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2006:向產能過剩宣戰的一年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12月28日 08:59 中國經濟時報

  -年終專稿-本報記者 祝慧

  都說2006年是中國鋼鐵、焦炭、水泥、電力、煤炭等行業難以忘懷的一年。這一年,產業結構調整大潮席卷中國。在向產能過剩宣戰的日子里,無論是政府還是相關行業企業都經受著考驗與洗禮。

  蓄勢待發

  “從目前趨勢看,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后果還在進一步發展。如果不抓緊解決,企業倒閉和職工失業就會顯著增加,銀行呆壞賬就會進一步擴大。這樣,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就會很難保持較長時期的平穩健康發展。”2005年12月3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透露,國家發改委準備從2006年開始,把解決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突破口,將在促進產能過剩行業控制總量、優化結構上邁出實質性步伐。

  在這次會議上,國家發改委宣稱將通過能耗標準對鋼鐵、水泥、電解鋁、電石、銅冶煉、焦炭、水電、煤炭、紡織、汽車、鐵合金等11個過剩行業發起產能清理,“這些行業今年將‘一個也不少’地逐漸進入調控‘圍剿圈’”。

  隨后,2005年12月下旬,經過各方面兩年多共同努力的《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和與之配套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正式公布。文件明確了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產業結構調整的目標、原則、方向和重點,以及鼓勵、限制和淘汰的分類原則和配套政策措施。

  “要推進部分產能過剩行業的調整。”除了國家發改委對產業結構調整的積極推進,2006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做政府工作報告時,也對產能過剩行業結構如何調整作了明確闡述,并且強調將這項調整作為2006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務。

  種種跡象表明,2006年,中國一場針對產能過剩的戰爭必不可免。

  圍剿行動

  當總的產業結構調整目標制定出來之后,針對各具體行業的“圍剿行動”隨即展開。

  4月5日,國家發改委出臺《關于推進鐵合金行業加快結構調整的通知》,對推進鐵合金行業結構調整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并明確表態,到“十一五”時期末,要把鐵合金行業生產能力控制在1700萬噸左右,比2005年減少25%。

  4月24日,一向都是在國宏賓館召開的國家發改委工業經濟運行新聞發布會,一反常態改在北京水泥廠舉行,而中國水泥協會會長雷前治則與國家發改委有關官員一起坐到了主席臺上。

  在此次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公布了水泥、焦化和鐵合金三個行業的結構調整目標:到2010年,水泥行業預期產量為12.5億噸,累計淘汰落后生產能力2.5億噸,企業平均生產規模提高1倍至40萬噸左右,企業戶數減至3500家;焦化行業要用3-5年時間徹底淘汰土焦和改良焦,2007年底淘汰炭化室高度小于4.3米的焦爐,符合行業準入條件的焦炭產能占總能力的80%以上,鋼鐵企業的焦炭產能占總產能的50%以上;到2010年,鐵合金行業產能控制在1700萬噸左右,比2005年減少25%,全面淘汰5000千伏安以下電爐和100立方米以下鐵合金高爐等。

  除了公布調整目標,國家發改委還列舉了將采取的配套措施:對于重點扶持的大型水泥企業集團,在項目核準、土地審批、貸款投放上優先給予支持,停止對工藝落后和嚴重污染環境的水泥生產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研究提高煤炭資源稅,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到海外投資煉焦煤基地或建立長期合作貿易關系等。

  在對焦炭、鐵合金、水泥等行業出臺產業結構調整政策后,由國家發改委牽頭,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等九部委不久也聯合下發《關于加快鋁工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的通知》。

  “要抓住當前經濟較快增長的有利時機,做好重點行業結構調整有關工作:一方面加強固定資產投資調控,嚴把土地、信貸兩個閘門,防止部分行業、地區投資過快增長;另一方面出臺并組織實施重點行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此外還要研究建立產能過剩的客觀評價體系,并逐步建立定期向社會披露相關信息的制度,引導投資預期。”在4月底的一季度經濟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副局長朱宏任說。

