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霍英東的名字不會隨風而去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 07:47 新京報
霍英東走了,這位創造過商業奇跡的超級富豪,他的名字無論在香港還是在內地,人們都不陌生。他白手起家,不靠祖上遺蔭,完全從艱難困苦中打拼出來,提供了20世紀香港商業社會創業成功的一個典型范例。在擋不住的滾滾財富面前,他沒有像有些暴發戶那樣追求奢華的個人生活,據說,他一直保持著節儉的習慣,在飲食方面,他偏愛的不過是粟米和芋頭,到晚年都沒有改變。他在日常生活中的節儉與他對社會的慷慨捐贈恰好構成了十分鮮明的反差。 巨額財富聚集在一個人身上,其中固然包含著個人奮斗的辛勞、汗水和智慧,同時也是特定社會所提供的空間與機會,是許多的機緣巧合所造成,換言之,即時代因素、個人因素和其他因素的綜合結果。1984年,由他出資10億港元的“霍英東基金會”,主要就是為了向內地捐贈而設立的,其中一部分是現金,一部分是他投資的產業(如廣州的白天鵝賓館、中山的高爾夫球場),每年的利息和贏利用來捐款。有一年,他專程來到福建,參觀了華僑陳嘉庚先生捐資創立的廈門大學和在故鄉集美捐資興辦的“教育城”,陳氏傾力造福桑梓的事跡,令他深為感動。他后來在自己的故鄉廣東番禺大事開發,投資規模超過了“霍英東基金會”。這當中隱約就有陳嘉庚先生對他的影響和啟示。 《大公報》稱霍英東是全港捐獻最多的大慈善家。過去的數十年間,他的慈善捐款大約在150億元以上。2002年4月,當他退出“澳門旅游娛樂有限公司”時,作出一個讓人吃驚的決定,他將價值約60億至70億元的股份全數設立一個基金會,幫助澳門的建設。這些年來,他為內地的文化、教育、體育事業以及故鄉番禺建設捐贈的數額,總數已超過了40億港元。難怪有媒體說他是對內地捐款最多的華人資本家。 自20世紀60年代起,霍英東就和內地有生意上的合作。1978年開始,他率先在內地興建酒店,并投資其他產業,可以說參與了中國大陸經濟改革與開放的全進程。早在1979年他就被聘為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董事,在他的一系列長長的履歷、頭銜中,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標記。香港輿論稱他“愛國至誠、為人謙厚”,當然不光是指他對社會的捐贈,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濃厚的大中華主義情結。他積極支持香港回歸,樂于充當香港與北京之間的橋梁,他熱心為北京申辦奧運會而奔走,處處體現出大中華情結。這是因為他見證過香港在日本軍國主義刺刀下顫栗、呻吟的日日夜夜,對故國、家園的感受是沒有親身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不容易體驗到的。 霍英東是商人,更是中國人,他的眼睛里始終含有一種對泱泱中華的特殊感情。他的內心世界是豐富而復雜的,表現在立世行事上也都不是那么簡單化。作為香港“紅色資本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晚年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出席一些公開活動,亦商亦政,其象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他的離去,意味著那一代“紅色資本家”的陸續謝幕。但我相信,當他們成為歷史之后,他們的財富神話、人生傳奇、政治選擇,將依然是市場化社會里常說常新的話題,霍英東這個名字也注定不會輕易地隨風而去。 □傅國涌(浙江學者)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