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房維中:不能用高增長低通脹來解釋經濟并不過熱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9日 09:16 《中國經濟報告》雜志
◎ 房維中 當前中國經濟是否過熱,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否認過熱的主要根據,是中國經濟高增長而沒有出現高通脹,當前是加快而不是過熱。認為過熱的主要根據,是當前建設規模過大,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導致國民經濟出現嚴重不平衡,難以可持續發展。通貨膨脹是經濟過熱主要是投資過熱引起的,而且有一個滯后期。等到出現通貨膨脹或者通貨緊縮再去制止經濟過熱那就晚了。我支持后一種觀點,不贊成前一種觀點。 歷史的經驗可以作證 可以對我們經歷過的幾次過熱進行粗略的回顧: 第一次經濟過熱,是1958年至1960年的三年大躍進,從大辦鋼鐵發展到無數個大辦,基本建設投資的三年增速為87.7%、30%、11.1%,三年間增長了1.71倍,年均增長40%。在投資拉動下,經濟的增長速度1958年由上年的5.1%上升到21.3%。由于建設規模過大,國家財政連續三年出現巨額赤字,銀行現金投放過多,出現了通貨膨脹。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958年為-1.1%,1959年為0.3%,1960年為2.5% ,1961年上升到16.1%,嚴重通貨膨脹出現時間滯后于經濟過熱時間一年。由于經濟承受不住,不得不對國民經濟進行大調整,把投資規模壓縮下來,遏制住了通貨膨脹。 第二次經濟過熱,是粉碎“四人幫”以后的1977、1978兩年。為了追求新的大躍進,基本建設規模又搞大了,1978年建設規模比1977年增長了31%,經濟增長速度由上年的7.6%上升到11.7%。由于建設規模過大,國家財政在1979、1980連續兩年出現了赤字,銀行信貸投放過多,引發了通貨膨脹。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978年為0.7%,1979年為1.9%,1980年上漲到7.5%。通貨膨脹出現時間滯后于經濟過熱時間兩年。由于經濟承受不住,1979年不得不進行調整,1980年被迫進行大調整,把建設規模壓縮下來,遏制住了通貨膨脹。 第三次經濟過熱,是1984年到1988年的追逐經濟翻番和提前翻番。1984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由上年的16.2%上升到28.2%,1985年又上升到38.8%,1986年實行軟著陸,投資增速減為22.7%,1987年減為21.5%,1988年又上升到25.4%,經濟還沒有著陸又再次起飛,固定資產投資五年間增長了233%,年均增長27%。在投資拉動下,經濟的增長速度1984年由上年的10.9%上升到15.2%,1985年為13.5%,1986年減為8.8%,1987年又上升為11.6%,1988年為11.3%。由于投資增長過快,國家財政赤字逐年增多,銀行大量投放貨幣,再次出現通貨膨脹。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983年為2.0%, 1984年上升到2.7%,1985年上升到9.3%,1986年下降到6.5%,1987年為7.3%,1988年上升到18.8%,1989年仍然為18%。由于經濟承受不住,不得不從1989年起進行再一次大調整,把投資規模壓縮下來,遏制住了通貨膨脹。 第四次經濟過熱,是1992年到1994年的大干快上。固定資產投資的三年增速為44.4%、61.8%、30.4%,經濟的各年增速為14.2%、13.5%、12.6%。由于建設規模過大,國家財政赤字居高不下,銀行大量投放貨幣,又一次出現了通貨膨脹。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991年為3.4%,1992年為6.4%,1993年為14.7%,1994年上升到24.1%。由于經濟承受不住,不得不又一次進行大調整,把投資的增長速度減慢下來,1996年減到14.8%,1997年減到8.8%,遏制住了通貨膨脹。 以上四次經濟過熱,都是由于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導致財政赤字增加和銀行投放過多造成通貨膨脹,不得不進行調整。 2003年以來,固定資產投資又出現了過快增長的勢頭。2003年到2005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由前三年的平均13%上升到25%以上,經濟增長速度連續三年達到10%。這一次出現的問題與前四次不同,沒有出現資金不足,也沒有出現通貨膨脹,而是出現了對資源的無序和過度開發,部分行業盲目擴張、產能過剩,出口過多,能源資源消耗過大,環境污染加劇。全國能源消耗總量,2000年到2002年三年間增長了13.4%,年均增長4.2%;2003年到2005年,三年間則增長了46.6%,年均增長13.6%,國內能源總需求遠遠超出了國內的能源總供給。主要污染物中的二氧化硫排放量,2000年到2002年是逐年減少的,2003年又顯著增多,2003年到2005年三年間增長了32.3%,平均每年增長9.8%,大大超過了環境的承載能力, 對人民生活造成嚴重危害。2005年我國GDP相當于全世界的4%~5%,但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資源消耗國和最大的環境污染國,煤炭的消費總量已占全世界的36.9%,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的排放量已占世界第一位。