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查詢:

一場戰爭的經濟賬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 15:18 《經濟》雜志

  中東油價再漲,全球股指暴跌,地中海航運停頓,而黎以兩國經濟亦形同自戕

  文/張 銳

  黎巴嫩和以色列之間的戰爭,這一僅由兩名以色列士兵被綁事件所引起的激烈局部沖突,不僅讓無數生靈遭遇涂炭之苦,而且給全球經濟和地區生產增添了新的災難。

  油市陷入恐慌

  伴隨著黎以軍事沖突的爆發和升級,國際油市對于地緣政治因素的超強敏感性被再次激發出來。

  雖然黎以兩國都沒有石油出口,但他們卻處在世界主要石油出產地中東。作為中東地區的“火藥桶”,黎巴嫩和以色列的雙邊武裝沖突不能不牽動本地乃至全球石油市場的神經。事實也正是如此。就在戰爭爆發的第二天,紐約商品交易所8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每桶上漲1.75美元,收于76.70美元,為該種原油期貨的歷史最高收盤價。同期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交貨的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每桶上漲2.30美元,收于76.69美元,也是該種原油期貨的歷史最高收盤價。雖然目前的

國際油價已經有所回落,但仍然徘徊在74美元以上。

  戰爭帶給石油產品交易者的最大沖擊是恐慌與不安,這種心理因素轉而驅動石油價格上漲。現在人們普遍擔心的是,聯合國;饏f議生效能否持久,黎以沖突在未來會不會再次爆發甚至更加惡化,更擔心把伊朗和敘利亞也卷入進去,如果出現這種結果,油價將會迅速漲到100美元的高位。曾有的一個十分保守的觀點是,倘若黎以不能盡快地;,世界油價每桶80美元的門檻很快就會被打破。

  糟糕的是,油價不僅會隨著炮聲的激烈響起而昂首躥升,還會隨著各種關于;鸬牟欢ㄏ⒍焖俾湎,大量的對沖基金進入其中并興風作浪,交易者在大口進倉和急劇平倉中變得無所適從。國際石油市場因此變得更加的動蕩不安。經濟學家疾呼:黎以沖突讓石油市場和世界經濟成為了它的犧牲品。

  股市冰天雪地

  冰火兩重天。與國際油市熱得燙手完全不一樣,由于投資者擔心創紀錄的油價可能影響公司業績,美國股市陷入到了低溫煎熬之中:道瓊斯工業

股票指數和標準普爾500指數在戰爭爆發后雙雙連續三天大幅下跌,目前各自徘徊在107300點和1230點左右,且至今不見任何好轉;與此同時,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也是一路下挫,目前跌幅約4.5%。

  既然大洋彼岸的資本市場難以逃脫戰爭波濤的襲擊,那么處在火拼地帶的中東地區股市更不會風平浪靜。作為阿拉伯世界規模最大的股票市場——沙特股市在戰爭出現后的第三天就跌破了11000點關口,從年初至今,沙特TASI指數已經縮水34%。與此同時,埃及股市CMA指數和科威特交易所(KSE)的股指也是一路狂挫。阿聯酋迪拜金融市場指數更是不甘示弱,不斷創下最近兩年來的最低點。

  筆者認為,誘導資本市場出現劇烈跌挫的因素主要來自自然性和動蕩性兩種力量。前者是指由于資源價格上升和各國政府的政策調整而導致股市的轉頭低落,后者是指戰爭、種族沖突等因素引起的股票價格下降性反轉。應當說,目前全球資本市場的自然性跌挫征兆已經出現,如美、歐、日三大經濟體紛紛加息,這對全球股市的沖擊力不言而喻;而能源價格的上升相當于消費者和投資者不得不將更多的資金分流到能源市場中,相應股票市場所得到的資本供給就會減少。在這種情況下,若再遭遇黎以武裝對抗的巨大沖擊,動蕩性因素就會加劇自然性因素的作用,如戰爭驅動油價的上漲,資本市場難免不遭雪上加霜之苦。