  “下一步,發改委將發起針對電力、煤炭、紡織等潛在產能過剩行業的宏觀調控。”在國家發改委一位官員這樣告訴記者后不久,一張針對過剩產能行業的大網在全國展開,國家發改委此前提到的11個行業的調控目標和方法紛紛出臺。

  嚴格行業準入標準,綜合利用金融、土地、環保、能源供應等措施,成為行業調整的兩大主要“利器”。很多產能過剩行業都制定了明確的準入標準,對不符合行業準入條件的投資項目,投資管理部門不予審批、核準或備案,金融機構不予提供信貸支持,土地管理部門不予提供土地,電力企業不予供電,環保部門不予辦理環保審批手續。

  你拼我搶

  盡管鋼鐵、有色金屬、水泥、電解鋁等重點“看防”行業在一段時間內取得了比較明顯的進展,但由于電力供需矛盾總體緩解、國內固定資產投資過快增長等原因,產能過剩的一些高耗能行業開始出現反彈。

  “產能過剩行業出現反彈的原因有二:一是很多地方政府正雄心勃勃加快發展,力爭盡快實現‘十一五’規劃的宏大目標,因此很難嚴格執行淘汰規定;其次,部分民營、外資企業始終認為,如果放開競爭,被市場淘汰的應該是國有企業,因此還是止不住投資的腳步。”有業內人士這樣總結。

  “今年是‘十一五’規劃開局之年,各個地方政府都想出政績,那就必定要拉動投資,擴張高耗能行業無疑是拉動GDP的一個重要手段。”國家信息中心一位專家對此現象如此評價。

  與此同時,眾多中小企業對國家的結構調整政策也不理解。

  “我們環保指標都合格,僅僅節能降耗指標未達標,為什么將我們關閉?”7月中旬,來自河南省禹州市的12家水泥廠在北京奔走呼告。按照計劃,這些企業需要在2006年6-7月自主拆除,否則8-9月將被強制拆除。因為不理解,這些企業千里迢迢趕來北京討說法。禹州市這12家企業的想法反映的是河南省乃至全國成千上萬家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工業企業的心聲。

  鑒于高能耗行業盲目擴張的反彈態勢,隨后,國家發改委連續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力圖將反彈苗頭及時控制住。7月24日,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防止高耗能行業重新盲目擴張的通知》,表示將采取經濟、法律和行政的綜合性措施,堅決防止高耗能行業重新盲目擴張。7月底,國家發改委更是與30個省市的副省級官員、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4家中央企業的總經理等負責人簽訂節能目標責任書。

  勝負難分

  時至今日,這場你追我趕的“拉鋸戰”仍未能取得預期效果,環保和能耗指標仍難以完成。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6532億元,同比增長30.7%。對比過往數據,這是兩年以來的最高累計利潤增幅,其中一些高耗能行業,尤其是此前確定的一些產能過剩行業利潤更是大幅狂升。

  “這里頭的結構調整仍然處于非常令人失望的狀態。”對于過快的工業投資增長主要依靠電力的快速增長,而其中又主要以火電為主的現象,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所長周大地指出。

  對此,

北京大學
中國經濟
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認為,除非工業行業的利潤大幅下降,否則一些行業投資加快的根子難以剔除。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產能過剩行業“按下葫蘆又起瓢”的嚴峻形勢在2007年可能有所改觀。近日,國務院召開發展循環經濟電視電話會議指出,明年發展循環經濟的工作重點特別要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快淘汰一批污染嚴重企業,著力改造一批重點企業,重點監管一批消耗高、污染多企業,限期治理一批不達標企業。隨著此次會議上對一些產能過剩行業提出的具體政策要求和硬性規定的實施,產能過剩行業或許會出現新的改觀。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