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查詢:

經濟雜志:多哈回合死了 WTO哭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 12:31 《經濟》雜志

  多哈回合的失敗不僅預示了發展中國家在一對一的談判中將繼續處于弱勢,還預示了作為多邊貿易談判舞臺的WTO將失去其重要地位

  文/ 姚國會

  經過長達5年的漫長談判,多哈回合終究未能擺脫悲慘結局,噩耗終于傳來:世貿組織6個關鍵成員美國、歐盟、日本、澳大利亞、巴西和印度7月23日至24日舉行部長級會談,但各方未能打破多哈回合談判在農業和非農產品市場準入問題上的僵局,會談以失敗告終。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拉米24日正式建議全面中止已持續近5年的多哈回合全球貿易談判,而且表示不為恢復談判設定任何時間表。

  五年長談一朝停

  2001年11月,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世貿組織第四次部長級會議啟動了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新啟動的多邊貿易談判又稱“多哈發展議程”,或簡稱“多哈回合”。該輪談判確定了8個談判領域,即農業、非農產品市場準入、服務、

知識產權、規則、爭端解決、貿易與環境以及貿易和發展問題。

  多哈回合旨在促進世貿組織成員削減貿易壁壘,通過更公平的貿易環境來促進全球特別是較貧窮國家的經濟發展。談判的關鍵是農業和非農產品市場準入問題,主要包括削減農業補貼、削減農產品進口關稅以及降低工業品進口關稅3個部分。

  多哈回合按最初計劃應在2005年1月1日前結束。2003年9月,在墨西哥坎昆舉行的第五次世貿組織部長級會議上,由于各成員在農業等問題上沒有達成一致,會議無果而終,多哈回合談判陷入僵局。

  經過世貿組織和各成員的努力,2004年8月1日,各成員就多哈回合談判達成框架協議,為削減農業補貼和取消關稅、降低工業品關稅、推動服務貿易自由化和貿易便利化確定了基本原則,并同意將談判結束的時間推遲到2006年年底。

  2005年12月,在中國香港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通過了《部長宣言》。但在事關多哈回合成敗的削減農業補貼、降低非農產品關稅和開放服務業等關鍵領域,談判仍未取得突破性進展。

  今年6月底,世貿組織成員高層談判再次破裂。參加八國集團(G8)圣彼得堡峰會的各國領導人曾表示將優先考慮多哈回合新的貿易協定。但這些承諾并沒有轉化成具體的談判行動。7月24日,世界貿易組織的6個關鍵成員結束了為期兩天的部長級會談,因分歧嚴重難以彌合,最后決定中止多哈回合全球貿易談判。美國指責印度及巴西對高達98%的農業貿易實施壁壘保護,并譴責歐盟用食品衛生標準做幌子來掩飾其貿易保護主義的政策。歐盟首席貿易代表曼德爾森則將矛頭指向美國。他說,“我們已經表現了誠意,我們正等待其他人的加入。美國人應該真正下定決心。”與此同時,一些國家可能會尋求簽署雙邊貿易協定,而不再等待擁有149個成員的貿易組織達成全球統一協定。

  在美國結束2008年總統大選之前,WTO各成員達成具有約束力的條約的整個進程難以實現,因為美國總統布什在明年將失去批準貿易協定的快速立法權。一旦失去了這個工具,要取得世界最大貿易國美國的國會批準將變得更加困難。拉米表示他能建議的惟一行動方案便是全面中止多哈回合所有議題的談判,以便使世貿組織各成員可以就當前的形勢、各自的立場進行認真的反思和檢討。

  “多哈回合”何以“死”

  25年多來,全球化是以貿易和資本自由流動的形式展開的。一開始它還被當成是一個“惡魔”,但是現在,全球化帶來了讓大家都看得見摸得著的經濟好處。WTO就是為了推動經濟貿易全球化而成立的一個論壇,每一方都可以來發表意見,最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個多方磋商的機制,希望以談判的方式全面降低貿易壁壘,實現經濟自由化,以給各方帶來好處。

  多哈回合之“死”,不是歐盟或者美國在農業問題上遲遲不愿退步,而是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組織中話語權的強大。游戲規則一下子變了,變得“不由一家說了算了”。多哈回合的失敗,也更多的說明了像美國這樣的國家在經濟自由上的“偽善”。就像歐盟貿易代表曼德爾森所說,“作為世界上最富而且最強大的國家,又有著世界上最高的生活水平,美國當然可以作出一些讓步,就像他們能夠索取一樣。”但是,美國人并沒有這樣做。

  在自由化的初期,美國人享受了更多的自由化帶來的好處,受益者的聲音占據著主流,但是到今天,當競爭逐漸變得慘烈,發達與發展中國家貿易力量此消彼長的時候,美國人中損失者的聲音也開始越來越大,要求保護的聲音也變得越來越高。“西方歷來是自由貿易的捍衛者,因為自由貿易總是有利于經濟最強大、最先進的國家,然而由于無法應對中國崛起帶來的政治、社會和經濟影響,西方可能會尋求保護,并設置保護主義壁壘”。

  如今,多哈回合“死了”,貿易保護主義者“笑了”, WTO “哭了”。多哈回合成了一個令人失望的回合。它開啟了一個不好的先例:各主要攸關方顧其利益、固執己見、不愿妥協、不作讓步。其最終失敗,是發達國家之間相互推諉、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彼此猜忌的結果。它給世界經濟發展套上了無形的“緊箍咒”。

  多哈回合的失敗,也意味著世界多邊貿易談判的失敗,這不僅表示了發展中國家在一對一的談判中可能處于弱勢,還表示了作為多邊貿易談判舞臺的世界貿易組織將失去其重要地位。多哈回合的失敗將導致更多的雙邊貿易協定的出現,而這并不能帶來像多邊貿易協定那樣大的經濟利益,并更有可能給WTO帶來更多的貿易糾紛。更有甚者,在失去了多哈回合之后,在失去了全球化進程后,WTO或將淪為一個很一般的貿易組織。

  中國外貿面臨挑戰

  中國20多年以前開始的改革開放,恰恰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形勢,正所謂“天下大勢,順之者昌”,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出口貿易為中國人創造了從前不敢想的財富。在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中國就更加深刻感受到了自由貿易的好處,幾年下來,收獲遠遠大于危機。

  對于中國的外貿而言,多哈回合之“死”是一件好事,還是一件壞事?