這說明,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最大的惡果是資源和環境難以為繼,國民經濟難以可持續發展,它的危害不下于通貨膨脹。 當前經濟過熱的主要標志 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并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十一五”規劃,要求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要求調整推動發展的思路,轉變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主要依靠工業帶動、主要依靠增加資源投入并導致環境惡化的增長方式,努力建設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2006年國家計劃把固定資產投資預期增長速度由上年的25.7%降為18%,同時把經濟的預期增長速度由上年的10%降為8%,并把單位產值能耗降低4%、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減少2%作為約束性指標,是實現國家“十一五”戰略意圖開局之年經過深思熟慮所作出的整體安排。經驗證明,既要追求過高速度,又要結構趨向合理,又要節約能源和減少污染,那是做不到的。只有把投資的增長速度降下來,并調整投資結構,才能防止經濟過熱,避免造成更大的結構不合理和產能過剩;才能減少能源消耗,實現節能和減少污染兩大約束性指標。2006年國家計劃是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計劃,是保證國民經濟平穩而較快增長的計劃,得到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批準。但是,這一計劃并沒有得到貫徹執行。2006年以來,固定資產投資繼續出現了過熱,出現了過度和無序擴張: 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月比上年同期增長29.8%,其中城鎮投資增長31.3%,采取若干宏觀調控措施后,1~8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然達到29.1%,增幅不是比上年減少而是增加。預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全年增幅不會低于25%。這樣,2006年當年新增國內生產總值將有90%以上幾近全部化為固定資產投資。 2、有關部門對8個省區1~4月投資億元以上的3779個新開工項目自查材料匯總,有44.2%的項目沒有土地批準文件,有43.9%的項目沒有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這雖還僅限于自查的材料,但已足見新開工項目的混亂和地方政府以及基層管理部門的有法不依。億元以上的建設項目尚且如此,上半年全國新開工項目9.9萬個,突擊上馬、違法違規的項目更不會在少數。據今年9月11日新華社報道,安徽省98個工業園區4600個企業中,60%沒有進行環評,沒有一家園區達到環境監管規范要求,這些雖然不都是今年上馬的,但包括了今年上馬的項目。 3、上半年,在60多個行業中有36個行業投資增幅超過40%,在31個省區市中有11個省區市投資增幅達到30%~40%,有7個省區市投資增幅超過40%,地區之間存在嚴重的產品結構趨同。一些地區片面追求自成體系和區內平衡,水多加面,面多加水,勢必加劇全國的產能過剩,帶來更大的金融風險。 4、由于投資規模過大,造成鋼材、水泥等的需求量增加,一些需要淘汰和限制生產的鋼鐵企業又把設備開動起來,造成生產的更大盲目性。 5、由于重化工業的盲目擴張,資源和環境承載壓力也隨之增大,節約能源和減少污染的目標將難以實現。今年上半年能源消費總量增長了11.8%,其中煤炭消費總量增長了10.7%,單位能耗上升0.8%,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6.5%,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增加4.1%,就是一個警示。 對于上述情況,還不能判斷為經濟過熱,那要出現什么情況才算經濟過熱呢? 有的學者稱贊當前全國的經濟活動還在正常的區間,或者“在宏觀調控的‘目標區間’行走”。不知道這里所說的宏觀調控的“目標區間”是什么。在正常情況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年度計劃所規定的預期性指標(即國家期望的目標)和約束性指標(即必須確保實現的目標)就應當是宏觀調控的“目標區間”。拋開全國計劃另外尋找和設立“目標區間”,那是沒有依據的。說當前“并未出現供求失衡”,這缺乏說服力。許多產品產能過剩,就顯示了供求失衡。產品的大量出口,順差過大,這也顯示了供求失衡。 必須指出,2006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基本上不是來源于經濟因素,而是來源于多數地方政府為了在“十一五”期間繼續追求過高的增長速度掀起的新一輪大干快上。 按照經濟因素來說,“十五”期間由于過度投資已經出現一些工業產品產能過剩,相關產品價格下跌,庫存上升,企業利潤減少,虧損增加,潛在的金融風險加大,2006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理應降下來,降到正常水平。但是,2006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不降反升,這就不能簡單歸之于經濟因素。 許多地區制定的“十一五”規劃和2006年計劃,都延續了2003年以來提出的奮斗目標,把“加快發展作為主旋律”。