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挽救大學的商業道路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0日 09:59 《新青年·權衡》雜志
利用公立大學資源,結合企業實際,通過“虛擬大學”來為在公立大學就讀的學生創造一個可能的就業出路,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機會 □ 李英強 本刊編輯 為 什么大學畢業生不能適應市場的需要?如果把大學比作工廠,學生比作產品的話,這說明大部分的工廠生產的產品都賣不出去。產品賣不出去,工廠是要倒閉的。然而,在生活中,我們不僅沒有見到大學倒閉,反而越辦越紅火,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從業人員收入越來越高。 如果深入到這個行業內部去看,我們不難看到,這個行業人浮于事,從業人員中有能力的都在掙外快,賺得盆滿缽滿,沒能力的也多在敷衍塞責;生產方式多年一貫,少有更新;產品缺乏個性,同質化嚴重,質量普遍不高。然而政府補貼年年不斷,年年增加。 這不是一個壟斷的國有行業的情形嗎?是的,如今的教育領域正類似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中的壟斷行業。大學教育的種種弊端大多肇源于此,巨大的市場空間和市場機會也蘊含其中。 高等教育是計劃經濟的最后堡壘 在計劃經濟時代,行政部門對企業各個方面進行直接控制和干預。包括對產業的準入、企業的產業方向、產品設計、企業的產量、質量標準等等。這些干預和控制在高等教育中可以很清楚地找到對應:教育主管部門對高校的辦學資格、院系設置、專業設置、教材、招生方式、招生人數、考試標準、教師資格等都有相應的規定。 對辦學資格的嚴格管制阻礙了民間資本和外資流向教育領域,雖然這一障礙實際上通過企業的“政府公關”可以部分克服,但是由于成本高昂,進入規模尚不足以對公立大學的壟斷地位形成威脅。 大學招生采取全國統一高考,招生人數由主管部門統一規劃,這相當于控制了企業的原材料采購,同時對生產數量進行規定;審批制下的院系、專業設置,相當于對生產流程、工序的控制;統一的教材,對應于指定的生產工具;而對教師資格的認定,則是對生產人員選用的控制;統一規定的考試標準,對應于產品質量的考核;教育部統一的畢業文憑,則連貼在產品上的標簽都是統一制作的。由此不難看出,高等教育領域實施的是一整套計劃經濟制度,公立大學作為“人才工廠”只是計劃控制下的生產車間而已。 經濟領域對企業的計劃控制和全面干預的結果,相信走過計劃經濟時代的人都不會陌生。如今類似的結果正在高等教育領域呈現:效率低下,產品質量普遍偏低,過剩與短缺并存—一方面大學生供過于求,其薪酬價格也每況愈下;另一方面,企業所急需的各方面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卻依然緊缺。計劃控制下的資源配置必然是扭曲的,不能適應社會對人才需求結構和數量的變化。這種扭曲僅僅依靠計劃內的調整不可能得到實質性的矯正。 政府對教育領域的全面管制帶來的另一個后果就是普遍的腐敗。高校腐敗是全方位的:除各實權部門貪污挪用各種經費以外,招生人員索賄受賄,后勤部門采購設備吃回扣,基建工程暗箱操作⋯⋯高校已經成了腐敗的重災區。僅僅招生腐敗方面,每個從后面進入公立大學的學生,都要花費數萬元,每年高校招生都要培養不少百萬富翁。 計劃經濟在物質生產領域中的錯誤已經眾所周知,然而,計劃體制在人才生產領域中的錯誤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人才是現代經濟中最活躍、最重要的一種要素,人是蘊藏著無限的創造力的。對于那些沒有生命的物質的創造,用計劃經濟尚且不能夠有效的去操控、把握和推動,在人才的“生產”中更是不可能的。高等教育體制亟需打破計劃體制,走向市場化和民間化。 獨立學院的興盛與民辦大學的凋零 大學的市場化實際上早就開始了,只是進展比較緩慢。