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新農村建設尚缺農產品生態認證體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 02:58 第一財經日報

  梁雨霞

  先說一個真實的故事:一直以來,本人喜歡把中國茶葉當作禮品送人,可謂人情應酬和茶文化傳播一舉兩得,可是最近,情形顛倒過來了:陸續有德國人送茶葉給我。

  這是為什么呢?原來,他們聽說中國有些茶葉農藥超標,還有水土污染等。

  在今天的德國,開“奔馳”或“寶馬”實在算不上什么,開這種車的人,往往是商人為了裝點門面或者經理為了炫耀自己的級別,或者是出于個人喜好,真正的有錢人,要住在空氣好的地段,要吃生態食品。從這些生活不張揚的“意見領袖”的行為,可以看到時尚的真正趨勢:生態回歸之路。在經歷工業文明的洗禮后,慢慢地,人們開始意識到,貼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才是更健康更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

  在這樣一個背景下,與尚有爭議的基因技術相比,有機耕作被尊為農業科學的前沿則似乎沒有什么疑義。目前,是兩種制度并行的狀態,很多農產品,都有兩個“版本”:一種是普通的,另一種是生態的,后者因為產量小,是稀貨,所以要貴得多。

  以黃瓜為例,普通的黃瓜,遵照嚴格的標準生產與篩選,看上去很整齊,綠油油的,長短粗細彎曲度以及單重等,誤差很小,宛如工業產品一般,吃口也不錯,可就是價格賣不上去,一根大約在幾毛錢或者1元錢之間;比較之下,那種貼著“BIO”標記的生態黃瓜,價格明顯高得多。其他的產品也通過“BIO”一詞拉開檔次,例如雞蛋、牛奶等產品,也有 “BIO”與非“BIO”之分。

  這或許可以給我們一個啟發:發展是螺旋式上升的,新農村建設,不必急著在形式上效仿西方,更不必搞大干快上的“現代化”;有些傳統的東西,看起來落后,過了一段時間后,會重新被推崇。我們需要把握潮流以及未來的趨勢,判斷什么才是真正的農業現代化,以及什么才是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業現代化。

  與歐洲相比,我國有得天獨厚的農業生產條件,農產品品種非常豐富,成就了我國獨特的飲食文化。倘若實施有機耕作及生態認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現階段的農村環境污染、農產品安全問題以及農民收入偏低等問題,豈不是一舉多得?

  具體做法,可因地制宜,最好先選擇某些地區作為試點。選定的地方,必須沒有受到任何污染,然后,劃定一個范圍,在此范圍里,不允許上馬任何造紙廠等污染項目。為了鼓勵農戶使用綠肥等有機肥料,以及將牲畜與人的排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與綜合利用,政府可以提供一些技術與資金支持,比如:培訓、技術指導、貸款或者補助、協助農民建沼氣池等。為了使農民的出產能夠及時售出,政府還可以牽頭,讓鄰近的消費能力強的大城市結對支援,比如,在農貿市場或者大型超市建立專售點等。

  使用有機方式生產的農產品,可以是糧食、新鮮蔬菜和家禽家畜和水產品等。經過專家評審與抽查,可以掛“生態食品”的標記,也可以打上地方特色,如“黃山毛峰茶(生態級別)”,這樣,可以與普通產品拉開價格檔次。從理論上來說,國產的生態級別的蔬菜和水果,如果出自環境特別好、水土特別優質的地區,完全可以比同品種的洋、蔬菜洋水果賣得更貴,這是因為,出口到中國的農產品,并不一定是生態產品,而為健康花錢,顯然比為運費花錢更具理性。

  當農戶能夠通過種田、養雞等獲得生活的保障,農村就能固定住一部分人口安居樂業,此種方法如果能夠得到推廣,不但可以部分地緩解城市急劇膨脹的壓力,還可以讓新的更健康的生活理念走進人們的生活。(作者為德國漢諾威文通公司總裁)

  更多精彩內容請瀏覽第一財經的網站:www.china-cbn.com

  中國首選,價值之選!歡迎訂閱第一財經日報!

  訂閱電話: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廣州)0755—82416077(深圳)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