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生產發展才是根本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3日 08:14 人民網-人民日報
本報記者 馮 華 到某地采訪新農村,村干部熱情地帶領記者參觀粉刷一新的民居和干凈整潔的街道。記者和路邊幾位老農攀談起來,誰想農民對此并不買賬:“有啥子用,中看不中用,兜里鈔票多了才是硬道理。”原來,這個村位于半山區,農田水利設施老化,村民年年為灌溉發愁;前些年村民們自發搞養殖,如今又為家禽的銷路發愁。老鄉說,誰不希望家里、村子漂亮點兒,但有錢要用到刀刃兒上,先把生產搞上去,家底兒寬裕了才有心思弄面子上的事兒。 上面的鏡頭并非個例。當前,在新農村建設中,一些地方熱衷于做表面文章,忽視了農民對生產發展的最基本的需求,忽視了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但首要任務是發展生產,只有發展生產才能實現農民持續增收,實現生活寬裕;只有在經濟發展、農民收入增長的基礎上,才能改變農村的面貌,也才可能持之以恒地搞下去。 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強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產業支撐”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夯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經濟基礎 ”。建設新農村的首要任務,就是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我國農業的發展始終承擔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雙重任務。因此,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加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出發點和基本目標。離開了農村經濟的繁榮和農民收入的增加,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發展現代農業,要大力提高農業科技創新和轉化能力,改善農業科研的創新環境,完善農技推廣的社會化服務機制,激發農民學科學、用科學,提高整個農業生產過程的科技含量。同時要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加快建設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積極發展特色農業、綠色食品和生態農業,保護農產品知名品牌,培育壯大主導產業。按照國內外市場需求,積極發展品質優良、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優勢農產品,推進“一村一品”,實現增值增效。 發展生產、促進農民增收還要積極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著力培育一批競爭力、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和企業集群示范基地,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與農戶有機結合的組織形式,讓農民從產業化經營中得到更多的實惠。積極引導和支持農民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目前全國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已發展到14.1萬個,龍頭企業帶動農戶8454萬戶,占全國農戶總數的34.1%。各地各部門要加快立法進程,加大扶持力度,加大金融機構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興辦倉儲設施和加工企業等的信貸支持力度,建立有利于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信貸、財稅和登記等制度。 發展壯大縣域經濟也是拓展農民增收渠道的有效途徑,要鼓勵和支持符合產業政策的鄉鎮企業發展,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和服務業。應從財政、金融、稅收和公共品投入等方面為小城鎮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引導企業和要素集聚,改善金融服務,增強縣級管理能力,激發縣域經濟活力。 當前正是秋糧生產的關鍵時期,今年以來多種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對糧食生產的影響和損失明顯重于前兩年同期,特別是入夏以來的災害損失進一步加重,各地應牢固樹立抗災奪豐收的思想,積極做好秋糧生產和病蟲害防治工作,實現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