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莫讓中國制造走下坡路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9日 15:01 金時網·金融時報
制造業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石,也是增強國家競爭力的基礎。在全球競爭加劇的環境下,制造業關乎國家競爭力的提升,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經過多年的發展,作為我國工業主體部分的制造業早已占到我國工業企業數量的九成以上,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點。我國制造業的行業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技術含量高、資金密集型的制造企業比重呈現上升態勢,產業集中度有了明顯提高。同時,越來越優化的投資環境也吸引了大量的跨國企業紛紛涉足我國制造業。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制造業大國。 然而,我國制造業的發展狀況并不讓人樂觀。因為我國制造業在成長的過程中,暴露出的缺陷意味著我國走向制造業強國的路并不平坦,制造業在產品結構、進出口結構、技術結構等方面存在的結構缺陷,都說明我國制造業短時期內還是無法擺脫粗放型發展的模式。更為重要的是,制造業競爭力不足的弱點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制造業持續發展的瓶頸。我國制造業關鍵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迄今難以得到改變。尤其是作為“工業之母”的裝備制造業,國際競爭力嚴重不足。據記者了解,在大型飛機、大型醫療、光纖設備等領域,我國基本上沒有制造能力。正是由于技術上的差距,我國的制造業被打上了“低質量”的印痕,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僅僅變成了一個大的“加工車間”。 制約創新能力不足的因素眾多。一是我國制造業起步晚,技術落后是無法避免的。二是改革開放后,“通過市場換技術”的策略,并沒有為我國換來關鍵技術。殘酷的事實已經向我們敲響了警鐘。三是除了原創能力不強外,我國制造業再創造的能力也較弱。四是制度問題,制造業并沒有形成良性的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之路,往往各自為戰,既浪費了資源,也浪費了資金。最后也是最為重要的因素在于我國制造業研究開發經費投入的嚴重不足!皝喼拗圃鞓I論壇”發布的《中國制造業競爭力報告》指出:二十世紀90年代后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以研究開發經費占銷售收入的比重超過3%作為劃分高技術產業的標準,而我國制造業大類行業中這一比重最高的長期不足1%,而先進工業國大多在10%以上。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出,我國制造業在研發的投入上遠遠落后于其他國家。如果不想辦法解決資金的問題,中國的創新能力就可能遭到重創,關鍵行業向產業鏈上游游走的目標就難以實現。資金缺乏制約我國制造業的創新不足,正在成為影響我國制造業升級的重要障礙,也阻礙了關鍵產業向技術含量高、資金密集型企業的轉型。 目前,我國在制造業領域擁有的勞動力低成本優勢,同樣也面臨著嚴峻考驗。這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工人的工資在逐步提升,我國廉價勞動力的優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尤其在東部沿海發達城市,這種局面更為嚴峻。許多跨國公司已經或者計劃把自己的工廠轉移到勞動力成本更加廉價的越南、印度等國。而另一方面,我國的整體就業形勢也越來越嚴峻,每年的供求缺口都超過1000萬人。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必然要求能吸納大量勞動力的低端制造業保持一定的規模。如果不想辦法遏制相關制造業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流失的趨勢,推動制造業向我國中西部地區轉移,后果將極為嚴重,甚至威脅到我國的制造業大國地位。 無論是通過高科技提升改造傳統產業這條道路,還是鼓勵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這條道路,我國的制造業都面臨重大的考驗。如果不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不僅制造業強國之夢難以實現,恐怕現有的制造業大國之位也難以保持。在當今“自主創新”已經備受各方關注并提升到相當高的戰略高度的同時,專家指出:“目前,通過強化企業間的專業化分工,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在保持比較優勢的基礎上,培育和增強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競爭優勢,對于我國制造業的發展壯大尤為必要。”看來,保持勞動力成本優勢和占領技術制高點,兩手并重將是我國制造業發展的必然選擇。而傳統的制造業,也正是信貸資金的投入大戶,金融部門將如何面對這一風險與挑戰呢?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