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重化工業依賴癥的中國經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3日 02:03 中國經營報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劉小玄

  國家統計局根據2005年大型工業企業年報,按主營業務收入排序,篩選出中國1000家最大的工業企業,此次活動由英才雜志社承辦。詳細數據發表在9月出版的《英才》雜志上。

  但是,從頒布的數據來看,其中也彰顯出了中國經濟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在這些企業中,鋼鐵、化工和石油占據很大比重,表明了中國目前的經濟增長對于重化工產業的強烈依賴。

  然而,如果不是從1000家,而是從100家最大工業企業的產業分布來看,15%的企業是石油和石化企業,13%是電力企業,10%是汽車企業,煙草和煤炭各占3%,有色金屬(主要是銅)占2%。這些企業占據了前100家最大工業企業中近50%的份額。由此可見,前100大工業企業的構成與前1000大工業企業非常不同,他們大都擁有國家控制的壟斷資源,不僅是稀缺的天然資源,也包括電力、汽車和煙草之類的特許權資源。由此,有一些問題值得更進一步的思考。

  對于某些特許權性質的壟斷,需要具體分析。例如電力,完全可以實行適度競爭。電力供應網絡是具有自然壟斷性質的,然而發電則完全可以進行競爭。問題在于,我們經常是電網和發電混在一起,大量的關聯交易,導致電力系統形成某種上下游的壟斷聯盟。

  同時, 特有的“以市場換技術”的

汽車產業發展模式,形成了幾家巨型的汽車企業。然而,這樣的發展模式是以強制性封殺民族汽車發展空間為代價的,我們是否有必要為了某種所謂的規模經濟而犧牲民族產業的發展和必要合理的市場競爭?

  石油產業是完全的自然資源壟斷性產業,中石油等公司都在海外上市,大量高額壟斷資源利潤是否應考慮讓國人也分享一部分呢?至于石化公司,則受累于上游產品的漲價,而下游產品又受制于市場需求的壓力,雖然規模龐大,實則虧空累累。在這方面,市場和政府的關系也遠未理順。

  當然,我們看到,除了以上行政壟斷占主導地位的企業,在1000大工業企業中,也出現了不少競爭市場主導下成長起來的新興企業。

  鋼鐵企業中值得注意的是不多的幾家民營企業,他們的勞動生產率排名都遠在國有鋼鐵企業之上。這就是市場競爭帶來的積極效應。

  總之,從1000大工業企業中,我們能夠發現資源高度集中的企業發展模式及其弊端,同時也能夠看到新興產業中企業競爭帶來的均衡發展和大量的社會福利。在政府部門利益為主導下形成的大企業模式,是否具有真實的核心

競爭力以及持續發展的能力?對于社會效益和福利最大化是具有積極效應還是消極效應?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