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能源定價:補貼與市場定價并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30日 01:00 21世紀經濟報道

  文/林伯強

  中國能源行業(yè)目前面臨的一個緊迫問題是平衡能源市場定價帶來的能源效益和滿足政府社會經濟目標之間的關系。在能源定價問題上,政府在反映能源成本的同時,一直在努力利用補貼和交叉補貼來取得國內能源市場的公平定價。例如,國家?guī)资陙硪恢痹谶M行農村電氣化的基礎設施建設,電力的城鄉(xiāng)同價就是一個典型的補貼與交叉補貼。只不過由于消費補貼缺乏透明度,無法使消費者理解他們?yōu)槭裁词苎a貼,以及受到多少補貼,卻能明顯看到能源價格的一直上漲。

  其實

能源補貼不僅出現在發(fā)展中國家,在發(fā)達國家中也十分常見,只是程度和方式不同而已。所以要求尚處于轉型中的經濟取消能源補貼是不切合實際的,實行目標明確的能源補貼政策是必需的,也是可行的。

  基于現階段的社會經濟狀況,政府的能源目標大致包括:(1) 為快速增長的能源需求提供穩(wěn)定充足的能源和優(yōu)質的能源服務;(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節(jié)能;(3) 降低能源的污染物排放以及其它危害人類和經濟發(fā)展的環(huán)境影響。中國能源供需狀況要求能體現市場供需的能源價格水平(通常理解為國際接軌),它可以抑制需求,提高能源效率,從而降低能源污染。但是,中國的能源改革必須平衡三大目標,而非簡單的效率問題,因而無法完全由市場定價。

  如果具備有效的能源市場,而且能源價格包含了外部因素,競爭性定價機制將是資源優(yōu)化配置的最有效途徑。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市場機制決定價格,價格引導能源投資源的道理。由市場機制確立的競爭機制能使能源企業(yè)通過提高效率供應能源,鼓勵創(chuàng)新。但目前中國的能源市場遠離理想狀態(tài),外部因素如環(huán)境、政府的社會職能、不可再生資源的耗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各種經濟實體的準入問題、長期能源成本的確定以及收益的必要性等,都需要政府通過稅收和補貼的手段加以干預,單純地增強競爭是不能達到能源目標的。但政府以什么方式干預能源定價,是問題的關鍵。

  既然現階段的能源價格無法避免補貼和交叉補貼,那么,一個合理透明的定價機制就應當考慮幾個問題,包括定價在資源分配中的重要性,補貼和交叉補貼以及補貼的潛在作用,能源定價程序對市場競爭性和規(guī)范性的影響。還要充分考慮影響價格水平的因素,包括供應成本、能源效率。此外,合理透明的定價機制還必須說明為什么需要補貼、如何補貼以及補貼誰。

  由于能源的特性,所有的國家都毫無例外地采用一些措施支持能源企業(yè)。如果能源企業(yè)無法完全收回成本,無法吸引足量投資,能源供應就不可持續(xù),而且在特定情況下可能將資源用于它途。目前中國的能源生產補貼有多種形式,主要目標是要保證一定水平的稅收,降低能源生產成本,或是保證某種能源技術的發(fā)展。然而,長期通過能源價格補貼來保持能源價格低于生產成本去滿足消費,會給經濟效率、環(huán)境質量和政府財政帶來沉重的負擔。不合理補貼的負面影響,可以嚴重到抹殺通過改善最貧困人口的能源狀況帶來的社會福利。

  能源定價應該在包含環(huán)境和其它外部因素的全成本原則下進行。這樣的定價機制將會有利于能源的有效合理使用,從而影響到中長期的能源需求,提高能源效益,保證經濟高速增長。邊際成本和機會成本定價是制定合理的價格水平和價格結構的基本原則。經濟轉型中,能源市場改革會引起能源價格上漲,政府必須運用基于稅收和分配政策的社會經濟和財政措施去抵消價格上漲對不同消費群的不利影響。因此,應該為各類能源服務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成本付費體系,減少非技術性損失。

  合理透明的定價機制的主要問題是使能源消費者認識到:不論數量多少,或是誰消費,都要按照能源供應成本定期支付自己的能源賬單,為解決外部因素或者達到社會穩(wěn)定或長期增長目標的政府補貼是福利,不是權益。政府的能源補貼必須讓真正需要的人獲益,而且要確保補貼發(fā)放暢通、有效,并為能源服務部門所接受。補貼要在其數量、來源、受益人方面做到透明公開,并定期接受審查。

  能源補貼可以降低平均能源價格,也會造成能源市場和其它經濟部門的扭曲,這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道理。目標明確的補貼可以有很多方式,國際上也提供了許多經驗。考慮到中國能源價格的復雜性,可以先簡后繁。例如,可以根據供應成本和對整體價格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影響程度,對某一消費群實行均一費率定價。如農村的能源輸配費用比城市要高得多,讓城鄉(xiāng)消費者支付同樣價格,保留客戶類之間隱性補貼的做法, 雖簡單易行,但沒有考慮到支付能力和消費水平。對受惠人類別的界定很重要,但不合理的攫取補貼現象總會存在,只有通過提高補貼透明度來盡力減少,以確保補貼發(fā)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并且控制補貼的總體成本。補貼是基于可承受能力,因此每種補貼都應當是過渡性的, 可以對補貼進行定期公開討論評估。

  (作者系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金融系教授)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fā)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