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大學的失敗宣言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0日 10:03 《新青年·權衡》雜志
為了千百萬飽受煎熬的中國家庭,是徹底反思和改革大學教育體制的時候了 □ 黃 唯 青年學者 九月秋高氣爽,又是莘莘學子重返校園的季節。大學,曾是千百萬中國家庭寄托夢想的地方。而今看來,考上大學的學子,并不是這個社會的幸運兒。 近年來,關于學生考取大學,但家長卻無力負擔學費,以至釀成自殺悲劇的報道層出不窮。即使上完大學,大學生找工作難也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不僅如此,我們還經常聽到這樣的評價:現在的大學生,眼高手低,不學無術,學習能力又差,絲毫不值得同情。大學生曾被譽為“天之驕子”,今天淪落到如此地步,究竟是什么原因? 考察整個大學教育的過程,可以發現,大學教育的進入、進行和完成過程,其實是一脈相承的。大學教育與大學生體現出的種種問題,是有內在聯系的。但無論如何,如果不考慮這些問題的內在原因,而僅僅從表征上來判斷,中國的大學教育,可以用“失敗”兩個字來概括。 入學:對“考試機器”的挑選 中國目前的高考制度,形式類似于古代的科舉,而效果甚至不如科舉。因為科舉能夠按照預定的目標,選拔出封建統治需要的人才;而高考的所謂“區分度”,則完全是個謊言。 首先是地區的分數差異。例如北京上海兩地學生,同等學力考上北大清華的幾率比很多省份高出幾十倍。背后的原因無需多言。 其次,分數本身也有很多問題。舉例說,這些年的“高考狀元”,無論文理,女生占多數。中國的高考,十分青睞女性,因為女生肯“學”,肯做題。同時,有些人天生擅長應對“題海戰術”考試,高考實際上選拔的是這些人。而有的人,天生厭惡這種考試,要么被高考擋在大學校門之外;要么在父母的威逼或苦勸之下,改變自己的個性。 高考制度的存在,不僅僅扼殺了青少年最寶貴的時光、個性成長的黃金階段;也不僅僅是那些堆積成山的題海造就了一張張憔悴的面孔;在棍棒和社會輿論重壓之下出現大批“小老頭”。更要命的是,大多數學生在上大學之前,對自己將來的道路一無所知,對個人的特長和愛好完全不了解;學習完全是一種被動的過程,而且還習慣了被動的學習。 更可悲的是,很多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僅僅有字面上的理解。他們選擇這個專業的原因,僅僅是聽說“這專業吃香”,或者遵從父母之命。 為了文憑而讀書 到了大學,大部分學校令人驚訝地承襲著高中那種“題海、背誦、考試抓人”的傳統。我曾經問一個老師,在計算機大行其道的時代,有什么必要去記憶七八個參數、一堆根號的公式?答曰:教案里就這么要求的。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如何有自我思考的能力和創新精神?最多是課本的傳聲筒罷了。 更糟糕的是,在此種高壓學習環境下,學一門扔一門忘一門。因為沒有興趣和實際需要做支撐,強灌的東西在大腦中幾乎沒有生存的空間。大學四年,到底使學生得到了多少有用的知識,培養了多少技能?以我大學所在的自動化專業為例,從頭到尾基本都是充斥著公式和符號的一門門可怕的課程;而實習加起來不到半年時間。最后僅僅是為拿文憑在讀書。 我的姐姐在美國讀教育學博士時,曾與我談起中美教育的不同:美國的大學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鼓勵學生思考、敢于質疑;鼓勵自由式討論和頭腦風暴;所以她到美國也似乎變了一個人,從“乖孩子”變為一個經常有自己獨立見解的人。而中國的教育卻似乎在努力培養“好孩子”,用一頁頁的標準答案造就了一個個沒有自己觀點、缺乏思考能力的“標準零件”。 教學內容:陳舊與晦澀 中國本土的大學教科書,大多邏輯不清、結構混亂、敘述晦澀、實例奇缺,充斥著抄襲來的公式和陳詞濫調;而國外的原版教材,往往內容豐富,結構合理,描述生動,并且有大量生動的實例。 以我大學的自動化專業而言,后來大量碰到的計算機控制、伺服馬達、氣動控制等,在大學教材里最多是一筆帶過;而極少使用的齒輪方面的內容,卻占了大量的學時。很多科目的教材都存在本末倒置、和現實應用技術嚴重脫離的現象。 另外,中國大學的專業設置不知是出于利益驅動還是攀比心理,你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流行上什么。每所大學必備“機械系”、“計算機系”、“管理系”,然后大肆招生,不管自己有無這方面的實力,社會對這類人才實際需求如何。招生和就業完全脫節,完全是計劃經濟的那一套。學生畢業后往“市場”一推,再也沒有學校的事。 在美國,沒有教育部,一切由學校自主規劃。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高,名人多,這個學校就有充足的資金來源。學生說白了就是學校的“產品”,生產什么產品,怎么推銷產品都是學校生死存亡的大問題。在中國,前者是“教育部”的事,后者成了學生的事。 等級分明,學風敗壞 中國的“重點大學”和“非重點”之間永遠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而重點大學之間也涇渭分明。差一點的大學,必然無法得到足夠的資金和良好的師資,也就無法發展壯大;好點的大學,就自恃兵強馬壯,不思進取,吃老本過日子。 大學生之間存在類似印度種姓制度的觀念:名牌大學學生就是婆羅門,靠嘴(當領導)吃飯;重點大學學生就是剎弟利,靠手(技術)吃飯;一般大學學生就是吠舍,靠腿(勤快)吃飯。在社會上,很多用人單位也想當然的用這一思路指導招聘工作,壓制了很多真正的人才。 大學很大程度像國企。國企的弊端,大學一個不少。學術上舞弊、造假,騙取國家研究經費;近親繁殖,搞學術壟斷;剽竊學術成果,走捷徑,不愿花工夫做研究。有些情況甚至比國企還惡劣,一部分大學里的知識分子正在以自由落體的速度墮落。看看最近一連串的造假案、學術腐敗案,不知消耗了多少社會資源,也浪費著莘莘學子的寶貴青春。 大學畢業:“十年寒窗無人問” 從1997年開始,大學畢業生找工作日益艱難。在2002年的深圳招聘會上,曾出現了10萬大學生競爭1.5萬個職位的局面。這種“知識型”勞力過剩的狀況已延續了好幾年,近年則更加嚴峻。不少大學畢業生只好繼續考研究生,高校里將這種現象戲稱為“就業問題緩期三年執行”。 由于找工作難,大學生的“市場價格”也不斷下降。2006年7月,由共青團中央、北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聯合進行的“中國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顯示,2006年畢業的本科生中,有66.1%的大學生將月收入定位在人民幣1000元到2000元之間的低水準,1.58%的學生甚至愿意“零工資就業”。 大學就業難還形成了“啃老族”和“校漂”現象,前者指沒有就業能力,依靠父母過活的年輕人;后者指活動在校園內,居住在校外的出租屋,考不上研究生又找不到工作的畢業生。根據一項針對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地的10所重點和普通高校110個畢業班所作的調查統計,重點高校的“校漂族”約占畢業生5%,普通高校的“校漂族”約占10%。以此數字推算,大學畢業后還繼續“漂”在學校的人,保守估計已達到幾十萬人。 此情此景,夫復何言。我相信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稱職的老師。大學生現在的狀況,學校和社會要負主要責任。國家的未來寄托在青年人身上。為了國家的興旺、社會的和諧,以及千千萬萬飽受煎熬的中國家庭,是徹底反思和改革大學教育體制的時候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