他們的口號是:“堅定不移加快發展,決不能有任何動搖”。為了加快發展,他們都堅持“狠抓項目不動搖”,堅持以擴大投資促進經濟增長,把招商引資作為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務。2006年開始,不少地方都根據自己的發展目標,提出了一個招商引資的大單子,并且給所有部門規定任務,責任到人,定期檢查,年終評比。有的項目招商由地方政府首腦直接負責,大大地強化了招商的力度,直接地指揮了資源配置。這種地方政府代替市場主體,把市場行為變為政府行為的招商引資,造成固定資產投資的過快增長,并使固定資產投資陷于極大的盲目性。 怎樣看待當前的高增長、低通脹 有些文章把當前的高增長、低通脹作為經濟形勢好的主要標志,把它作為否認經濟過熱的主要依據。對此,我認為有深入分析的必要。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0.9%,其中一季度為10.3%,二季度為11.3%。國內外一些權威機構已作出預測,全年增速在10%到10.5%之間。 應當分析一下,這10%以上的增速是怎么來的: 1.它的很大一部分是靠過度和無序的固定資產投資擴張帶動的。而10%以上的新增國內生產總值又幾近全部化為當年的固定資產投資,用新增一元錢的投資來新增一元錢的國內生產總值。這樣,2006年的資本形成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將由上年的43.4%上升到48%以上(2000年為36.4%),最終消費的比重將由上年的52.1%下降為48%(2000年為61.1%),其中居民消費將由上年的38.2%下降為不到35%(2000年為48%)。這不僅使投資效率大大下降,而且使投資與消費的結構失衡更趨尖銳。顯然,這種高增長是以壓低消費主要是低收入者的消費為代價的。 2.它的很大一部分是靠地區的大量重復建設帶動起來的。這種重復建設將造成更大的產能過剩,造成更大的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不合理。 3.它是以更大的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為代價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固然超過了國家計劃的預期目標,但降低單位產值能源消耗和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兩項必須確保實現的約束性指標卻完不成,應當認為這是得不償失的。 4.它是靠過多地出口帶動的。出口過多,外貿順差過大,加劇了國際貿易摩擦,進一步加大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以上可以說明,今年以來經濟增長速度不是一般的快,而是過快,有很大成份是不正常的,是難以為繼的。這種增長速度越高,其副作用越大,付出的代價越大。不問付出的代價多大,后果多么嚴重,只要快就加以贊揚,那是不妥的。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今年1~8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升1.2%,確實沒有出現通貨膨脹,也無明顯的通貨緊縮。但是,我們應當分析一下這是否可以令人高枕無憂。 按照一般的規律,投資過大必然會出現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從而帶動消費品價格上漲,造成通貨膨脹。今年1~8月,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6.2%,但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只有1.2%,上游產品漲價沒有傳導到下游產品。這是因為下游產品嚴重供大于求,銷價不但漲不上去,而且有些還要繼續削價才能維持企業的生存。如果重化工產品也出現更多的產能過剩,其價格也要下降,那通貨膨脹更難以發生。這表明,是產能過剩抑制了通貨膨脹,其代價是大的。 按照一般規律,產能過剩必然會出現價格下降,造成通貨緊縮。我國的消費工業品生產能力已經嚴重供大于求,如果更多的重化工產品也出現產能供大于求,通貨緊縮就必然出現。現在所以沒有出現,是因為一經發現生產資料產能過剩,各地就鼓動加大固定資產投資,用擴大建設規模的辦法來消化生產資料的產能過剩,用來抵消通貨緊縮的發生。但是,越是這樣做,就預示著造成更大的產能過剩。這表明,是加大投資抑制了通貨緊縮,其代價是大的。 中國當前就處于這種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相持的時期,也可以說是通脹與通縮趨勢共存的時期,也是我們為此付出更大代價的時期。低通脹或低通縮的時間持續越長,付出的代價就越大。不問低通脹是怎樣產生的,不問其付出代價多大,后果多么嚴重,只要是低通脹就加以贊揚,那也是不妥的。 因此,當前的高增長、低通脹,不是可以令人放心,而是令人擔心。解此困危的根本之道,在于認識當前經濟已經過熱,下決心毫不動搖地通過宏觀調控把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速度降下來,并切實調整投資結構;采取積極的措施把居民消費增長上去,并切實調整分配結構。絕不要再留戀和陶醉于當前的“高增長、低通脹”,更不要再火上澆油。也絕不要相信制止這種過熱會輕而易舉,更不要為一些假象所迷惑。 根源在于體制和機制 為什么這些年來中央政府一直強調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制止固定資產投資的過快增長,而又年年控制不住?除了認識上的原因以外,根本的原因在于體制和機制。