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入世5周年:大國行思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8日 01:14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評論員 劉暉 哈維奇(Harwich)的魚價漲了。13世紀中的某一天,這個北海港口的居民驚奇地發現,原本應該出海的水手不見蹤影。消息傳得很快,成吉思汗的騎兵已經席卷歐洲大陸,波羅的海各船隊的水手均已應征入伍。金奇,《中國震撼世界》的作者如此寫道:大國總以不同尋常的方式通報自己的到來。 “尚未加入WTO時,中國經濟確實是推動亞洲的火車頭,不過尚未具備世界級的實力”,而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金奇說。這位從1982年就以學生身份前往中國的原《金融時報》駐京首席記者發現,轉型的中國正發生“一連串不同的故事”,而“大國崛起并非遵循一種簡單的、線性方式”。 對于國外的觀察家來說,中國崛起帶來了復雜的連鎖反應,“北京共識”、“中國買家”、“中國價格”這些詞語此起彼伏,闡釋著不同的“中國觀”。而對于中國自身,入世5周年之際,盤點得失,兌現承諾,自是題中應有之義,但如何將此納入大國善治和大國崛起的邏輯中,應是議程重點所在。 重要的是自由貿易,而不僅僅是WTO WTO之所以建立,是為了節省世界貿易的交易成本,但近些年,多哈回合久拖未決,WTO陷入僵局,已有論者稱“WTO已成為一個重癥病人”。在此語境,討論中國入世得失,不能拘泥于WTO框架內部,更需放長眼光,千年未遇之局,絕非《資治通鑒》里的智慧就能應對。 國家優勢何以持久?有憑資源者勝,但沒有一個國家靠所謂的地大物博就可以長久。全球性的貿易之所以發生,是因為存在著“貿易——促進分工——專業水平上升——市場容量和深度提升——進一步分工”這一循環。而要這一循環得以發生,需要建立在憲政框架、產權保護等一系列制度性基石上。 歷數世界性大國的崛起,歷史機緣各異,但在諸多推動力之中,同樣隱含了這一主線。12世紀末的尼德蘭(荷蘭的前身),不僅推進貿易自由政策,而且還實行人才寬容政策,那些因宗教迫害而遷徙的能工巧匠也匯聚在此,到14世紀,尼德蘭已成為歐洲商業中心,現代公司制度和銀行信用制度初現端倪,到17世紀中葉更是世界人均最富的國家,現在阿姆斯特丹那些沿河的交易所和銀行建筑仍可窺見當年盛況。 英國完成光榮革命后,形成了新的國家治理體系,并逐步改變貿易戰爭策略,于1846年廢棄《谷物法》,結束對谷物進口的限制和關稅,1849年廢棄《航海法》,打破英國海運公司的壟斷,進入全面零關稅時期,并在全球范圍內推動自由貿易。與今日相比,那時的全球化水平在某些方面有過之而無不及。當時的人員往來,無需護照簽證,就業、通商、移民頗為便利。 美國立國之年,也是亞當·斯密撰寫《國富論》之時,但其貿易政策也是幾經波折。從1789年國會通過第一項關稅法案到1828年,貿易保護主義達到頂峰,結果經濟大大受損,關稅才開始降低。“二戰”之后,美國積極推動自由貿易,推動建立國際關貿協定組織(GATT),并于1995年改為世界貿易組織(WTO)。 由此觀之,WTO這樣的組織是世界貿易進化的結果。在多邊貿易協議之外,還存在諸多的雙邊貿易規則,原來對雙邊貿易規則甚為冷漠的美國,這些年卻一改往日之風。另外,WTO的締約主體是獨立的主權國家,而非高于主權國家的國際組織。守護自身的“橄欖樹”,是民族國家的基本動機。 自由貿易從理論上講,有助于世界經濟的良性循環,但自由貿易的好處往往是潛在的、分散的、長久的,而在復雜的全球化壓力下,受損者卻是具體的,因此尋找替罪羊的游戲從來就不會停止,雖然這種游戲有點像在泰坦尼克上重排座位。但類似于“不用看,中國就在你的后面”的警告,從來就不絕于耳。 從“國情折扣”到“制度紅利” 對于百年來在現代化道路上顛躓不堪的中國,WTO不僅是一系列多邊貿易體系的規則,而是融入全球化的標志性符號,是這個“全球化最大實驗室”里的巨量“催化劑”。 從“黑發談到白發”,從1987年的開始到1989年的頓挫,從1992年的重啟到1994年的沖刺未果,從1999年和美國談完后的當年入世之盼,再到與歐盟談判的山重水復,終至2001年11月最后成功,這個歷程,是一個滿帶“創傷記憶”的現代化追趕者的夢想,也寄托著以開放帶動改革的自我期許。一扇徐徐開啟的沉重朱門,曾是中國加入WTO之時的自我寫照和集體記憶。 相比起加入WTO之初的熱烈,甚至相較于入世元年盤點的急切,入世5年的討論顯得從容許多。入世5年,全球化的元素已經“溶解”到中國的經濟與社會生活當中。中國在履行入世承諾的方面應視為可圈可點。更為關鍵的是,從局外到局內,從仰視到平視,從向國際慣例接軌到參與國際規則制定,這個千年來以“社稷”為“天下”,并以朝貢體系想象世界的國家已經意識到,WTO對于中國,并非一次性的交易,而是為實現大國善治和大國復興的世紀契約。 入世5年,只不過是這份世紀契約上的一個細微刻度。其間的故事放大,自可勾勒一幅細節如恒河沙數的長卷,但探究是世界大國如何借自由貿易崛起,如何在船堅炮利的表象之下,發現憲政的建立、在產權保護規則下實現來自基層的廣泛創新,由身份而契約,應該是更為重點所在。 加入WTO后,中國的貿易量大幅增加,形成了“雙順差”格局。但對于一個大國,整體的貿易結構尤需深化,尤其是對內大市場的深度拓展。如果一方面聲稱要全面融入世界,另一方面內部市場卻壁壘森嚴,將會陷入另外一個悖論。低成本的競爭優勢和缺乏均衡的貿易結構是不能持久的,簡單地以“風景這邊獨好”自許,這不是一個大國所應有的“世界觀”,而且還會損傷大國崛起應有的“軟力量”。 從市場經濟體系建設方面,中國諸多競爭性行業已經開放,但一些重要要素價格處于管制當中,在行業進入方面存在資本的身份歧視。尤其是要警惕的,一些特殊利益團體,往往會把龍種變跳蚤,把“國際慣例”變成“自己的國際慣例”。一些受損公共利益和國民基本福利的行為,往往以“市場化”和“國際慣例”之名推行。而真正需要推動的,又以“國情”之由拖延。 按照經濟學所言,政治與經濟存在著“一臂之距”(arm distance),政府與市場不能盤根錯節,而是各有分野,但對于建設公共福利,包括教育、醫療和養老等基礎福利,卻又伸手可及,政府無可卸責。修法與變法,都應圍繞這一主軸。 興衰有道,從“國情折扣”到“制度紅利”,這是國家內部自我認同的關鍵所系,也是大國善治的長久之策。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