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不支持Flash
|
|
|
健康的股市能讓大家分享發展成果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9日 08:20 東方早報
早報首席評論員 魯寧 投資看《牛市》,《牛市》讀早報。從今天起,早報每日推出8個整版的證券專刊《牛市》,以中小股民立場,解讀股市政策資訊,提供股指走勢信息,服務廣大讀者。 由政府、上市公司、中小股民、機構共同達成的一次“偉大妥協”,最終使擱置多年的股權分置改革基本落地,伴隨一系列監管制度的逐步落實和創新,外加金融改革推動“建、交、中、工”四大國有銀行4只大盤股相繼上市托盤,中國股市有可能步入一個穩健發展的新時期,12月18日,上證指數創下歷史新高2332點,見證中國股市新時期的來臨。 數月間,隨著股指不斷呈總體性上揚,相當數量的中小股民開始逐漸解套,一部分中小股民已有所斬獲。更為難能可貴的是,與股指上揚相伴隨,中小股民的投資信心逐步恢復。全社會對中國股市來年的走勢普遍持看好態勢。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本月上旬結束,“升匯率、松財政、穩貨幣”政策組合清晰可見,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土地政策、社會發展政策協調配套,一系列審時度勢的政策舉措,即便在實際落實環節出現不可避免的打折、縮水和變形,也依然能為明年中國股市的“光明走勢”提供前所未有的政策利好。 作為市場經濟重要組成部分,以股市為主打,逐步建立多層次長期穩定發展的資本市場,對于政府,其發展理路日益清晰,發展基礎漸次奠定,發展戰略堅定不移,具體操作日趨穩健。在支付了沉痛代價之后,國家、社會及大多數資本市場運作的參與者,已就發展定位、規則、秩序形成基本共識。這是確保明年中國股市維持健康有序發展的又一基礎性利好。 股市素有經濟發展晴雨表之說,股指一定程度反映宏觀經濟運行的“信心指數”。自1990年代初以來,中國經濟年增長率保持在8%與9%之間。2003年以來,年平均增幅更是保持在10%與11%之間。由此可見,以往中國股市的大起大落,不在于缺乏宏觀經濟基本面的支撐,而在于股市“半生不熟的市場化”,以及規則缺席、秩序失范和監管軟弱。今非昔比,國有股、法人股“保護性不流通”終成歷史,股市由亂而治漸成新局。 構建和諧社會第一要旨,在于盡快讓人民分享發展成果,使理想狀態的“共享發展成果”逐步得到體現。一個健康發展的股市,不僅為全社會提供了一條投資渠道,也為千萬中小股民直接分享發展成果提供可能。事實上,健康發展的股市除去投資者收益,更具廣泛的“溢出價值”,這一條對當下的中國尤顯迫切和需要。 于宏觀經濟調控,股市一方面反映經濟運行基本面,同時亦作用于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于金融市場,它與正常存貸形成良性互補;于貨幣政策和外貿出口,它有助于緩釋人民幣升值壓力、緩解目前貨幣流動性過剩所帶來的壓力;于樓市,它能轉移部分炒樓資金,減緩房價過快攀升的速率;于儲蓄“高壓鍋”,它是一個“減壓閥”…… 而比較隱蔽的好處是,它還是緩解全社會收入分配嚴重失衡的一條“輔助管道”。而更不易為常人體察的好處在于,上述經濟發展長期形成的熱點之逐步降溫,難點若有所消解,能改善宏觀經濟運行質量,拉動內需,使各級政府有精力也有財力推出更多的社會福利政策,致力于民生改善。由是,股市健康發展,全體人民都能間接受益。 盡管中國股市的新紀元已觸手可及,但當下股市的信心畢竟仍帶恢復性質,在鞏固并發展股市已有改革成果的要緊關頭,嚴防釀成新的“股市黑洞”,乘勢改善和強化監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關鍵。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