與經濟領域相類似,市場化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方面是公立大學—“國有企業”的轉型,一方面是民辦大學—“民營企業”的興起。 大學市場化比國企轉型更為復雜,因為大學的資產有很大一部分是無形資產,難以界定產權。也正因如此,公立大學在市場化轉型中存在大量的短期行為,很多歷史上著名的高校不愛惜來之不易的大學品牌,通過收高價學生、舉辦各種所謂培訓班濫發文憑等形式大賺其錢,然而實則是在透支大學的無形資產。 公立大學在市場化轉型方面比較成功的是設立獨立學院。自1998年以來,各公立大學通過與企業合作等方式建立獨立學院。借用現有公立大學的品牌,利用公立大學已有的教學資源,發展速度非常之快,到2005年,全國共有獨立學院295所,在校生107.46萬人。很多企業投資獨立學院獲得極大成功,投入資本并不高,但是滾動發展速度非常快,資本回報率很高。 獨立學院的興盛卻加速了民辦大學的凋零。2004年,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于高等教育學歷文憑考試的通知》,民辦高校試點11年的學歷文憑考試宣告結束。全國民辦高校除了252所國家承認學歷的之外,其余1000多所大多數都淪為大專文憑自學考試的培訓機構。經過幾年的“規范和整頓”,幸存下來的民辦高校被納入到統一招生、統一專業設置、統一文憑的軌道中來,不能與公立大學有效競爭,只是作了公立大學的“有益補充”。民辦大學自2003年以來生源日趨枯竭,表面看起來是受到獨立學院的擠壓,根本原因還是受到了比公立大學更為嚴格的管制,只能依附在現有公立體制而生存,不能順應市場形勢自主創新,從而發揮自身優勢來與公立大學相抗衡。 除獨立學院之外,還有少數公立高校轉制成為民辦大學。如浙江萬里學院是由公立的浙江農業技術師范學院轉制而來,還有齊齊哈爾職業技術學院、大連外國語學院、溫州大學等高校都是由公立轉為民辦。 總體看來,公立大學轉制影響很小,民辦大學發展緩慢,在各種市場化路徑中,只有獨立學院發展得比較快。然而獨立學院是當前教育體制下的特殊產物,其發展靠的是多年財政投資積累起來的公立大學品牌和特殊優惠政策。有些獨立學院號稱民辦,實際上使用的大部分是公立大學母體的資源,甚至只是打著公立大學的旗號賣文憑。 至此,我們發現,高等教育領域的市場化實際上只是在淺層次開展,對其計劃體制不形成實質性觸動,不足以解決目前的公立大學教育與市場脫節的問題,也就解決不了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和企業所需高素質人才的短缺問題。 建立“虛擬大學”,一個全新的商業設想 獨立學院和民辦大學充其量都是在增量的問題做文章,對存量問題不構成解決方案。也就是說,他們只是給上不了公立大學的學生一個差強人意的選擇,對于目前占到全部大學生總數90%的公立大學生—客觀地講,這些學生的平均基本素質要高于民辦大學和獨立學院的學生—他們依然是在計劃體制下被生產成一個個不符合市場需要的“人才”。 如何在現行教育體制下尋求解決學生和企業雙方面問題的方案?如何讓公立大學的畢業生能夠成為企業所青睞的既有綜合素質又有專門技能的高素質人才?這既是一個嚴肅的社會問題,其中也蘊含著巨大的商機。 在這方面已經有一些企業家在開拓市場。目前的主要形式是形形色色的培訓機構。據統計,2005年底全國僅民辦培訓機構就有29048所。據估計,僅僅IT培訓一項,2006年市場規模就可能超過60億。在校大學生已成為培訓機構的主要生源之一,大部分學生已經習慣于在畢業前拿下數個“證”:英語四六級證、計算機等級證、秘書證、導游證、營銷證,注冊會計師證、人力資源管理師證、心理咨詢師證等也頗受歡迎。 一證在手,對于學生來說,確實增加了找工作的籌碼;對于企業來說,也能夠對于學生的專業能力能有更多的認識。因為人才的評估非常難,各種證書實際上起到的是一個信號的作用,能部分降低企業遴選人才的成本。凡是幫助人們節約成本的,都能在所節約的成本中獲得屬于自己的報酬,這正是培訓業獲得大成功的原因。 然而,公立大學計劃體制所造成的“產品同質化”問題依然存在。企業需要的不只是具有某方面技能的人才,更需要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人才。