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劉楚漢:高薪擴散化傳遞著的危險信號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 08:24 新華網
劉楚漢 “隨意定高薪酬、亂發獎金、肆意揮霍,甚至肢解、蠶食國企利潤屬于國有資產流失的表現形式之一。”22日,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發布了《2006年省情調查報告》,廣東省紀委常委、秘書長蔣樂儀在《廣東省國企業資產流失情況及其對策》的報告中作如上表示。(8月23日《第一財經日報》) 隨著國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拉開帷幕,壟斷行業的高薪酬再一次被推到風口浪尖,成為一段時期以來公眾輿論抨擊的對象。然而這份調查報告卻分明讓我們看到,高薪并不一定集中在壟斷行業,還有在不同領域國有企業中擴散的趨勢。 出現這種情況,在我看來有兩個原因。一是政府監管缺乏,二是市場調節機制失靈。 改革開放以來,為擺脫計劃體制下的國有企業經營困境,國家一直倡導政企分開,放手讓企業自主經營,以市場規律來調節企業的生產經營。本來,在一個完善的市場機制下,即便企業有高度“自治權”,員工的薪酬標準也應該符合市場規律約束。薪酬過低,留不住人才,影響企業發展;薪酬過高,則會增加企業運營成本,降低效益和利潤。企業管理層自然會根據市場規律合理確定員工薪酬。 但現在的問題是,國有企業效益怎樣、盈利與否,利益受損的只是國家稅收,與企業管理層的利益分配并沒有直接關系。缺少了制度約束和有效監管,企業管理層很大程度上只是憑良心在“做事”,看不到或者說漠視著“高薪”對企業的負作用。因此,企業管理層難免會用提高薪酬的辦法來保持既有利益,籠絡人心,以在此基礎上獲得個人經濟和威望的雙重利益最大化。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倒閉電廠的抄表工領著10萬薪酬的怪現象才可以堂而皇之地上演。 高薪擴散化,無疑傳遞著一個危險信號,那就是不管企業效益如何,首先要保住職工的高工資、高福利,而擴散化的高薪又勢必造成企業間的互相攀比,使薪酬的高標準繼續攀升。這樣帶來的一個更大危險,可能是企業虧損,它們的職工薪酬卻繼續心安理得地同步增加。 所以筆者以為,在當前市場調節機制并沒有完全有效運轉的現實狀態下,加強政府對企業包括薪酬福利在內的各項監管,依然舉足輕重。這既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所要求的,也應該是改善國有企業經營狀況、防止國有企業虧損或者進一步虧損的措施之一。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