是由于資本項目不可兌換以及國民財富不能外幣化,對于生產經營以外的“多余”外匯而言,除了政府“收藏”,基本上別無選擇,國民對外匯的需求僅限于經常項目,而真正最能體現“藏匯于民”的資本項目,國民卻沒有自由選擇權。因此,在我國這一“不完全”的外匯市場上,所謂的外匯供過于求,只不過是在采用行政手段強制性“凍結”國民外匯需求前提下的供給過剩,它不能視作人民幣升值的充分理由。 從2006年下半年至今,人民幣升值的步伐明顯加快。2007年1月11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首次突破7.80的關鍵價位,落入7.79區間內,再度創出匯改以來新高。與匯改前相比,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累計升值幅度約5.79%。盡管如此,美日等國卻未必知足,因為人民幣升值只不過是它們攻下的第一個“缺口”,緊接著它們還會要求人民幣完全自由兌換,取消外匯管制,完全開放中國的資本市場等等。 但是,我們畢竟只是一個“經濟大國”,而非“經濟強國”,在對待人民幣升值問題上,我們應該吸取“日元被逼升值”的歷史教訓,以國家利益為重,切不可盲目悲觀,更不能盲目樂觀,要正確評估人民幣升值的利弊,理性思考、科學決策、沉著應對。 (作者為武漢科技大學文法與經濟學院金融學系主任)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