中央的宏觀調控權和地方的計劃自主權的關系沒有處理好,中央制定的全國計劃與地方制定的地區計劃預期目標不一致,各地區執行的是地區的計劃而不是全國的計劃,因此全國計劃往往被架空;中央采取的宏觀調控措施因為與地方利益相沖突而難以做到令行禁止。其次,地方政府對資源的配置往往不是以市場為主體,而是強化政府的意圖,由政府直接規定建設項目,主導資源的配置。由于市場不能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的作用,中央對市場經濟采取的以經濟手段為主的宏觀調控措施就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200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胡錦濤總書記講話中指出:“體制機制不完善、改革不到位是經濟社會發展中諸多矛盾和問題產生的重要根源,如不加快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就沒有堅實的體制基礎。這些問題既是經濟運行中重復出現盲目投資和較大波動的根本原因,也是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障礙,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已經刻不容緩。” 2006年9月4日,溫家寶總理在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推進政府管理創新電視電話會議上指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突出問題,包括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滯后,投資盲目擴張、重復建設嚴重,亂占耕地、破壞礦產資源現象屢禁不止,土地征用、房屋拆遷、企業改制、環境污染、安全生產等方面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主要原因在于體制不完善,特別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滯后。只有加快推進政府自身建設和管理創新,才能更好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建設法治政府、服務政府、責任政府和效能政府。” 溫家寶總理指出:“政企分開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關鍵。必須重申,凡是應該由企業自主行使的生產經營和投資決策權,都要由企業自行決定、自行負責,各級政府及其部門都不得包辦企業投資決策,干預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當前,要堅決禁止各級政府替企業招商引資,層層分解并考核招商引資指標。政府要將抓經濟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為各類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 溫家寶總理指出:“提高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目標”。“執行力弱,政令不暢,有令難行,甚至有令不行,政策落實就可能出現‘雷聲大雨點小’的狀況,也會使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損害。我們國家大,人口多,區域之間差別較大,需要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中央要把握工作全局,區別不同情況,實行分類指導。各地區、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全國一盤棋’的觀念,認真貫徹中央的方針政策,從本地實際出發,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但在政策執行上不能打折扣,更不能各行其是,要確保政令暢通,維護中央權威。當前,各地方、各部門都要貫徹科學發展觀,正確認識和處理全局利益與局部利益、近期發展與長遠發展的關系,認真落實中央關于宏觀調控的決策和部署,嚴格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新開工項目,嚴格執行土地管理、節能降耗、保護環境等方面的要求。要加強督促檢查,嚴格執法執紀。” 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的講話,代表黨中央和國務院改革行政管理體制、轉變政府職能的決心。擁護黨中央、國務院把這些改革的理念通過法律法規盡早付之實施。 隨著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各地區以行政區劃為界、畫地為牢、自成體系的計劃體制也必須改革。既然政企必須分開,讓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全國又是一個統一的市場,地方政府沒有必要也沒有條件再去制定無所不包的地方計劃,再去規定地方全面核算的GDP增長指標,而應當只制定依靠地方財政支付的建設計劃和地方財政與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相結合的公共服務計劃,切實把政府的職能轉到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上來。 (作者系中國宏觀經濟學會會長)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