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探尋企業家捐贈心理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6日 17:35 《新財經》
在中國,人們對于企業家捐贈有許多不同看法,有人表示稱贊;也有人揣測他們的動機,懷疑他們是作秀、贏取名聲,或者懷疑他們有不可告人的商業、政治目的,或者是為了贖罪,或者為了讓其企業享受豐厚的稅收減免…… 其實,企業家的心理因素才是影響企業捐贈行為的重要原因。那么,又是什么在影響企業家心理呢? 惻隱之心人皆有 通過對一些有過捐贈行為的企業家進行采訪,《新財經》發現,大多數企業家最樸素的捐贈動機是出于對窮苦者的惻隱與憐憫之心。世紀金源集團董事長黃如論便是這樣的代表。 “中國社會幾千年來并不缺乏同情心,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我是農民的兒子,從小在農村長大。我們從底層走到高層,知道底層人民的痛苦。今天事業有所成功,對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就更加同情。”捐贈了近6億元人民幣的黃如論這樣表達著自己捐贈的初衷。 2005年,黃如論回到家鄉福建,福建省委書記請黃如論吃飯時提起一件事:“古田縣有一個農民因為窮困看不起病,于是拿著炸藥在公交車上引爆,讓自己和全車人同歸于盡。” 黃如論沒想到自己的家鄉還有如此窮苦的人,當即拿出1億元用于建立福建省江夏百姓醫療互助基金。 對境遇遠不如自己的人,香江集團總裁翟美卿也具有同樣樸素的情感。她對《新財經》表示,“與他們相比,我得到的太多了。” 功利之心不可否 當然,也并不是所有企業家的捐贈動機都僅僅是“惻隱之心”這么簡單,一項調研發現,國內某些企業家在慈善捐贈時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功利之心。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就坦言,“慈善捐贈對于企業的聲譽會有很好的影響。在現實的商業活動中,慈善捐贈被當做企業的一種軟競爭力,用來進行政府公關和提升企業形象,這種現象確實存在。” 上海建橋集團捐資修建了12所希望小學。有趣的是,這12所希望小學的附近大多有建橋集團的地產公司。建橋集團董事長周星增解釋,“不在當地做點事,刁難你的人太多。如果大量行賄,受賄者一旦敗露,我們也就完蛋了。所以,我要求各地分公司,要送大禮就送給當地老百姓,不送給個人。”“雖然沒怎么行賄,但是捐贈修了小學,他們也就不好意思再刁難。”周星增把這樣的捐贈稱做是規避風險。 翟美卿認為企業家捐贈有功利目的并不是壞事,對企業對社會都是好的。她也承認,十幾年前自己第一次捐出一大筆錢支持教育是考慮回報的。“當時企業很小,我捐那么多錢,甚至想有沒有雙重回報。但這種心態并不是每個人都有,有些企業家做捐贈根本不考慮回報。”翟美卿認為現在自己已經超越了要求回報的階段。 南開大學商學院教授白長虹認為,即使有功利目的也不能否認企業家的捐贈行為,“站在社會的立場上看,既然倡導捐助,就要讓企業家容易實現自身目的,在捐贈的同時可以做到對企業形象有利,對市場拓展有利,對社會有利。不能因為企業家有了利己因素就否定其利他的行為。對于那些只求利他不求利己的企業家要給予更高的崇敬感,讓其他捐贈者知道,這更是大企業家的風范。” “苛捐”心態需破除 當有些企業家借捐贈之舉,行“政府關”之實時,其捐贈行為就帶有極大的功利目的,我們也就很難說,它是來自企業家自身的純粹善舉。同理,當捐贈成為企業家不得不為之的“公關”行為時,事實上也違背了“自愿捐贈”的原則,而有種政府變相“強捐”的意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業家表示,“我的企業在很多地方投資,需要與當地政府建立良好關系,當地政府也會把一些良好的攤派捐錢任務交給我,或者安排我去看一些貧困地方的生活境況,“我明白這是向我要錢。”