中國經濟的崛起,是搭了25年多來全球貿易自由化環境的“便車”,如果全球化進程遭受失敗,中國經濟也就遭受相應的挫敗。

  首先是中國外貿發展的外部環境將進一步趨緊。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對外貿易飛速發展,與2001年相比,中國進出口總額增長了2倍,占世界貿易比重也由2001年的4%上升到2005年的6.7%。這一方面得益于中國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中國積極參與多邊貿易體系。作為發展中成員,中國認真履行了世界貿易組織規定的義務,同時也享受了權利,使中國在發展對外貿易中獲得了一個比較良好的外部環境。但同時由于中國外貿的快速發展,撬動了世界貿易格局,自然也引起了一些貿易利益和發展空間的調整。在貿易自由化成為各國的追求和共識的情況下,就是有些矛盾和摩擦也比較容易解決。而如今貿易投資自由化受挫,世界貿易組織各成員方將更多地關心自身的利益,那種寬松的貿易環境將不復存在,中國外貿環境將受到的挑戰不言而喻。

  第二是中國外貿發展所企盼的貿易規則的公平將面臨諸多考驗。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后的四年多時間,共有28個國家和地區對我發起了246起

反傾銷調查(包括反補貼和特殊保障措施),涉案金額約70億美元,為世界之最,對中國外貿發展影響巨大。企盼更為公平的貿易規則和更多的平等競爭機會,是中國寄希望于多哈回合取得進展的訴求。中國在多哈回合上一直扮演著積極的角色,勇于承擔著各種義務。然而,多哈回合的失敗,使中國外貿失去了一個追求建立更加公平的貿易規則的機會,而帶來的是更多的挑戰。因此,審慎處理和應對各種貿易摩擦和糾紛,將是中國外貿今后幾年不得不要更多面對的問題。

  第三是中國外貿總量和結構將受到沖擊。中國外貿結構一直存在著加工貿易比重過大的問題,這使中國外貿缺乏自我創新、自主增長的機制,并在國際分工中處于低附加值和低效益的位置。同時,又由于開放市場吸引了大量產業轉移,使得中國出口能力激增,貿易順差過大。這既是經濟全球化的結果,也是中國外貿的結構性原因。多哈回合失敗以后,如這種情況再繼續下去,將面臨更多的利益沖突和貿易摩擦。特別是一些對我有巨額逆差的成員方將對中國提出更多的利益訴求,使中國面臨更大的外部壓力。同時,由于外部環境的劇變,中國外貿增長方式的轉變和外貿結構的調整,將顯得更加緊迫,更為必要。

  中國更應主動應對

  從國際公開輿論看,人們將談判破裂的原因主要歸咎于美國和歐洲,他們在改革農業政策問題上存在分歧。但美國貿易代表施瓦布卻對媒體表示,中國是導致WTO全球貿易談判破裂的一系列原因之一:導致談判破裂的原因并不僅限于各方在農產品補貼問題上的分歧,中國在這里也起到了一定影響。她暗示說,窮國擔心,多哈回合談判如順利完成將帶來一個更加開放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條件下中國會將它的競爭對手擠出去。談判遇到的阻力,同時也反映了發展中國家對中國的擔心:中國在全球談判中都會表現得比較低調。雖然中國的出口實力不斷增強,但中國估計最后仍將被列入享受發展中國家待遇的名單。如此一來,不管最終方案如何,中國都不會被要求大幅削減關稅或補貼,但中國將享受到擴大市場準入的益處。中等收入的發展中國家如巴西、印度以及非洲和亞洲的一些更貧窮的國家都懷有這種擔心。這幾乎涉及全世界的所有貧窮國家。

  當然,對中國的擔心最終可能會有助于美國說服發展中國家達成協議。美國當年曾利用中國希望加入WTO的機會要求中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進一步開放市場。美國可能認為發展中國家可以利用貿易協議來達到類似目標。

  多哈回合失敗以后,最大的問題是,隨著競爭的進一步加劇,西方對中國經濟崛起目前還算正面的看法會不會慢慢地發生改變?為了迎接這一挑戰,中國必須要盡快轉變經濟的增長方式、轉變出口產品的結構,防止貿易環境的突然惡化。更重要的是,中國必須主動地去推進全球化進程,加快腳步進入到已經存在的“勢力范圍”之中,做到和西方國家相互依賴程度不斷加深,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關系。此外,中國應該發揮自己應有的力量,積極參與到自由化談判的進程中去,回避的態度不可取,一味地想“搭便車”也將變得不再容易。

  當今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已“休戚相關、榮辱與共”,因此,特別需要有一個相互了解、相互體諒、相互寬容的和諧的國際合作氛圍。但愿多哈回合之“死”能給各成員方帶來更多的反思,以重整旗鼓,重新出發,再去謀求一個新的發展方向。不能因多哈回合之“死”而致WTO沉淪。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