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2007年中國宏觀經(jīng)濟新格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 09:16 中國經(jīng)濟時報
易憲容 2006年中國經(jīng)濟走過了繁榮的一年,2007年繁榮會得以持續(xù),但同時也面臨著新問題、顯現(xiàn)出新特征及新格局。 首先,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的今天,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與繁榮完全受制世界市場變化之影響。同時,中國經(jīng)濟又是一個自成體系的市場,勞動力、資金的流動以及消費力的變化等都完全在這個體系內循環(huán),而不能與國際市場融為一體。 這種情況下,國際上強勢的企業(yè)及機構總是希望通過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總是希望來分享中國經(jīng)濟成長成果,甚至于會借助于中國市場開放與不開放的勢差,輕易地從中國市場謀利。同時,國內弱勢居民所持有的勞動力及金融資產則很難分享國際市場的成果。 目前,國際輿論界制造了一個“虛幻的世界經(jīng)濟失衡”的概念,認為全球經(jīng)濟正處于失衡狀態(tài)之中,如以美國為首的巨額的長期貿易赤字及以東亞特別是中國的長期貿易盈余。而這些這種虛幻理論的構造者認為,全球的經(jīng)濟失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匯率造成的,特別是人民幣低估、美元高估。因此,要解決世界經(jīng)濟失衡,就得讓人民幣匯率快速升值。 盡管這種理論得到國內不少學者的響應,它看上去符合經(jīng)濟學的一般原理,但實際上是一種理論上的虛構。因為根據(jù)貿易比較優(yōu)勢理論,任何國家都是出口自己比較優(yōu)勢產品,進口自己比較劣勢的產品。這樣才是經(jīng)濟上的均衡,否則就是失衡了。國際上提出“世界經(jīng)濟失衡”這個概念,目的就是要中國來承擔美國儲蓄缺口,是想進一步打開中國金融市場的大門,讓國際上強勢的金融機構與金融組織輕易地進入,并借其優(yōu)勢來操縱中國及國際金融市場。 只要看一下近幾年來華爾街金融大鱷們年終收益的增長水平,我們就能夠透視出“世界經(jīng)濟失衡”概念的虛幻性。正因為國際金融市場由少數(shù)金融大鱷操縱的特征,使正在開放中的中國經(jīng)濟同樣要面臨國際金融市場動蕩不安的考驗,面臨國際金融大鱷以各種方式對中國金融市場的滲透,同樣,國內金融機構也會借助于這種滲透把國際金融震蕩與波動傳導到中國經(jīng)濟中來。而這些觀念一旦被國內某些人所操弄,更是會成為這些人輕易掠奪社會財富的有力工具。比如,2006年12月份國內銀行股的瘋狂,其背后就一定隱藏著國際金融大鱷的身影。這些大鱷正是“世界經(jīng)濟失衡”的始作俑者。 其次,流動性過剩的問題。半年來,為了回收過剩的流動性,央行頻頻出招,特別是存款準備金率更是已經(jīng)上調四次了。但是為什么效果不理想?對于國內流動性過剩,如果找不到問題之根源,只是從表象上來應對,那么再好的工具、再好的時機,其作用都是十分有限的。 從近幾個月央行采取的貨幣政策來看,收回銀行體系的流動性或遏制流動性快速增加成為央行的首要任務。 就目前市場的主流意見來看,國內金融市場的流動性過;臼怯捎谕鈪R占款增長過快及居民儲蓄過高的結果。對于前者,只要本外幣市場分割、結售匯制度不改變,在預期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外匯儲備增長是不可能放緩的。對于后者,國內外學界一直在以中國人的儲蓄率過高、消費率過低為說辭,但其實際上沒有看到問題關鍵所在,或僅是用市場經(jīng)濟一般理論來理解現(xiàn)實生活發(fā)生的問題。在目前的人口結構下(即城市居民家庭人口為3或不大于3),無論政府如何來提倡消費,把儲蓄利率壓到最低水平上,國內居民的儲蓄也不會因此而下降。中國的儲蓄中企業(yè)存款、財政存款及機關團體存款的比例超過了一半,而且其近幾年來的增長大大快于居民存款的增長。還有,當居民最為重要、占比重最大的住房消費被計算成投資時,居民消費率還能高得起來嗎?而實際上,多數(shù)居民購買住房是消費而不是投資。 央行僅僅看到外匯占款的問題,看到商業(yè)銀行手中的錢太多,但實際上流動性泛濫最為根本的原因是政府管制下的低利率政策的結果。如果低利率政策不改變,不僅會導致銀行體系的流動性泛濫,而且必然會導致國內投資過熱不斷。在低利率政策下來壓制這種過剩的流動性,只能是“按下葫蘆起了瓢”。當大量的流動性在市場流竄時,各種資產價格就會快速上漲。可以說,嚴格管制下的低利率政策是目前國內市場許多要素價格扭曲的根本所在,也是流動性過剩的根本所在。 再就是,近年來外匯儲備為什么會快速增長?當國內外金融市場都預期人民幣會快速升值時,就必然會導致國內外居民及企業(yè),特別是一些國際上的熱錢,千方百計地由外幣轉化為本幣。前幾天我遇到一些外國朋友,在他們的印象中,如果從外國銀行貸款來購買國內房產,年收益率在25%以上。如果外國的居民及企業(yè)都持有這樣的看法,資金豈能不快速流入中國?因此,要減少大量的外幣流入本幣,就得減弱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wěn)定。為了緩解人民幣快速升值的預期,還得擴展國內居民與企業(yè)外匯持有的方式與途徑。如果民眾及企業(yè)持有的外匯不僅投資機會少、收益低,而且面臨貶值的危險,那他們是不會愿意持有外匯和外匯資產的。 可見,如果央行是為了收縮國內商業(yè)銀行過剩的流動性,僅從量上來控制而不從價格上來調整,其作用會十分有限。只有從央行管制下的低利率政策及人民幣匯率的不穩(wěn)定上入手,才能從根本上化解國內流動性過剩。 第三,物價持續(xù)低位徘徊的問題。一般來說,如果一個經(jīng)濟體處于高增長低通貨膨脹的狀態(tài)下,可能是整個經(jīng)濟生產率提高、產品的成本快速下降、消費者的消費迅速擴張的良性循環(huán)。這幾年,中國經(jīng)濟有所成就,但實際的通貨膨脹率遠高于名義的通貨膨脹率。流動性過多不僅會導致資產價格的快速上漲,也必然會導致消費價格的快速上漲。只不過目前的物價指數(shù)體系可能與實際的居民消費品價格變化背離而已。物價作為衡量宏觀經(jīng)濟的主要變量,如果它不科學、不規(guī)范,僅僅以“本本”作為標準,那么就容易對企業(yè)、政府與居民判斷宏觀經(jīng)濟形勢產生誤導。 對于國內宏觀經(jīng)濟形勢分析,還有資產價格快速飚升帶動全面價格水平上揚、國內商業(yè)銀行信貸擴張規(guī)模強化、房地產市場發(fā)展失衡加劇及進出口貿易快速增長等問題,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不展開討論。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jīng)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jīng)新評談欄目。
【發(fā)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