  海運成本攀升

  人類幾乎每一次戰爭沖突都會給自己辛辛苦苦建構起來的交通設施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壞和摧毀,并進而增加物流和再造成本。地處地中海東海岸的以色列,在將密集的炮彈投向真主黨人的心臟貝魯特時,自己苦心經營的海運航路也在對方導彈的無情還擊中完全中斷,世界各地的物資運輸船只因此而停航,平日繁忙的地中海東海岸航線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以色列是全球貨物的集散地和轉運國,海法港是以色列的第一大港口,也是地中海最大的集裝箱港口之一,由于遭受襲擊,港口的基礎設施已經遭到了極大的破壞,以色列交通部不得不宣布予以關閉。行進中的國際商船只能轉移至南部的阿什杜德港?。雖然這里不在真主黨人

火箭彈的射程范圍之內,但由于停靠船只過多,阿什杜德港口壓港現象十分嚴重,這種超額運營狀態無疑增加了貨物作業成本和滯留費用。

  不僅如此,由于以色列海軍封鎖了黎巴嫩水域,一些國際集裝箱船舶被困于黎巴嫩水域,部分企業由于業務緊急不得不支付高昂的成本,要求航運公司船只改走較遠的航線;與此同時,許多船運公司只能被動地往后延長航期,其結果是可能向客戶付出巨額的延期賠償。據業內人士測算,僅以上兩項就為相關企業新增成本數十萬美元。

  相比于其他要素而言,雖然運價受戰爭影響有些滯后,但由于運輸風險的增加,船運公司中提升運價的氛圍逐步形成。保險商已經向在黎巴嫩及以色列進行貿易的船東收取船殼價值的0.25%至0.5%作為戰爭風險附加費費率。同樣,包括全球最大的航運公司馬士基、地中海航運公司及其他十余家船運公司已經為征收戰爭險附加費擺開了架勢,而這些新增費用的最后接棒者無疑就是貨主了。

  黎以傷痕累累

  好戰者比自戕。無論是黎巴嫩還是以色列,雙方為這次戰爭所付出的經濟代價遠遠超出了各自預想的范圍。

  旅游業和國際貿易一直是黎巴嫩的四大支柱產業之一,也是黎巴嫩的主要外匯收入來源,然而,以色列對貝魯特國際機場這一黎境內唯一民用機場的轟炸、對黎海岸線及出海港口的封鎖,致使黎巴嫩的貿易和旅游業完全陷于停滯。尤其目前正值黎巴嫩旅游旺季,每年此時都會有來自阿拉伯國家及歐美國家的大批游客,而現在由于戰爭的侵擾,不僅外來游客不敢進去,而且大批游客也紛紛撤離。據黎巴嫩當地經濟學家測算,2006年黎巴嫩的旅游收入將損失約40億美元。而黎巴嫩財政部長杰哈德則表示,今年黎巴嫩能否實現5%的經濟增長,已經成了一個未知數。

  值得指出的是,目前黎巴嫩境內有60萬難民流離失所,聯合國負責人權事務的副秘書長揚·埃格蘭日前表示,要重新恢復在此次沖突中受損的設施,需要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

  在以色列官方看來,如果戰爭能在三周內結束的話,本國經濟將不會受到嚴重影響。但現在看來他們的估計太樂觀了。據以色列制造商協會主席Shraga Brosh日前稱,黎以在北部的沖突給以工業部門造成的損失已達16億謝克(約合3億多美元)。而上述損失的估計尚不包括發射導彈直接造成的損失和對未來訂單的影響的損失。同時,以色列北部最大的煉油廠CARMEL煉油廠也于日前關閉,雖然以方沒有公開披露其損失,但結果卻是必然的。

  實際上,以色列是一個在最近兩年中引進外資卓有成效的國家,據以色列工貿部統計,去年以色列引進外資總量達100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60億美元。在大量外部資本的支持下,以色列2005年的GDP達5239億謝克(約合1164億美元),同比增長5.2%,為5年來的最高。如此誘人的成績在今年上半年得以持續,1至6月份,國外直接投資在以色列達到了36億美元,而且一季度的經濟增長率也上升到了6%。以中央統計局原預測2006年的經濟增長將達到5.4%,但現在看來,由于戰爭的影響,外資進入以色列的速度和規模勢必受到影響,以今年后兩個季度增長率將降低到3%以下,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只能成為“畫餅”。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