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財經縱橫

兩法合并·鐵礦石定價權·泰國金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5日 03:22 第一財經日報

  郭繼豐

  統一所得稅率的初衷之一,就是減少那些“假外資”的進入。出現外商投資的減少,將有助于減少中國在資本項目的順差

  鐵礦石價格談判已經不僅僅局限于鐵礦石本身,它是中國爭取大宗初級商品定價權一個難得的突破口

  關于兩法合并

  以內外資企業均按照2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的兩法合并法律草案,提交12月24日起舉行的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既體現了WTO的國民待遇原則,也將對外資流入中國產生結構性影響。

  盧進勇:外資減少不可怕。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盧進勇在接受《財經時報》采訪時認為,兩稅合并《草案》付諸審議,是中國外資政策調整的主要里程碑。對于是否會出現外資減少的問題,盧進勇認為不用擔心。他認為,財政部統一所得稅率的初衷之一,就是減少那些“假外資”的進入。據他估算,中國目前吸引的外資中,有至少1/5是“假外資”。所謂“假外資”,是指一些中資企業通過資本外逃,在開曼群島設立公司后重新回到中國投資的資本。這些資本的目的就是獲取稅收優惠,因此在中國實現兩稅并軌后,這些資本將離開中國。此外,一些將中國作為其跨國戰略一部分的外資,也可能會因為稅負的增加,而減少對中國的投資。

  即使出現了外資減少的現象,中國也可以承受,因為目前中國經濟最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平衡國際收支。在中國貿易順差不能迅速減少的背景下,如果出現外商投資的減少,將有助于減少中國在資本項目的順差。

  曹小春:兩法合并將對外資企業產生結構性影響。南京審計學院管理學院副教授曹小春發表《中國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合并對外資流入的影響》(《財貿經濟》2006年第9期)一文。文章認為: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合并對不同來源地、不同投資目的、不同規模、不同產品流向、不同部門和不同行業的外資企業可能產生不同影響。從投資目的看,對為了進入中國這個潛力巨大的市場而進行投資的外資企業影響不大,對來源于國際避稅地的外資企業的稅后收益將產生重要影響。從規模看,對大規模投資的影響較小,對小規模的將產生較大沖擊。從產品流向看,以中國市場作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外資企業對稅收政策變化的敏感度不高,對于以出口為主的外資企業可能使其投資決策發生變化。從行業看,制造業中第三、第四類行業及制造業以外的行業的外資受稅收政策調整的影響較。恢圃鞓I中第一、第二類行業的外資受稅收政策調整的影響較大,可能會由于中國外資企業稅收政策的調整而在全球范圍重新選擇投資地。

  關于鐵礦石定價權

  12月22日,巴西礦業巨頭淡水河谷公司與寶鋼達成價格協議,澳大利亞的力拓與寶鋼就2007年4月1日開始的合同期內交付的鐵礦石價格達成協議,標志著中國在鐵礦石定價上逐步獲得了定價權。如何認識這一問題?

  徐向春:中國爭取大宗初級商品定價權一個難得的突破口。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徐向春12月22日在新浪財經發表《鐵礦石首發定價權的意義和未來思考》一文。文章認為,寶鋼經過準備充分,在第一輪談判中率先搶下價格首發權,體現了中國鋼廠在全球價格談判的中談判能力和自信。

  文章同時認為,迄今為止,中國尋求期貨市場定價權仍未取得實質性進展。在此大背景下,鐵礦石價格談判已經不僅僅局限于鐵礦石本身,它是中國爭取大宗初級商品定價權一個難得的突破口。但是4年來的鐵礦石價格談判歷程證明,掌握定價權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長期、充滿艱辛的過程。

  文章指出,那種把鐵礦產能擴張寄希望于國外鐵礦生產商大舉投資開發鐵礦資源,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最終打破寡頭壟斷格局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中國鋼鐵業應當樹立長期戰略思想,在加大國內礦山開發力度的同時,更要重視開發國外鐵礦資源。

  梅新育:爭奪國際市場定價話語權需要打一場“總體戰”。商務部研究院博士梅新育發布《鐵礦石定價權事關中國通脹》(《東南早報》,12月15日)一文。文章認為:此次全球主要礦石公司與主要鋼鐵廠商之間的談判,將決定中國能否就此真正確定國際鐵礦石市場價格標桿的地位。為了贏得這場談判的勝利,我們需要打一場“總體戰”。這場總體戰的第一個戰場是國內鋼鐵產業,需要繼續推進產業重組,不僅要優化重組鋼鐵生產企業,而且應當進一步優化重組鐵礦石進口企業;第二個戰場是國內礦山,需要進一步鞏固這種局面,一方面增加自己對外談判的籌碼,另一方面抓住機遇為鐵礦資源集中的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提高收入;第三個戰場是我們的海外投資地,需要發展海外投資,進一步開辟自己控制下的海外鐵礦石供應來源,削弱鐵礦石巨頭的市場壟斷地位;第四個戰場是印度、歐洲、日本、韓國的鋼鐵同行。爭奪國際市場定價話語權是必需的,這個過程又是艱巨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近幾年鐵礦石價格談判的一波三折,是中國爭奪國際市場定價話語權的縮影。

  關于泰國金融動蕩

  泰國股市12月19日出現大跌,跌幅超過14%,市場損失8000億泰銖,被股民稱為“黑色星期二”。泰國在經歷東南亞金融危機后,再次面臨金融動蕩,從中我們該吸取什么教訓?

  James Hookway:泰國阻止全球資金涌入而采取的政策調整教訓值得吸取!度A爾街日報》中文版發表記者James Hookway《泰國資本新政風波值得引以為戒》(12月22日)一文。文章認為:泰國央行迫于券商和銀行界人士的壓力,改變一天前剛剛公布的資本控制政策,嚇壞了外國投資者。央行朝令夕改的做法,破壞了海泰國外投資者對泰國政府的信任。泰國決策者為阻止全球資金涌入國內抬高泰銖

匯率而采取的這一政策調整卻成為一個敗筆,這或許值得發展中國家引以為戒。很多發展中國家也在努力應對海外資金蜂擁而入以期待從金融市場獲取更好回報的問題。從泰國這次的事件不難看出,市場投資者的強大力量,他們已經可以在某些欠考慮的政策未產生影響前阻止它的實施。插圖/劉飛

  更多精彩內容請瀏覽第一財經的網站:www.china-cbn.com

  中國首選,價值之選!歡迎訂閱第一財經日報!

  訂閱電話: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廣州)0755—82416077(深圳)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