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周民良:收縮戰線有利于提升國企競爭力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0日 07:52 新京報
適度收縮國有經濟的戰線,擴大民營經濟的范圍,有利于在減少國有經濟數量的同時,增強國有經濟的競爭力;或者在擴大民營經濟影響力的同時,增強國家經濟的競爭力。 國有企業改革與國有資本的戰略性調整與重組,成為2006年歲尾新的經濟熱點。11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通過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進一步提高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12月初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以提高競爭力和控制力為重點,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12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資委《關于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的指導意見》,為國有經濟的未來走向細致地描繪了政策圖景。 競爭力提高需要市場化推動 各種數據顯示,國有企業出現了重大的戰略性、結構性的變化與調整:國有企業的數量減少但國有資本的總量增加;國有經濟逐步收縮戰線,向具有公益性、資源性和戰略性的產業集中;企業的組織結構發生變化,國有經濟主要集中體現在大中型企業的資產總量增加與市場帶動增強上,大量中小企業在改制中退出國有資本;國有企業的治理結構出現重大變化,大多數國有企業采用了股份制、公司制的治理模式,企業的內部管理結構也趨于清晰化。上述戰略性布局與結構的變化,符合市場化的改革方向。 按照國資委《關于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的指導意見》,今后幾年中央企業的數量將從目前的161家左右調整重組至80到100家。這樣,將會陸陸續續有一批國有企業從一些領域進一步退出。從國內外的實踐看,國有經濟集中在有限范圍,有利于市場競爭效率的發揮。 在西方各國的許多領域,國有經濟都與非國有經濟處于平等競爭的地位。比如,加拿大的兩條鐵路分別由國有與民營公司經營,競爭壓力導致國有企業注重內部管理,使得國有企業的效率與民營企業的效率接近;美國一些大的軍工巨頭本身就是非國有企業,但并不影響其提供滿足政府需求的軍工產品;歐洲、日本等國家先后在銀行、電信、郵遞等領域開展民營化的改革,促進了運營效率的明顯提高。 事實證明,適度收縮國有經濟的戰線,擴大民營經濟的范圍,有利于在減少國有經濟數量的同時,增強國有經濟的競爭力;或者在擴大民營經濟影響力的同時,增強國家經濟的競爭力。 控制力增強有賴于規范化管理 在國有企業數量進一步減少的同時,為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需要完善規范化管理的制度建設。 許多人注意到,在體制轉軌過程中,一些國有企業的行為帶有失范性、不合理、異化性的表現。一方面,在國有企業的市場化運作與退出過程中,存在非企業性的典型特性。在企業并購重組、退出、購買等過程中,以高于市場價格并購其他企業或購買商品;一些企業在使用銀行貸款或者股市籌集資本時,缺乏資本利用成本的觀念,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在企業退出或者被并購的過程中,人為做差企業業績甚至造成虧損,以使企業被低價出售。這些行為,都與市場經濟條件下正常的企業行為相差較大,甚至直接損害企業的實際利益。 另一方面,在國有企業壟斷的領域,卻存在少國有性多集團性的利益化傾向。通常,國有企業在壟斷行業的存在,理應體現公益性、社會性、服務性的特點,這是經濟學對國有企業甚至國有化在壟斷行業存在和擴張的理論依據。但是,在我國不少行業,國有企業既維持遠高于社會平均水平的福利,不愿意承擔市場競爭中出現的虧損,不注重加強內部管理,但是又存在依賴其壟斷地位不斷漲價,通過侵蝕消費者利益邊界以獲取壟斷利潤的沖動。 上述問題的存在,說明國有企業的管理過程中,存在內部人控制失控與內部利益缺乏合理規制兩類行為,這提出了進一步理清國有經濟管理脈絡的現實問題。 要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一方面要理順企業與市場的關系,消除產品、資本價格扭曲中的制度性成因,清晰界定企業與市場的邊界,使企業能夠面向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生成自主創新能力與平等競爭能力;另一方面要理順政府與企業的關系,使企業能夠成為激勵約束協調的經濟人,規范企業與消費者的關系,使企業的定價、質量、安全、環境等決策與政府和全社會的要求相一致。 前一種模式需要規制企業家的行為,防范內部人侵蝕企業的內部利益;后一種模式需要規制企業的行為,防范企業利益擴張侵犯企業以外的社會利益。而這些,都需要完善政府對國有企業的規制與管理。 國有企業調整還需要戰術性措施 國資委負責人指出,下一步要將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領域集中,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要通過股份制改造、引入戰略投資者、重組上市等方式實現國企產權多元化,增強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這些都無疑是正確合理的方向。而國有企業暴露出來的許多問題,都還需要有針對性地從制度上設計出填補當前漏洞的戰術性措施,而不僅僅是描述國有企業調整的戰略性思路。 制定國有資產利用、流動、處置的相關法律,依法管理國有資產和依法懲治違法犯罪,防范內部人勾結外部人隨意處置國有資產,公開國有企業的投資、運營、管理、并購的信息,制定與完善國有資產使用與處置的規范化程序,規制壟斷性國有企業的價格行為,都是國有企業的改革與發展需要格外重視的重要環節。 □周民良(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