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零售業:在混亂中的窺視玄機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9日 16:31 《新青年·權衡》雜志
對外開放適度、類傳媒式生存、兩條腿走路是解讀2006年中國零售行業的三大玄機 □ 李 飛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中國零售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2006年11月1日,國內最大的家電并購——國美并購永樂正式完成。 自1852年第一家百貨商店在巴黎誕生之日起,世界上共爆發了8次零售革命,分別是百貨商店、一價商店、連鎖商店、超級市場、購物中心、自動售貨機、步行商業街和網上商店。而在中國,自1900年中國第一家百貨商店秋林公司誕生之后,長達90年的時間里中國零售業沒有任何革命性變化。直到最近10年,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幾乎同時完成了西方世界150多年中發生的8次零售業革命。剛剛過去的2006年,中國零售業的變化更是紛繁復雜,大事頻出。國美并購永樂、百思買進入中國、沃爾瑪并購好又多等事件都曾引起喧囂一片,吸引了公眾的目光。中國零售業在混亂中急速發展,顯得撲朔迷離。但撥開迷霧深入分析,仍然能窺視到一些玄機。 零售業開放——羊是自己餓死的 2006年,在零售業對外開放是否威脅國家經濟安全的問題上,官員、學者和企業家依然沒有達成共識。盡管大家都認為零售業過度開放會威脅國家經濟安全,但對“過度”的判斷標準始終沒有統一意見。中國零售業對外開放的安全度,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避免外資零售企業控制和主導中國的零售市場,二是避免外資零售企業在沒有主導市場時,憑借著自身的優勢阻礙民族工業正常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依據國際壟斷法的標準,外資總體占有率的警戒線為20%;一般行業為30%;關鍵行業為10%。我國政府將零售業劃歸競爭性行業,屬于一般性行業,因此外資零售業市場占有率的警戒線應為30%。而開放零售業是否給民族工業帶來威脅,也不能單一的通過外資消費品品牌占有率來衡量,因為如果外資制造業品牌占有率高,外資零售業品牌占有率自然也會高。至于零售行業對居民正常生活的影響方向和程度,則可用顧客整體滿意度來衡量,如果顧客整體滿意度提高,或者外資零售企業的整體滿意度高于本土企業,就表明居民的正常生活沒有受到威脅。 因此,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零售研究中心提出了三個測評指標,用于衡量零售業開放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即零售企業市場占有率、外資消費品品牌與制造業品牌市場占有率的比值、零售顧客滿意度指數。它們分別用來衡量是否對零售市場形成主導權、是否對民族工業發展形成威脅、是否對居民正常生活形成威脅。對上述三個指標量化分析后最終得出結論:我國零售業對外開放度處于安全警戒線之內。 也就是說,如果把外商比喻為“狼”、本土零售商比喻為“羊”的話,就可以說,面臨困境或是倒閉的“羊”,不是被狼吃掉的,而是沒找到草餓死的。 生存模式——類傳媒式生存 零售企業類金融生存模式似乎是郎咸平教授的課題組最先提出的,說“國美像銀行一樣,吸納眾多供應商的資金并通過滾動的方式供自己長期使用”。2006年并不是這種模式誕生的一年,也不是應用最為普遍的一年,但卻是這種模式被清晰描述、廣泛爭論并被政府出臺條例限制的一年。這也是2006年零售業混亂中一個值得著意解讀的玄機。 多年以來,大型綜合超市和大型家電連鎖店的資金鏈,很大程度上是靠拖欠供應商貨款來維系。一方面是采取商品售出再結款的方式,將商品賣不出去的風險完全轉嫁給供應商,保證自己采購和銷售的正常循環;另一方面是商品售出后也不向供應商結款,或是賺取利息收益,或是去投資更多的店鋪。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供應商向零售商賒銷,英文“Credit”一詞即為“賒銷”,也為“信用”,意指賒銷多少錢,取決于客戶的信用值多少錢。供應商在向零售商賒銷時根本不考慮它的信用值多少錢,自然會出現貨款失控的問題。實際上賒銷預付是交易中的正常現象,在商品短缺的計劃經濟時代,是零售商事先把貨款付給制造商,制造商幾個月后才供貨,那時零售商是孫子,制造商是爺爺;今天商品供過于求了,賣者有求于買者,先把貨物給零售商,賣出后幾個月再結款,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地位發生了轉變,僅此而已。 實際上目前零售商主要的利潤來源,并不是拖欠供應商貨款,而是通過向廠商收取的各種終端費用。零售商在與廠商的交易中處于有利地位,加之近幾年零售企業的規模化和連鎖化,零售店鋪成了展示商品的有效媒體,每天成千上萬光顧商店的顧客成為商品展示的受眾。零售商開發出手推車、直郵、店內招貼、店內廣播、店內電視、端頭陳列等廣告形式,并且可以通過POS銷售系統提供每次廣告活動對產品銷售影響的具體數據,這使得零售商店除了銷售商品,又具備了宣傳展示商品的功能,變成了具有較高傳播效率的媒體。優良店鋪位置的緊缺和新產品排著隊等著進店的現實,更使得零售商有條件向廠商收取多種商品展示的媒體費用,包括進店費、上架費、端頭費、廣告費等等。據麥肯錫估計,廠商為零售商提供的各種宣傳補貼大約占銷售額的10%-15%,而20年前僅占4%。沒有這些費用,大型綜合超市和家電連鎖店都是無利可圖或是賠錢的。 因此,與其說中國零售業生存模式是類金融,不如說是類傳媒。 擴張路徑——兩條腿走路 零售業是規模經濟,因此并購成為大型零售企業擴展的重要手段,這也是近兩年中國零售市場的顯著特征。例如國美與永樂合并,沃爾瑪收購好又多,百思買收購五星電器,泰斯科收購樂購等案例。這就要求政府方面注意提防巨型壟斷企業形成。當年家樂福和普美德斯合并時,法國反壟斷機構要求普美德斯必須賣一部分店鋪給第三大零售商,同時要求合并后5年內不能在法國境內開設新的店鋪。目前國內家電零售業已有壟斷的跡象,政府應提早注意這一趨勢。 并購能迅速擴大市場份額,但風險極大,因此控制發展速度就非常重要。沃爾瑪在20世紀60年代的前8年,開店速度是每年2-3家,目的是磨合出一個成功的零售業態模式(折扣店);在70年代初期通過上市積累了擴張的資金,沃爾瑪每年平均開店26家; 80年代實行購并和自建店兩條腿走路的方針,每年平均開店100余家;90年代完善了倉儲店、購物廣場業態、信息系統和物流系統,每年平均開店200余家。中國零售企業在發展自建店的同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強調并購,形成規模經濟。 總之,解讀2006年零售行業撲朔迷離的現狀,我們至少發現了三個玄機:本土零售企業不但要避免被狼吃掉,更要避免找不到草餓死;不但要尋求類金融化生存,還要尋求類媒體化生存;不但要通過自建店發展,還要采取并購方式擴張。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