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中國制造業·破產法·美國房地產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4日 02:19 第一財經日報
郭繼豐 關于制造業的反思 “中國制造”、“制造大國”是中國加入WTO中國經濟發展的、讓國人一度為之欣慰的標簽,但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這種以引進外資、出口導向為主的發展模式與中國和諧社會構建、綜合國力的提高越來越不協調,引起學界的反思。 張幼文:過度強化了經濟職能而嚴重弱化了社會責任。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張幼文在8月20日的《解放日報》發表《開放戰略,如何走出粗放》一文,文章認為:對外資和外貿數量的片面追求,使一些地方政府的行為出現異化,過度強化了經濟職能而嚴重弱化了社會責任。一部分外資企業違反勞動者生存發展的要求,嚴重損害勞動者利益;從經濟學意義上講,事實是在低于合理價格的水平上使用中國勞動力。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各地競爭性地引進外資,使地方政府在與跨國公司談判中處于弱勢地位,也在維護勞動者權益方面不作為。目前中國已經提出了實現全面小康和中等發達,建設和諧社會,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國內發展目標的這種階段性推進顯然要求開放戰略的階段性推進。要正確認識中國經濟社會整體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從而認識中國開放型經濟發展新階段的目標。 王育琨、仲大軍:“低技術+廉價勞工”支撐不了中國制造業未來。首鋼發展研究院企業所所長王育琨、北京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低技術+廉價勞工”支撐不了中國制造業未來。仲大軍認為:我國現在出口貿易50%是加工貿易的產品,可見加工貿易在我們整個生產活動中占多大的比例。加工貿易很多都是外資、外商的,你給人家加工就只能掙微薄的加工錢。王育琨認為:這應該是一種全球化背景下發生的事情,被動卷入全球化的生產有一個特點,它在微笑曲線里邊是處在最低端,從研發設計到銷售是兩端,最低端就是生產制造。應該反思的是這種生產方式的業態,這不是簡單的現象,是制度的現象。如果中國企業不主動打出自己的品牌,去全球整合組織生產、整合資源,那么只能被動享受人家的貼牌生產。 關于破產法 8月27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高票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下稱《破產法》),并將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如何認識該部法律? 江平:體現改革開放繼續前進的方向。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江平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認為: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傾向,這個法律最大的特點是跟國際接軌。這突出表明,經過前一段時間的大爭論,我們已經擺脫了改革會不會停滯、停頓這樣的擔心。《破產法》立法中最集中地體現了這個趨勢。對抵押債權跟勞動債權之爭,最后也采取了一個平衡的辦法,劃一個時間的界限,之前的作為歷史遺留問題對待,之后的遵循市場化原則。以前的更多保護勞動債權,以后更多還是靠近國際慣例。一般來說,有抵押擔保的債權應該是優先的,企業破產后勞動者利益的保護,應該由社會保障法來解決,《破產法》主要是解決債權人的利益。如果把債權人利益置之不顧,光考慮勞動者利益,從長遠來說不利于經濟發展。再比如對金融機構破產的問題,這一次也納入了《破產法》。其中規定了金融監管機構可以提出破產申請,也是尋求國際慣例和中國現實情況的結合。 JasonDean:新破產法強調債權人優先原則。Jason Dean在8月28日的《華爾街日報》(中文版)發表《中國新破產法強調債權人優先原則》一文。文章認為:中國立法機構通過了企業破產法,這使中國在完善經濟立法方面邁出了人們期待已久的一步。新通過的同時適用于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的破產法規定,破產企業要優先向債權人償還受擔保的債務,余下財產才用來償付員工工資和行使其他義務。支持新破產法的人將其稱為中國經濟改革之路上的一個里程碑,它將加大對債權人權利的保護,使中國進一步向國際法律標準靠攏,同時該法律也兼顧了企業員工的利益。新破產法還專門設有一項條款,允許金融監管當局干預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的破產或重組。這一條款是考慮到了金融機構破產工作的復雜性。 關于美國房地產 世界經濟一體化使得各國經濟的運行在特征上具有同步性或繼起性,這種同步性或繼起性要求對本國經濟的研究需要關注主要經濟體相關領域經濟的變化趨勢。在中國房地產市場價格持續上漲、宏觀調控力度不斷增大的情況下,美國的房地產情況如何? Karl E.Case、Robert J.Shiller:房地產市場響起警笛。威斯理大學經濟學教授KarlE.Case、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Robert J.Shiller發表《房地產市場響起警笛》(《華爾街日報》,8月31日)一文。文章認為:房地產市場的警笛聲今天似乎又在全美各地再次響起,已步入退休年齡的嬰兒潮一代,紛紛賣掉在郊區的高價住房、搬進城里的公寓,有的索性徹底搬走、逃到住房價格比較低的地區去生活。在高房價刺激下推出的新建項目數量達到了從未有過的水平,即使在需求開始下降的情況下,仍有大量新住宅源源不斷地上市銷售。所有這一切為數百萬房屋經紀人、建筑商、銀行家、電器經銷商和建筑工人帶來了收入,并推動美國經濟強勁增長。但是,住房建筑熱并不會永遠持續下去。這場讓人難以置信的熱潮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諸多因素的推動,如人口分布、低利率、抵押市場高流動性及低預付、各種對借款人很有利的選擇條款、嬰兒潮一代對住房的特殊喜好、大量的外來需求以及股市總體表現不佳等。未來總是存在不確定性的。支持這波房地產市場繁榮的許多因素仍很強勁;而且,如果我們能避免出現總體通貨膨脹,如果長期利率不會上升太多,如果其他經濟領域保持強勁,那么,許多經濟學家和業內權威人士希望出現的軟著陸局面將有可能實現。不幸的是,出現不良局面的風險很大,比如:銷售下滑、傭金縮水、價格下跌、抵押貸款違約及喪失抵押品贖回權比例上升及金融市場嚴重混亂、衰退在大多數人預計的時間之前提前降臨。住房市場的那種無形的心理預期是今天人們在展望未來時面臨的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