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納稅榜能為房地產業證明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0日 02:21 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謝紅玲、王其明、朱紫云

  地產圓桌

  圓桌背景

  “2005年中國納稅500強企業排行榜” 近日揭曉,萬科、增城碧桂園、SOHO中國三家房地產企業上榜,萬科董事長王石和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雙雙列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發布會,并作為代表發言,在一定意義上肩負著為地產行業洗刷“納稅侏儒”惡名、改善自身社會形象危機的重擔。

  那么,“納稅榜”究竟能為房地產業證明些什么嗎?

  好企業僅向政府納稅是不夠的

  萬科董事長王石

  萬科自創立之初,就給自己設定了兩個最低的標準,其中第一條就是守法經營、照章納稅。不管公司經營多艱難,我們都會用這樣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而20多年來,我們累計向國家貢獻了46億元的稅收。

  納稅不僅僅是責任問題。1997年朱 基總理視察深圳,萬科作為房地產企業代表向總理作專題匯報。這是我們第一次向這么高級別的領導作匯報,如何在非常短的時間內讓總理對萬科有充分的了解呢?經過研究,我們認為,從納稅的角度來談,一定會引起總理的重視。我對整個匯報過程仍然記憶猶新,角度很實在也很新穎,受到了總理的贊賞,匯報效果非常好。這個事情讓我感觸很深,納稅是企業和政府、和社會溝通的一項很重要的共同語言,一個基本的切入點。只有對社會做過實實在在的貢獻,才能獲得信任,獲得更多的對話渠道。

  企業的納稅能力,和經營規模密切相關。房地產行業的集中度比較低,這是包括中國在內、所有大陸型經濟體的一個共性。《財富》世界500強中,以前一直沒有純粹的開發商,直到今年才有帕爾迪和連納,排名也還都在450位之后。房地產行業不容易出現規模巨人,成為納稅巨人更難。因此,今年能進入納稅500強,對萬科來說,對于整個房地產行業來說,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當然,就納稅本身而言,并不值得特別強調,因為這是起碼的商業道德。在這一層面上,所有規范經營的企業應該都做得不錯,但好企業的標準不應當僅限于此。行業和企業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就需要考慮可持續的問題,這時候僅僅做到讓股東盈利、向政府納稅是不夠的。只有在行業贏得社會各方面的信任和尊重的前提下,才有企業的長遠發展。從這個角度思考,房地產企業多承擔一些社會責任,不僅功在社會,而且利在自己。

  房地產對稅收貢獻很大稅收政策欠公平

  SOHO中國董事長 潘石屹

  2006年上半年,全國房地產行業稅收1209億元,占全國稅收總額比重從2003年的4.66%增加到6.25%。大家可能覺得這個比例還不高,但房地產從業人員只占到全國從業人員1.8%,從這個比例看,人均稅收貢獻肯定比平均數高。

  外界很多人質疑房地產行業的納稅情況,主要是因為房地產企業多以項目公司為主,納稅地點分散,納稅額也分散到各個公司。

  但反過來說,現在房地產行業稅收確實比較亂,有好多地方稅種不是國務院制定的,是上世紀50年代制定的,到現在還在執行,實際上當時房地產的情況和今天房地產的情況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從稅負上來說,應該說是非常重的,房地產的營業稅是5%,城建和教育附加稅是0.5%,合計是5.5%,企業所得稅是33%,土地增值稅是30%到60%,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稅費。

  首先,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是,在高稅收情況下一些地區會實行優惠政策。優惠政策在改革開放初期起到了推動經濟發展的作用,可是隨著市場經濟越來越健全,優惠政策就成了一個不公平的起跑線了。其次,不同經濟性質的企業納的稅種是不一樣的,納稅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比如中外合資企業、外方獨資企業跟中國自己的企業的稅收政策是不一樣的,有的征,有的不征。第三,開發不同類型的房子繳的稅不一樣。即便同一個類型的房子,都是住宅,還要劃分普通住宅、經濟適用房和高檔公寓,實行的又是不一樣的稅。如果開發經濟適用房,基本上所有的稅都減免;如果是開發普通住宅,減免所得稅;寫字樓和商鋪繳稅最高。

  房地產業的高稅收應該反哺低收入居住保障

  中國指數研究院(華東)副院長陳晟

  從行業的角度來看,房地產業對社會的稅收貢獻相當大。試舉幾個數據:

  全國:國家稅務總局統計報告顯示,“十五”期間,我國房地產業稅收完成5190.98億元,年均增長41.4%,增幅在各行業中居于首位;

  北京:2004年的房地產業稅收達129.4億元,占全市地方稅收的18.7%,與房地產關聯度比較高的建筑業稅收為60.3億元,兩大行業之和占全市地方稅收比例可達27%;

  上海:按2004年數據計算,來自房地產業的直接稅收貢獻估計為400億元左右,如果以此類推,房地產對于上海市財政收入的直接貢獻超過30%;

  浙江:到2005年6月底,房地產稅收已經成為浙江地稅第一大稅源,2005年上半年浙江地稅收入396.43億元,其中房地產業稅收比重上升到了21.9%,達86.82億元。

  由此可見,房地產業的稅收貢獻遠遠超過一般人的想象。房地產稅負其實較大多數行業都高,光從稅收種類來說,房地產稅收就包括了土地出讓環節的契稅、耕地占用稅和印花稅,房地產開發建設環節的營業稅、印花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房地產建成轉讓環節的契稅、印花稅、營業稅、城建稅、教育稅附加、土地增值稅、所得稅,房地產使用環節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和城市管理稅等。除了稅收貢獻外,房地產行業還承擔了大量的費。以土地為例,這其中需要產生的費便包括了土地出讓金、土地有償使用費、土地收益金、征地管理費等近十項費用。

  房地產企業繳納的這些稅費以及百姓購房過程中產生的稅費,在流轉過程中需要以轉移支付的形式反哺給老百姓,廉租房的建設即是一例。我覺得開發商繳納的稅費、高收入人群繳納的稅收應該多應用在低收入人群的居住權利的保障上,而且要加大宣傳力度,達到社會的整體和諧平衡。從這個角度來看,房地產業不僅不是“納稅侏儒”,相反地,它可以而且應該成為我國納稅重要行業。

  房地產稅收貢獻率在增加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劉桓

  房地產價格暴漲是這一兩年的事情,稅收征管加強也是這一兩年的事情。前些年一些房地產商,樓盤開盤之后交預付款,樓盤完全竣工之后交全款,房地產賣得火爆,可能炒樓花,樓花有的收全款,有的不收全款,不能完全體現房地產的真實銷售水平,只是在最近一兩年才突出表現為稅收貢獻。

  房地產熱在“國八條”之后并沒有太大改觀,但是房地產稅收貢獻率在增加。第一是因為近幾年房價漲勢很猛,房地產行業普遍走強,房地產利潤水平高。第二是由于近幾年來國家稅收部門對房地產的稅收征管力度加大,國家稅務總局和各地的稅務部門都把房地產行業作為稅收監管的重點行業之一。

  房地產行業比較特殊,當年建成馬上變成現金的可能性不大,一個房地產項目都是跨年度滾動開發,過去的結算辦法都是按照預售收入核算一定比例之后繳納企業所得稅,這個預計計稅的毛利潤率不高,全國的平均水平是10%~12%,這個水平征收企業所得稅當然有限度。但從去年底開始調整,一直到今年國稅總局發文,對房地產企業預售收入的預計營業利潤率做出了調整,按不同區域分別確定房地產企業預售收入的預計計稅毛利率,其中,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的城區和郊區將由目前的15%提高到不得低于20%。提高到20%之后,意味著房地產商要拿出很大一部分錢來繳納企業所得稅,這也使得房地產稅收貢獻率在提高。這個比例去年就開始調整,現在看來剛性作用比較大。

  現在頒布的納稅百強排名有一個問題,納稅百強公布的是納稅絕對數,一個企業納稅數額很大,可是和其銷售數額相比,并不能得出稅收貢獻率很高這個結論。納稅絕對數并不能完全反映企業的經營水平,也沒有考慮企業占有資源情況。論稅收貢獻的大小就應該考慮納稅人占用社會資源的情況,明確納稅人的稅收貢獻是在占用了多少資源的條件下創造的。

  比如一個企業產值是100萬元,納稅10萬元,稅收貢獻率是10%,另外一個企業產值是50萬元,納稅8萬元,那么稅收貢獻率就是16%,將來應該公布百元產值的稅收水平這么一個標準,這才能反映一個行業的納稅水平和對國家稅收的貢獻水平。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