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外資不是洪水猛獸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 23:54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評論員 歐陽覓劍 據商務部最新數據, 2006年前8個月,外商直接投資實際使用金額為372億美元,同比下降2.11%;8月份當月,實際利用外資金額44.86億美元,同比下降8.49%。 外商直接投資減少已經不是新聞,去年4月就顯現出下降趨勢。去年全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為603億美元,而2004年是606億美元,雖然下降幅度很小,卻是2000年以來對外直接投資連年增加勢頭的中止,預示著中國外資利用將進入一個新階段。 雖然外資的絕對數量去年才開始減少,它在投資中所占的比例卻早已開始減少。外商直接投資實際使用金額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例,在1994年達到高峰,為17.08%,此后一直下降,2005年減少到了6.69%,外資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力越來越低。中國經濟具有了更強的自主性——因為“積極利用外資”在其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時,外資進入卻也似乎有了更強的阻力,阻力主要來自于中國企業的競爭和人們對外資態度的變化,這是這兩年來外資增長趨緩甚至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外資進入中國,一是為了利用中國的資源(主要是勞動力),二是占領中國國內市場。外資以前主要是集中在外貿領域,利用中國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因為外資企業更熟悉國外市場,它們在外貿領域具有更強的競爭力,近年外商投資企業的進出口持續快速增長,說明它們在這個方面的投資并沒有減少,2006年1-8月,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占全國總值的57.83%,進口占58.88%,都比去年同期有所提高。 但在中國國內市場上,外資企業卻遭到了國內企業激烈的競爭。外資較早進入國內消費品的生產,比如彩電、PC、手機等電子產品。在市場和產業的初期發展階段,外資都獲得了相當大的優勢,占領了大部分市場。但是,中國企業在與外資企業的競爭中逐漸做強,很快就將市場份額奪回。比如,國內企業已經在彩電和PC市場大獲全勝,并將勝利向全球擴展,對手機市場的爭奪戰正在進行。類似的情況即將在汽車行業發生。 再者,外資近年開始進入重化工業,意圖為國內市場提供能源和原料。這是2004年外商直接投資高增長的重要原因,比如電力生產業合同外資金額增長117.47%,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增長14.59%,采礦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增長59.95%。但外資企業發現,雖然中國對能源和原料的需求迅速增長,但它們不一定能夠從中獲利,一是因為這些產品的價格沒有完全放開,二是這些領域有很多規模較大的國內企業。它們大多是國有企業,資金比較充足,對政策的適應能力也比外資企業強。于是,外資減少了對這些產業的投資,2005年電力生產和供應業的合同外資金額減少了14.3%,而采礦業的實際利用外資金額減少了34%。 人們對外資的態度也更為警惕,這也延緩了外資進入的速度,典型的例子是凱雷收購徐工,到現在都沒有定論。人們對外資的擔憂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形成壟斷,二是危害國家經濟安全,三是剝奪國民收益。其實這三個方面都與壟斷相關,壟斷局面下,才會出現經濟支柱被某個或某幾個外資企業掌握的危險,才會有超額利潤被外資企業侵吞的可能。 不過,這些年利用外資的經歷表明,國內企業會在與外資企業的競爭中增強實力,阻止外資企業形成壟斷。那么,可以考慮,在大多數領域都可以適度放寬對外資的限制。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