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時衛干:糧油價格上漲背后的定價邏輯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9日 08:48 每日經濟新聞
時衛干 最近糧油價格漲幅較大,影響不小。事實上,此輪上漲幾乎沒有任何先兆:國內糧食已連續三年豐收,糧食產量屢創新高,今年全年糧食產量超過4900萬噸基本成定局,而國內需求并未出現忽發性增長,保持在4900萬噸/年的水平,糧食供求基本均衡。 正因如此,尋找糧油價格上漲的原因就顯得十分重要,唯有找到病因,方能對癥下藥。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期貨交易所,CBOT所形成的小麥、玉米等期貨合約的價格對全球現貨市場具有重要的影響。北美風險管理服務公司(NARMSI)的研究數據表明,由于干旱導致澳大利亞、阿根廷、巴西等主要的小麥出口國大幅減產,全球小麥庫存已經下降至1.20億噸左右,較2005年下降了13.7%;全球玉米庫存則大幅下調至8954萬噸,較去年下降了28%。因此,國際范圍內小麥玉米等農產品的供求情況并不樂觀,目前諸多研究機構均認為今后會趨于緊張。 眾所周知,2001年以來大宗商品的大牛市持續了5年之久,但過去的行情主要表現在能源、金屬等領域,與農產品無關,其中最重要的做多力量是對沖基金,原油價格在9月份下跌已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如今,因為NARMSI等機構的研究報告,農產品成了對沖基金的最新投資對象。 回到國內,國內鄭州商品交易所上市有小麥期貨品種,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有玉米期貨品種,因為國際國內期貨市場的趨同性,這兩家交易所的相關期貨合約也有了相當大的漲幅,以鄭商所的小麥701合約(2007年1月到期)為例,8月14日開盤價1448元,12月13日則飚升至1615元,漲幅11.8%。因為期貨市場價格對現貨市場有較大的示范作用,才有了糧食連年增產、供求基本平穩情況下糧油價格的忽然上漲。 概括來講,這次國內糧油價格上漲的邏輯是這樣的:全球糧食減產———全球糧食庫存下降———對沖基金把握住這一機會,推高農產品期貨價格———國內期貨市場農產品價格走高———最終傳導至現貨市場。說穿了,其背后反映的是定價權:因為CBOT擁有農產品定價權,加上規模巨大的對沖基金的興風作浪,使得遠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國受到了影響,要為對沖基金的贏利付出較大代價。 我國目前實現的儲備糧制度并不會推高糧價,將目前糧油價格上漲歸因于儲備糧制度是不正確的。但是,在目前的形勢下,如果繼續寄希望于政府組織競價銷售臨時存儲小麥來平抑糧價則同樣不切實際,因為我們都記得去年國儲銅拍賣事件的結果。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