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多哈回合:最后的希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 15:13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評論員 李巍 2007年新年伊始,《金融時報》的一條不大不小的消息點燃了多哈回合最后的光亮。該報1月8日的報道說,美歐之間目前正在進行的貿易談判已再度給多哈回合帶來希望:本月底之前,雙方可能就已陷入僵局的全球貿易談判達成一項協議。如果美歐談判真能在未來幾周取得突破,那將會為本月晚些時候在達沃斯全球經濟論壇上與巴西、印度達成協議鋪平道路。 在2006年7月24日,當WTO總干事帕斯卡爾·拉米在日內瓦宣布全面中止已經進行了長達5年的多哈回合談判的時候,幾乎全世界的人民都陷入了對全球自由貿易的極度悲觀之中。在那次由全球主要貿易國參加的小型部長會議上,拉米說:“我們陷于極度困境。”還不到半年,峰回路轉。 多哈曙光再現 這是多哈回合最后的希望。 美國國會所授予布什總統的貿易促進權眼看就將于今年6月到期,如果不能在這之前達成全球貿易協議,多哈回合最終就會流產。因為只有在國會授權總統貿易促進權的期間達成協議,國會才會不加修改而予以通過。假如等到貿易促進權到期之后,再達成協議,要想國會不加修改而全盤接受協議內容,幾乎是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情。而只要國會有一條不滿,整個協議就都得推倒重來。因此,在總統沒有得到貿易促進權的情況下,總統向來不敢貿然發起不管是全球還是地區或者雙邊的貿易談判。 所以,如果美歐之間能夠如期待的那樣達成協議,那么可被視為是在布什總統的貿易促進權到期前,美歐之間重啟多哈回合談判以力爭最后達成協議的最后一次努力。 自從去年7月多哈回合被宣布無限期中止之后,總干事拉米為此四處奔走,展開了一系列的穿梭外交。他在短短兩個月時間里幾乎走訪了世界上所有會對多哈回合產生影響的貿易大國,并試圖勸說這些大國的領導人放棄眼前偏狹的政治利益,而去通過共同的努力來獲取人類長遠的也更加巨大的經濟利益。在2006年10月向總理事會的報告中說,他再次向全世界鄭重呼吁:全世界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無法承受多哈談判徹底崩潰的損失,如果自由貿易不能向前推進,那么保護主義將會重新席卷而來。 在過去的半年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認真看待談判失敗會造成的代價。包括中國在內的世貿組織成員都已認識到,繼續保持世界貿易體系的穩定和活力極其重要。因此,作為全球自由貿易談判最重要的兩只領頭雁,美國和歐盟在今年年初又悄然重回到談判桌前,這是穿透沮喪和失望的一個積極信號。1月8日,布什和到訪的歐洲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在白宮會面,他們共同發出了支持多哈在最后時刻達成協議的強烈聲音。這是自去年7月因農業問題導致談判破裂以來,美歐兩方為了挽救多哈所作出的最重要的努力。而在布什此次介入之前,英國首相布萊爾和德國總理默克爾也曾親自干預談判。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近日樂觀地表示,美歐雙方要比人們通常認為的那樣更接近于達成一項協議。經過高層官員的一系列會談之后,美歐在農業問題上的分歧,似乎已經縮小到可以讓人再次看到希望的程度。無論從何種意義上說,美歐都是推動多哈回合前進的兩只關鍵性巨輪。100多年前,正是歐洲人,特別是英國人首先教給了全世界自由貿易的好處,二戰后,美國接過自由貿易的接力棒,成為歷輪貿易談判的核心領導者。如果這兩只巨輪啟動,自由貿易談判就可以繼續前行,多哈就依然還有希望。 不應過分地樂觀 這是過去50年來,事實上也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全球多邊貿易談判,也是“最宏偉”的一次談判。2001年,作為WTO的首輪談判的多哈回合,在9·11事件的陰霾中,宣布啟動。9·11事件激起了全球特別是美歐發達國家的悲情意識,他們希望借助新一輪的全球自由貿易運動來彰顯人類的團結和福祉,以對抗恐怖主義的血腥和殘暴。但是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坐在一起,各種利益矛盾紛繁復雜,只要其中有一個國家對某個議題存在異議,整個談判協議就不能最終達成。長達6年的馬拉松式談判已經證明,多哈回合是GATT以來最為艱難的一次全球多邊貿易談判,而其中的癥結就在于農業問題。以美國為首的農業發達國家希望降低全球農產品準入壁壘,發展中國家則希望發達國家降低農業關稅的同時能給自身以優惠待遇,而歐盟出于對自身弱勢農業的憂慮,在減少農業補貼問題上始終不肯松口,因為一旦減少農業補貼,歐盟的農業就很可能被美國以及其他發展中的農業大國給徹底擊潰。因此,圍繞農業問題的矛盾錯綜復雜,既發生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也發生在發達國家內部。 同時,農業問題由于牽涉到國家安全,給了各國國內的農業利益集團以絕佳的游說借口,從而使多哈回合中的農業議題被高度地政治化了,任何一個國家的領導人要想在這一高度敏感的議題上做出讓步,不僅需要政治勇氣,也更需要政治智慧。所以曼德爾森表示,他希望說服布什在多哈回合談判中發揮影響力。他表示:“現在已到了最后階段,非常關鍵,需要總統的權威來促成協議。” 但是任何過度的樂觀都只會帶來更大的失望。即便美歐能夠迅速就最為棘手的農業補貼問題達成協議,但是他們能否在本月底的達沃斯論壇上說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以印度、巴西等為首的凱恩斯集團在放寬農業準入門檻問題上做出符合他們要求的讓步,依然是一個懸而又懸的未知數。因為這些發展中大國正被近年來經濟的成功激發出了一種空前的民族自信,甚至產生了一些“民族主義的亢奮情緒”,他們越來越把在全球貿易談判中表現出強硬的姿態當作國家實力的標志。但顯然WTO貿易談判的一個重要的精神原則就是妥協和讓步。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