要指望計劃體制下的公立大學在短期內完成市場化轉型是不可能的,而每年從這些大學畢業的學生數以百萬計。他們只有到社會上經過一兩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歷練和學習之后,才能夠成為在企業中真正發揮作用的人才。企業需要為此支付大量的培訓成本,也需要承擔雇傭了一個不能適應企業需要的人的風險,再加上此前為了挑選可能會比較合格的畢業生所付出的遴選成本,企業要在當前的畢業生市場上選擇一個員工,所付出的成本是很高的。這是很多企業不愿意招應屆畢業生的實質原因。 為了解決大學生找工作難和企業找人才難的雙重困境,筆者提出一種利用公立大學資源,建立“虛擬大學”的設想。這個設想其實并不復雜,就是要在深入了解、研究某個行業(甚至可以是某個具有代表性的大企業)的某一方面—比如,化工行業的市場營銷—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之后,相應開發出一套專門對應這個方面的課程。這些課程應該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可以在公立大學的基礎課和專業課程中學到的,另一部分是從具體實踐中總結提煉出來的。 “虛擬大學”的專業和相關的課程就是這樣根據市場需求設置出來的,這些課程的一部分可以分成若干門課程,讓學生在相關大學的相關專業中去自己選修,另外一部分則可以邀請行業內有資深經驗的人士來為之講解—更重要的是,這部分課程是結合企業的實際操作,在“實習”等環節中直接學習的。 這個“虛擬大學”的畢業證實際上等于通往相關行業職場的通行證,原因很簡單,“辦學者”必須對大學和行業兩方面都有相當透徹的研究,能夠根據行業或者企業的需要“訂單式”地生產人才。 這個方案的實施成本非常低,只要對行業有較深了解并有一定人脈關系即可啟動。并且可以有若干升級版本,試舉兩例: 第一,師資方面,意欲長期投資于此的企業可以從兩個方面做些努力:一方面可以從各個公立大學中尋找某門課程最為權威的教授來授課;另一方面,可以從行業中尋找最為專業的培訓人員來做專業的培訓,并把發展相當數量的合作企業作為學生的實習基地和就業意向單位; 第二,在此基礎上,可以把上述課程拍攝成視頻內容,從事網絡遠程教學,這實際上就是一個網絡大學。由于互聯網本身的特點,它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覆蓋到非常廣的人群,其市場前景不可估量。 可以相信,在每年幾百萬畢業生為工作血拼的人力資源市場上,激活公立大學資源、成立虛擬大學的設想在不久就會成為熱門的投資領域。也許,還有一些人會有一個重要的問題:誰會為這些在計劃體制下“生產”出來的人才支付“深加工”的成本呢? 事實上,大學生們是舍得為自己的前程投資的。因為從“虛擬大學”畢業的學生可以很快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獲得一份穩定的報酬,這是一份非常值得付出的投資。在“虛擬大學”未有之前,大學生們已經在為自己的職業出路投下不菲的費用。據估計,每個大學生花在考證上的費用就在2000元左右。 如此看來,每個學生為“虛擬大學”投入4000元的學費并不算太高。據統計今年6月初還沒有找到工作的學生就超過200萬,如果其中20%接受“虛擬大學”教育,則可以帶來一個16億元的市場。這是一個相當保守的估計,稍微樂觀估計一點,這個市場的規模會是超過百億元的。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與其等待高教體制改革矯正扭曲的人才培養機制,不如現在動手,在人力資源市場競爭熱化之前搶占有利地位,既可以獲得合理回報,又可以造福于千萬在沉重就業壓力下茫然不知所措的大學生。 (筆者在寫作過程中參考了盛洪先生的《關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一文,謹致謝忱。)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