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外資銀行從中國受益有多深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 03:23 第一財經日報
曾怡景 一個銀行界翹盼已久的時刻正愈來愈接近。2006年12月11日,中國將要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的承諾,引入改革,把備受保護的中國零售銀行業轉變為一個公平競爭的場所。 中國必須由該日起,撤銷對外資銀行不得在境內向中國居民提供人民幣零售銀行服務(包括信用卡)的限制,從而外資銀行得以全面進入存款規模達4.14萬億美元的中國銀行市場。不過,中國政府應不會即時全面放寬對銀行業的限制。 首先,外資銀行必須在中國設立子公司作為進入的門檻。那些較為激進冒險的銀行將可能面臨極大風險,并需應付來自其他外資銀行的激烈競爭,而且可能需要守候頗長時間才能實現強勁的利潤。 如果不設立子公司,銀行只能接納來自中國國內客戶總額100萬元人民幣或以上的定期存款,且不能發行人民幣信用卡。這意味著它們將被排斥于大部分零售銀行市場之外。此外,它們必須為旗下每家分行撥付人民幣2億元的營運資金,并須通過利潤測試。如要申請在中國開設分行,銀行必須在中國至少已連續營運三年,并且在每次提交申請時已連續兩年取得利潤。在中國設立子公司的外資銀行只需在初次申請時通過利潤測試。 中國市場的回報潛力優厚,任何懷有全球抱負的銀行都無法忽略這龐大的市場。外資銀行覬覦的是受到強勁經濟增長所推動而急速發展的高端市場。此外,它們也可受惠于在中國正發展蓬勃并不斷擴大的跨國企業部門。不過,欲在中國市場分一杯羹的外資銀行為數眾多,它們之間的競爭將會愈來愈激烈。我們估計,新進入市場的銀行可能至少要五六年時間才能實現利潤。 外資銀行若要在中國市場順利發展,需要注意管控快速轉變的經營和監管環境所帶來的信用風險,此外,也需要建立品牌知名度和進行嚴謹的盡職審查。持有國內銀行少數股權的外資銀行將面臨最大的挑戰。與中國合作伙伴之間的文化差異和利益沖突,可能會影響潛在的利潤回報,甚至破壞合作的正常運作。 此外,中國的公司治理尚在萌芽階段,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仍有待建立。改善信用文化和革除不良放款習慣也是中國銀行業的重大挑戰。單是2006年上半年,中國的商業銀行就發放了2600億美元的貸款。對于尋求在中國有機增長的外資銀行而言,難以掌握足夠的借款人信息也是一個重大的風險。 辦事作風也是一個掣肘。在中國開設分行或引入新產品一般需要經過較長的審批。尤其在安置自動取款機這一對于開展零售銀行業務非常重要的事情上,申請過程漫長。不過,外資銀行在設立子公司后,審批過程應較為順暢。然而,其他障礙仍會存在。比較明顯的例子是,銀行的存貸比率不得高于75%的監管規定。由于外資銀行的分行網絡有限,其貸款能力的發展將因而受到局限。 雖然中國銀行業仍然存在資產質量弱、資本水平低、公司治理 不足和利潤率較低等弱點,但隨著政府加大監管力度,業界的改革已經開始。為了避免引起意外的經濟波動,中國銀行業的開放將會有序進行。中國遵守世貿協定開放銀行業,對銀行業的長遠發展是正面的,因為競爭會加快改革的步伐。(作者為標準普爾大中國區企業、基建及金融機構評級董事兼分析組主管) 更多精彩內容請瀏覽第一財經的網站:www.china-cbn.com 中國首選,價值之選!歡迎訂閱第一財經日報! 訂閱電話: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廣州)0755—82416077(深圳)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