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權衡:是印度經濟增長的失敗嗎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9日 10:51 東方早報
權衡 在當前中印經濟增長比較研究中,筆者發現,人們傾向于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最大特點是持續和高速增長,而印度經濟增長則是長時期緩慢、滯后,并得出一個結論,認為長達半個世紀的印度式經濟增長是失敗的。而且,國內外學者都在試圖從不同角度解釋和回答同樣一個問題:“印度經濟增長是否以及何以失敗”。需要指出的是,許多研究都從印度經濟增長速度高低和本身看增長存在的問題,而不是跳出增長看增長。筆者通過自己的觀察以及與一些印度學者的交流后,認為印度經濟增長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從根本上說,不是經濟增長本身的問題,而是增長“以外”的問題所致。因此,應當跳出經濟增長本身來看印度的問題究竟是什么。 一是經濟在一個較長的時期緩慢增長,從獨立以后到1990年,有“印度教徒式”稱謂的經濟增長率平均只有4%左右,即使是1991年改革以后到2001年所謂的快速增長時期,增長率平均只有5.9%,同期中國為10%(KaushikBasu,2004)。 二是印度的經濟增長長時期趕不上人口增長,結果是經濟增長出現典型的馬爾薩斯經濟增長與人口增長的“陷阱”狀態,同時也是典型的“低增長-低收入-低儲蓄-低投資-低增長”的循環發展路徑。 三是印度式經濟增長沒有發生顯著的減貧效應和公平效應,換句話說,經濟增長的結果沒有導致大量的貧困人口急劇減少,也沒有明顯改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狀況。直至目前,至少還有將近2.7億人口生活在印度國家貧困線以下;收入差距尤其是城市內部收入不平等急劇上升,即使是最近幾年經濟處在快速增長的時期,但是直接受益最多的仍然是少數中產階級,貧富懸殊在進一步拉大。這也是印度式增長經常遭到人們質疑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是印度式增長還表現為高比例農業產業和農業人口與高度發展的IT產業和低度增長的制造業產業的結構特點,即“兩高一低”的產業結構:目前農業人口還占到總人口的70%,農業產業比重占到GDP的21%,服務業比重占到GDP的52%,而工業比重僅占27%(印度政府統計,2006),其中制造業則更低。因此,印度式增長的結構性特點就是在農業比例仍然偏高而工業發展尤其是制造業嚴重短腿的情況下,進入了具有印度特點的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的服務業相對發達的階段,無疑這種經濟結構的特點決定了印度式增長的就業彈性比較低,導致目前失業率高達10%以上(印度政府,2006)。 五是印度式增長的特點還表現為伴隨增長過程中,總體的社會發展程度不高,表現在識字率低、文盲比例高,預期壽命相對較低,城市化水平不高,尤其是基礎設施發展嚴重滯后。從2005年世界銀行公布的人類發展指數排名來看,印度世界排名是第127名,中國排在第85名。所以,印度式增長從發展意義上看,還存在明顯的問題和不足。因此如何推動印度從增長轉換為發展(FromGrowthtoDevelopment)是印度今后面臨的主要課題。 六是印度式經濟增長在長時期實行“封閉經濟運行模式”,特別是面對全球化的過程,印度經濟增長采取了保守主義增長方式,因此外商直接投資、對外貿易等因素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相對較小。與此相關的是,印度慣有“開放的社會系統,封閉的心靈”之稱,印度整個社會系統盡管比較開放,但是經濟發展相對對外開放而言仍然比較封閉。 顯然,如果僅僅從上述印度經濟增長存在的“結果意義”的問題來認識印度經濟,而忽略了印度經濟增長“過程”和“手段”的分析,可能會輕易得出一個結論,即印度的增長失敗了。筆者認為,首先我們不能回避印度式增長包括發展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尤其是從多年來經濟增長的結果看,以及與周邊國家進行比較時,就更能感覺到這一點。其次,我們不能夠把這些問題都歸因于印度式增長的“失敗”,也不能夠從這些問題和缺陷出發,就說“印度的發展失敗了”。實際上,印度式增長產生這些“結果意義”上的問題和缺陷的根本原因,并不在經濟增長本身和過程,而是由其深層次的印度式民主及其實踐方式所致。 必須看到,印度式民主是一種“政治民主”,但是“經濟集權”特點的民主,高度的政府行政控制經濟導致了經濟增長長期處于短缺狀態。主流觀點認為政治民主在發展經濟方面充分體現為民主決策和自由競爭,政府允許不同市場主體自由平等競爭,以充分發揮民主精神和市場經濟的活力。但是非常有意思的是,印度經濟發展在一個很長的時期內實行的則是類似于前蘇聯計劃經濟模式的做法,盡管在政治上實行政黨競爭和輪流執政的政治民主的國家,但是經濟發展仍然有非常濃厚的計劃經濟的特色。它也有“五年計劃”或者“五年發展規劃”,政府里面又有一個叫“計劃委員會”的機構,制定所有經濟發展的計劃、并專門負責決定所有對經濟進行管制的措施。 印度專家一直抱怨,導致印度發展長期滯后和貧困人口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對于經濟實行過度的行政管制和控制造成的。其實,中國和前蘇聯計劃經濟的經驗教訓已經證明,計劃經濟在本質上就是短缺經濟,政府長時期對經濟進行嚴格的配額控制、行政審批,導致經濟發展長期供給不足。這一點同樣可以解釋印度經濟發展。所以,印度式民主是一種建立在經濟集權式基礎上的政治民主。盡管1990年代以后印度開始放松政府管制,實行自由市場經濟改革,但是由于受到國內不同黨派和利益之爭,自由化和市場化改革至今舉步維艱。 印度式民主盡管有其民主制度的合理內核,但是其民主實踐的不適當形式和方式,卻造成了印度民主制度的低效和種種問題,而且在一定意義上抑制了本應表現更好的經濟增長。在印度所謂民主制度的架構下,不同政黨之間常常圍繞經濟政策、改革方略等進行著無休止的爭論,盡管這種爭論有助于決策的民主性和科學性,但是大多數情況下這些爭論卻成為低效和官僚主義、甚至不同政黨權力斗爭的工具和犧牲品。 印度式民主在實踐中實行“比例投票制”,即在若干個候選人中得票最多者(哪怕是多一票)就直接當選,這樣的選舉很有可能就是當選者只為與自己有關的某些特定的選民階層負責而無須對全體選民負責。這種選舉制度強化了原有的階層分化,因為候選人只需要得到在某個地區內占人口相對多數的階層支持就行了。因此,不難理解,為什么關系普遍人利益的公共服務和產品(如教育和識字率的改善)卻得不到迅速改善。 此外,還要看到,印度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受制于民主制度下宗教主義和世俗化的沖突,受制于民主的平等精神的影響與其客觀存在的種姓制度和不平等的社會結構的矛盾,同時也受制于民主開放系的內在要求與傳統社會保守勢力的斗爭。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式增長實際上是在分權與集權,民主與種姓,競爭與低效、世俗與宗教,開放與保守的沖突、較量和斗爭的環境下緩慢成長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一方面是印度式民主影響和造就了印度式增長,另一方面,又是印度式增長寬容和成就了印度式民主,二者在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中互為條件,互為因果,共同維系和支撐著印度這個社會在長達半個世紀以來緩慢、但卻始終穩定和正常的運行和發展。 (作者系上海社科院研究員,目前為尼赫魯大學訪問學者)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