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歐國峰:產權明晰有利政令暢通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 14:04 《產權市場》
“政令出不了中南海”,前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的這句話一出口,便成為傳播甚廣的名言。倒退20余年,這種情況根本難以想象。 20余年間,是什么促成了這種變化?答案是“改革”!此期間,盡管先后經歷三輪爭論,但改革尤其是經濟體制改革從未真正動搖,中國也由此進入市場經濟國家隊列。作為結果之一(某種意義上也是成果),改革帶來了社會群體對自身利益的訴求,也帶來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分歧。 這種分歧,體現在包括土地支配權限、財稅劃分體制、國企監管分工等多個層面。從目前的實情來看,解決思路主要是通過自上而下、運用行政管理手段來實現。但行政決策“天然”欠缺必要的穩定性,中央政府的一些決策也莫能例外,譬如出口退稅原由中央獨自承擔,后來數額增大后讓地方分擔;一些國企在中央、地方之間多次劃撥;資源收益分成比例的數度調整?甯?甯另從執行過程看,由于政策目標需要通過層層落實,分歧的存在,又使得地方政府產生強烈的變通動機。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終造成主要構建在行政管理體系基礎上的中央、地方關系,近年來顯示出越來越多的博弈色彩。 在處理中央、地方關系時,單純依靠行政管理權限的“收——放”,還很容易造成“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尷尬局面,這也為過去諸多事實所驗證。 怎樣在既加強中央權威、又避免削弱地方積極性之間做出平衡?已成為非常重要的現實問題。產權理論和應用,帶來了新的思考。 以土地調控為例,在土地的國有、集體所有性質不變的前提下,產權思路是指明確中央對地方用地權限的管理邊界。譬如,中央對地方政府行使土地產權可集中保留四項權力:其一,借鑒國企管理體制,明確區分中央直接管理的地塊,和由地方政府直接管理的地塊;其二,為防止基本農田被無序侵占,由中央確定地方必須保留的農用地數量和比例;其三,中央通過加強監管和鼓勵社會監督,以切實落實土地出讓的“招牌掛”程序,最大限度制止地方政府低地價招商的沖動;其四,將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收入納入預算,強化預算內管理制度。 當前考慮允許省、地級市政府發行債券等跡象表明,中央正在重新審視與地方政府的關系,以便更好地面對經濟改革所引發的種種變化。在這樣的大局下,產權思路還可延伸到其他多個層面。 中央和地方之間的“產權明晰”,也是政府與社會“產權明晰”的內在要求和反映。制度化的約束,將有助于最大程度地消除中央與地方關系的協調問題,彼此之間形成更穩定的預期,確保政令暢通;個別仍寄望于搞“諸侯經濟”、“一己之私”的地方官員在面臨行政風險的同時,還將會面臨巨大的法律風險和輿論壓力。 歐國峰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