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郵政改革還欠幾分火候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0日 03:08 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徐曇 中國郵政改革終于到了實質性的操作階段,標志之一就是各地新的郵政監管機構的成立。而這種脫胎于原有郵政局的監管雛形能在多大程度上超越行業監管的局限還讓人期待。 中國郵政廣受詬病的是“裁判員”和“運動員”的身份合一,既有行業監管職能又從事快遞等經營性業務,以致被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指責,在市場競爭中抬高門檻妨害公平競爭。 所以郵政改革的要義之一就是政企分開,郵政局變為純粹的監管機構,經營性業務則注入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以保證行業公平有序競爭;其次是解決郵政目前的困境。當年郵政和電信分家,政府為了使電信業更快進入市場化軌道,幾乎絕大部分“包袱”都丟給了郵政,多年來郵政連年虧損,市場化改革的呼聲甚高。 但目前看來,蛻變的郵政監管機構仍然沒有變成純粹的監管者。郵政局和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的人、財、物尚未完全厘清,二者天然的血緣關系難以割裂。如果郵政監管者不能完全獨立于中郵集團公司,二者仍存在共同的利益關系,就意味著郵政改革并沒有脫離行業監管的怪圈。就像電信系統,監管機構脫胎于電信行業,雖然幾大運營商看似進入了市場競爭層面,但監管機構和運營商的共同利益使市場壟斷的局面沒有破除。 同時,目前財政部對郵政普遍服務業務的補償沒有明確數字。在國家財政補貼難以敲定之際,郵政改革也承擔了很大的風險。 郵政承擔的普遍服務業務如邊遠山區的通信注定屬于虧損業務,這些屬于社會公用事業的業務在發達國家是由國家補償的。 在國家補償不到位的情況下,或許會使郵政重復醫院的悲劇——墜入以藥養醫的自我補償機制怪圈,也造成藥價虛高。即便國家發改委19次降低藥價,但在根本的問題沒有解決的情況下,舍本逐末的方式難有更大成效。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