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后卡特里娜時代的房產經濟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5日 03:40 第一財經日報
本報實習記者 金毅 綜合報道 去年8月底,“卡特里娜”颶風襲擊了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共導致34萬棟住宅遭到嚴重破壞。 時隔一年,當初的災區又是一副什么光景呢?或許當地房產經紀人的現狀能夠回答這個問題。來自全美經紀人協會的說法是:“他們已經忙得不能再忙了!” 當人們心喜災區重建不斷推進的同時,也不禁疑竇橫生。曾經一蹶不振的災區房地產業為何會迅速恢復,甚至成為熱點?又是什么使得一貧如洗的災民得以迅速購置新房?財政支持 毫無疑問,白宮先后撥出的1100億美元救災款為災區房地產業的復蘇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除卻用于搜救、提供飲用水和衛生防疫的開支外,這筆巨款中的絕大部分都被用作災區的重建經費。從道路、通信到供電、排水系統,災區所有的基礎設施可謂經歷了一場脫胎換骨式的改造。雖然這些工程看似與房產并無直接關聯,但正是他們的大換血為房地產業的興盛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除此之外,聯邦緊急救援署與其他應急部門緊急調用了67億美元,為災民提供救災貸款。所謂救災貸款就是由國家財政提供有效擔保或進行財政貼息,從而在資金上救助災民的一種措施。這筆款項分配到每家住戶身上雖然不多,卻足以維系災民的日常開銷,使其不必再遠走他鄉另謀生計,這便為重建后的房地產市場預留了龐大的潛在消費群體。行政支援 另一方面,災區重建急需大量建筑材料,然而美國本土的建材供應卻無法滿足這一龐大需求。供不應求的局面甚至推動建材價格迅速走高,重建步伐被迫放緩。 于是,作為替代品的加拿大木材與墨西哥水泥開始進入了建筑商的視線。不過,從2002年起,美國政府就分別向兩者開征了27%和55%的反傾銷關稅。 依當時的情況來看,白宮必須在降低關稅支持重建與維持關稅保護市場之間做出選擇。經過一番激烈爭論之后,白宮終于宣布了自己的決定:依據政府有權在緊急情況下對特殊商品的進口關稅進行調整的修正案,政府將削減兩者的進口關稅。套用一句中國的話來說,白宮在這件事上“特事特辦”了一回。 此舉使得美國建材價格應聲而落。承包商聯合會在對白宮的這一決定表示歡迎的同時還指出,建房成本下降將導致樓市整體價格的回落,而這將從根本上惠及手頭并不寬裕的廣大災民。保險業功不可沒 美國作為世界上國民儲蓄率最低的國家之一,要讓災民拿出自己的積蓄購置新房顯然不切實際。那么家園遭颶風徹底摧毀的災民又是依靠什么拿出了大筆美元購置新房呢?這其中的秘密便是普遍的保險了。 通常來說,一個普通美國民眾會購置的險種包括有:壽險、火險、汽車險、財產險、醫藥險、盜竊險、失業險等。連美國人自己也戲稱:“稅和保險是美國人的兩個無底洞,即使窮一生之力去填補也永無填滿之日。” 但幸虧有了這個“無底洞”,購買了保險的災民得到不少現金補償。根據美國保險服務辦公室(ISO)的災后統計,受災的6個州內提起的保險索賠總數已超過了160萬宗。而經美國風險評估行業翹楚——美國風險管理解決方案公司的測算,全美保險業將替“卡特里娜”埋單344億美元的財產索賠,預計該數字已接近損失總額的三分之一。 除了民間的商業保險外,聯邦政府還設有國家洪水保險,設立該險種的目的便是應對颶風造成的水災。只要每年繳納400美元的保費,投保人便可在災后獲得國家洪水保險賠付的25萬美元用于房屋重建,另外還將獲得10萬美元以供裝修家居之用。對于普通美國家庭來說這筆錢已足夠購買一套中檔公寓住宅了。民間救助 西方社會有個習慣:當一個人富裕之后便會向各種非營利機構捐款,以回饋社會。因此當“卡特里娜”肆虐一方之后,從富賈豪商到社會名流以至普通百姓都紛紛盡己所能地為災后重建籌措資金。一時間“布什-克林頓‘卡特里娜’基金成立”、“杰克遜義賣全新單曲”、“NBA眾球星義賽賑災”等事件頻見于媒體。短短一個月內,就有13億美元的社會財富集中到了各類賑災機構的手中。 經過這類民間機構的仔細審核,民間資金被投入到最亟待修繕的公共設施和最困難群體的住房重建上。由于針對的目標群體較為特殊,使得當地催生出一大片廉價住宅群。通過這一渠道,那些無力購買保險的窮人以及未被納入社會保障體系的底層人士(如偷渡客等)得以入住專為其搭建的廉價小屋,從此不必再風餐露宿,而地產承包商自然也受益頗豐。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