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巴曙松:2007中國金融改革六趨勢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2日 03:27 第一財經日報
巴曙松 站在2006歲末回首展望時,一個大的背景是,在全面開放的直接推動下,金融業發生了全面的重組,無論是銀行、證券、保險,還是貨幣政策操作,都出現了重大的進展。在國有銀行等金融市場主體部分已經基本完成市場化重組的情況下,2007年面臨的主要問題,應該是對原來金融體系中的空白地帶、欠缺和不完善部分進行調整、補充和提高。 農村金融。一段時間以來,農村金融的存貸比是減少的,原因是四大國有銀行除了農行外都收縮縣級以下網點。郵政儲蓄整合為一家銀行之后,也主要從農村吸收資金向城市輸血。目前采取的農村金融改革方案的問題在于,農村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給是不是匹配? 現有的農村信用社的改革方案,一是改為農村商業銀行,是銀行的運行模式;二是農村信用聯社。顯然,商業銀行模式不適合差異很大的農村地區的金融需求,農村更多地需要小額貸款、互助金融等形式。商業銀行運作模式決定了必然向大的機構和地區轉移。農村信用聯社特別是省聯社的體制缺陷在于,沒有直接的投資關系,但有監管職能、行業管理職能、行業協會職能,也有一點行政管理和省政府任免官員的職能。這個體制有其負面作用。其一,信用聯社統一調度資金必然導致向大企業集中,比如原來農村信用社給農民貸一點款,現在只給優質企業貸款,變得集中化。其二,現在的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由省政府負責,把責任下放給省政府,省政府交給聯社,聯社在管理轄內的信用聯社時把好的聯社資源調給不好的信用社進行補充,形成負向激勵。 監管上采取什么形式?一是依托信用聯社,二是不批信用機構。這樣導致在農村金融服務方面存在很大空白。這應該成為在城市金融改革告一段落后下一階段的一個重要突破點和關鍵。 政策性銀行改革。3家政策性銀行的改革還沒有提上議事日程,現在看來這3家銀行的發展路徑差異很大。進出口銀行承擔進出口領域一些政策性很強的業務;農業發展銀行原來主要開展糧棉油的收購;國家開發銀行90%的業務是商業化的業務。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完整的針對政策性銀行的規范條例來界定政策性銀行和政策性金融,這是下一步必須要明確的。目前可能的一個方向是:國家開發銀行變成商業銀行,其有限的一點點政策性業務可以采取單獨核算,應該按照商業化金融進行監管,重點拓展中長期信用市場,在目前金融市場日益完善的情況下,國家開發銀行的發展關鍵是如何充分利用各種金融機構的現有網絡渠道拓展資金來源;農村發展銀行作為農村金融的主體,應該擴大發展規模和業務范圍;進出口銀行基本可以按照政策性業務運營。 多層次資本市場。盡管在股權分置改革完成之后可能還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主板市場已經出現比較好的趨勢,即市場化的運作機制基本建立。以前的牛市或多或少通過銀行資金流入股市形成,這次則是儲蓄的分流,是投資者分散的決策。原來銀行一清理資金,股市馬上下來;原來市場主體是莊家,現在7000億元的資金是專業資產管理機構——基金管理公司;原來A股定價基本上看H股,因為最優秀的公司在H股上市,現在這些企業陸續回到A股市場,主板市場也已經沒有太大的制度性障礙,目前面臨的是逐步完善的問題。 我們經常說資金過剩,有的說資金不足,其實更準確的表述是債務性融資過剩、股權形式融資不足。本來需要貸款以外的其他多種金融工具支持,但我們都是用貸款。一個完善的資本市場應該讓所有不同規模企業都能找到相應的籌資渠道,但目前哪怕深圳中小板公司也是中小企業里相當大的企業。真正的中小企業下一步怎么發展?必須給它提供籌資渠道。籌資是它的一個基本權利,中小企業中長期資金的缺口更大。這一方面原來也做了一些探索,比如淄博交易市場,從評估來看還是運作得不錯的。下一步有可能在為中小企業服務方面有所突破,要有真正的中小板、創業板和真正的區域交易市場。 金融監管空白地帶。“十一五”規劃第一次明確要搞綜合經營試點,表明正式放棄1993年確定的分業經營體制,開始探索。目前還是分業監管,主流意見還是要堅持分業監管的體制。金融機構綜合經營、金融監管機構分業監管,這會使監管協調壓力加大。目前有大量企業在跨領域投資,但是還沒有一個整合的、全景的和并表監管的流程。德隆出現問題需要集中數百人查數月才知道資金缺口是220億元。現在金融創新最活躍的是跨領域投資產品,理財產品的基本金融屬性是一樣的,所以必須有統一的、一致的金融法制框架。WTO過渡期結束,很多全球性金融機構在中國境外是混業經營,在中國境內是分業經營,這不僅對監管有挑戰,對金融機構也有挑戰。美國放棄分業經營的原因主要還是全球競爭的問題。 金融改革與宏觀政策互動。過去兩年金融形勢的一個很重要的特征是寬貨幣、緊信貸,貨幣市場很寬松,信貸比較緊。其重要的原因是資本約束。商業銀行在今年底之前必須達到資本充足率8%,所以商業銀行從高風險的信貸向低風險的央票等轉移,導致寬貨幣、緊信貸。這些約束在大型銀行上市后就“軟化”了,建行上市后資本充足率13%,其他上市銀行也類似。再加上比較充足的存款來源,明年貸款投放不會成為很大問題。監管機構應該適應新形勢,即重組后市場化的金融機構的行為模式。年初貸款增長非常快、年末又非常慢,這是金融機構非常正常的反應。市場化的商業銀行的模式出現重大變化:即年底為來年準備項目,到來年1月進行投放,早發放早受益,到來年九十月份就不怎么做了。 外匯儲備。僅僅靠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去管,很難控制外匯儲備的增長。實際上,這是剩余儲蓄的問題。要把外匯儲備降下來,必須把儲蓄率降下來。隨著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不可能都把外匯儲備放在低收益的債券投資上。我最近比較了挪威和新加坡的投資模式,在滿足基本進口流動性需求和債務償還需求外,大概三四千億美元。在此之上的外匯儲備,應該以清晰、規范的公司治理決策體制和透明的問責制度進行運營,提高資金運營效率。 更多精彩內容請瀏覽第一財經的網站:www.china-cbn.com 中國首選,價值之選!歡迎訂閱第一財經日報! 訂閱電話: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廣州)0755—82416077(深圳)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