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外資與地產的洋河漢界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5日 04:32 中國經營報
王吉舟 2006年,錢,居然成了房地產開發商想繼續發展就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這個變化看起來是如此荒謬,因為就在兩年之前,房地產幾乎是一個印刷鈔票的行業。 一方面,進入2006年后,主要針對房地產業的調控措施使小房地產商紛紛轉讓土地,關門冬眠;大房地產商放慢腳步,匍匐前進。但日益飛漲的房地產價格指數告訴我們,開發商悶聲發財的步伐之所以變慢,其根本原因是拿地的風險和成本同步增加。因此,房地產開發商已經學會了在調控下“一步一個腳印”的發展方式,這樣,發財速度雖然慢了很多,但是畢竟還是有得賺。試圖“跳著奔跑”的孫宏斌被摔得鼻青臉腫,他用自身的失敗告訴大家,今天玩兒房地產,光指望貸款和熱情已經不行了,手里的銀子不夠,最終會受到羞辱。 另一方面,中國房地產業全行業依然超過25%的年實際利潤率,使國外地產投資機構依然眼熱。德意志銀行、GE資本、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這些機構,早在數年前就籌備了專門針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私人理財基金和共同基金。他們手里有的是錢,就是缺乏好項目。 于是,雙方的合作,看起來幾乎就是一個“干柴烈火”的過程。 然而事實上,我們并沒有看到“爆燃”的局面。外資在房地產業的成功,并沒有比其他行業熱絡多少。在這個行業如此被看好的今天,不能不說有些奇怪。為什么? 去年,一位香港房地產投資基金經理來北京看地,跟一位筆者熟悉的開發商談了數輪,始終不見內地開發商合作的興趣。基金經理最后形容:這是一群坐在金馬桶上便秘的人。他不能理解,為什么這位開發商對他手里的大筆外資不感興趣。 其實,房地產行業里沒有人對資金不感興趣,問題是,資金成本成為阻隔雙方合作的鴻溝。以北京市房地產市場為例,這樣的鴻溝至少存在于兩個方面。 首先,好的地產項目,不光是外資在盯著。任何一個中國本土勢力的投資機構,都知道北京東四環、北四環板樓住宅項目的含金量,都清楚好的房地產項目的資金投入與市場產出的比例關系。因此,北京的好地、好樓盤項目,實際上資金的選擇面是很寬的,無論是銀行行長,還是信托公司老總,都對這樣的項目笑臉相迎。無論宏觀調控多嚴格,大家總是要賺錢做生意,擺在嘴邊的肥肉,誰會放過?再者,中國有句俗話叫“強龍難壓地頭蛇”,北京的房地產開發商更是深諳此道。外資雖道貌岸然,但畢竟離北京太遠,這里的一畝三分地,還要有很多職能部門管理、照應。因此,與本土強勢投資機構聯盟,不但可以解決資金問題,更可以形成強大的“院外游說團體”,與政府“公關”的成本大大降低,而成功的把握大大提高。因此,無論外資承認與否,他們實際上是第二輪次的宴會分享者,最好的項目,一般他們是搶不到的。 其次,外資的規矩一般頗為嚴格。一位北京著名開發商,曾私下以“水淺王八多”來形容與外資合作的繁瑣。其實,房地產行業作為公權力私有化的最大收益者,有很多原始的東西是不可以公開的,很多隱形成本也是不能入賬的,其中原因,大家都能理解。但是,如果外資想把相中的企業拿到境外去上市,就不能再含糊其詞,玩兒“肉爛在鍋里”的會計游戲了——不是坐在金馬桶上的朋友不愿意站起來,實在是他因為怕被別人識破而不敢站起來。 這樣的文化與財務鴻溝,形成了特殊的國情,阻礙了房地產開發商與外國資本的聯姻。但事實上,越是中小城市,這種阻礙反而越小。中小城市對外資介入本地區土地開發,往往是從市長到局長一路綠燈,仍然一如北京15年前。但可惜,今天的外資普遍眼光很高,聯姻的范圍總是在北京、上海周邊轉來轉去,這多多少少也成了阻礙雙方合作的一大障礙。 從全局的眼光看,這種層層阻礙倒未必是壞事,如果雙方合作太快、太順利,房地產商拿地、對抗調控的底氣就會更粗,地價成本會進一步上漲。這種上漲終歸要轉移到住房零售價格上,由購房居民承擔,這無疑會使房地產價格進一步上漲,使老百姓的買房壓力更大。再者,大筆的房地產超額利潤難免從中國轉移出去,而這種超額利潤的根源,實際上是居民購買住房的超額支出,在房地產體制仍然沒有健全的前提下,開放過早,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經濟損失。已經有一群草根地產商發制度漏洞的橫財也就罷了,要是再攙和進來洋人,局面難免雪上加霜。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