他坦言,很多次他人還沒離開當地,錢就已經到人家的賬上了。 可是讓這位企業家憤怒的是,“我的錢越好要,人家就都來要,然后誰也不把我當回事,覺得是我活該給。”他分析這些人的心態,因為很多人認為企業是暴發戶,是“奸商”,有“原罪”,捐錢就是贖罪,這點讓他很奇怪。捐贈是一種自愿行為,現今卻變成了對企業家的道德拷問——“你捐還是不捐,你不捐你是壞蛋,你捐是應該的。” 企業家關注自己獲得的回報,這無可非議。從企業家角度看,他們尋求政府機構權力保護的動機是一種正常需求。從政府的職能定位來看,權力機構吃的是財政飯,他們天然地具有這種義務和責任,即便沒有企業家的捐贈,他們也應該向其提供這樣的公共服務。 然而,這種不正常的現象畢竟存在了。這就表明我們現在政府擁有的權力過大,而承擔的責任相對較少。當企業家更愿意“公關”政府而不愿真正致力于慈善事業時,我們只能說,他們投資政府所獲得的回報是投資慈善事業所不能比的。這種現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慈善事業發展的窘境,也反映了市場經濟發展的窘境。 捐贈之外要自律 不可否認,現在有些企業家捐贈確實有其功利目的,就是想跟政府搞好關系,掩蓋或者平息別人對他財富“原罪”的指責。與此同時,他還想從捐贈中謀求利益,以此作為自己的政治資本。 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院長任劍濤談到這一點時表示,“目前,中國企業家的責任大多屬于他律性,而不是自律性的。比如某位富豪一方面經常慷慨地捐款行善,可另一方面他的煤窯卻在將人‘活埋’。一方面在做慈善,另一方面卻害死人,這種情況下,單方面去談企業家、政府、社會的責任都不到位。” “企業家是社會道德和價值建設的重要力量,對新的基本價值觀和文化價值觀要承擔一部分責任,不能一邊做善事,一邊為了企業發展不擇手段,這是‘分裂癥’。這樣的企業是長久不了的。如果一個企業家既能夠被法律所規范,又能夠被政策所約束,還能夠有自覺的社會責任,那他就不會以捐贈作為砝碼與政府討價還價,與社會討價還價了。”任劍濤補充道。 道德宗教與企業家捐贈 企業家捐贈意識無疑受到社會整體道德水平的影響。在中國傳統道德標準中,歷來就有“遵法度,重倫理,行公益”的觀念,現在中國的很多企業家自詡為“儒商”。但同時,社會輿論對企業家階層的整體評判卻難以擺脫“為富不仁”、“無商不奸”、“見利忘義”的形象。 《新財經》:有些企業家有自己的捐贈渠道,比如捐錢修寺廟,這是否也是一種道德修煉?如何理解宗教信仰與企業家責任之間的關系?宗教信仰與社會責任之間能否形成一條完美的交匯曲線? 白長虹:捐錢修寺廟是個非典型案例。這個問題比較復雜,因為這類捐贈的意圖很多,有的企業家僅是為求得內心安穩,有的完全是迷信,卻沒有任何宗教信仰存在。這個問題沒有一般性規律可尋,它不是跟社會責任的簡單交匯。但也不能說它們之間沒有關系。比如西方的基督倫理,很多人都是信教的,在企業家責任的行使中起了重要作用。基督教讓人們深信,上帝充滿了仁慈和愛心,子民們也應該以上帝為榜樣。而且,一個人死后帶著大筆財富進不了天堂之門,而生前行善則會受到天堂的歡迎。所以,他們會樂于在生前捐贈。 《新財經》:中國社會正處于改革開放的轉軌時期,一些領域的道德倫理框架正面臨威脅并需要重構,在這一過程中企業家應擔負怎樣的責任? 白長虹:這個“重構”需要界定,重構什么。如果從基本價值取向來說就是“真、善、美”。過去的富賈有了錢就是造墳等,但是過去的價值觀認為這是好事,光宗耀祖,認為這就是價值。現在的價值觀就對此不認同了,這是道德的價值取向發生了變化。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