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不支持Flash
|
|
|
宏觀調控數據支持有待改善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8日 01:50 第一財經日報
中國經濟學界對經濟通脹通縮的判研,儼然處于似脹非脹,似縮非縮的混沌狀態之中,通脹和通縮跡象如同幽靈倏忽而過。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CPI同比增長為1.0%,同比增幅比上月回落了0.5個百分點,同時更能夠反映即期走勢的環比數據7月份也比上月回落了0.3個百分點。由此,從同環比的變化走勢看,CPI都出現了某種程度的回落走勢。 一般來說,同環比都呈現出回落的走勢是物價走低的一個強烈的信號,加之,從中央到經濟學界都表達了對當前產能過剩問題的警惕。因此,警示中國經濟面臨通縮壓力的聲音又開始有了“市場”。 然而,長期以來,幾乎每一次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指標,我們都可以找到代表性的證偽數據,這次也不例外。從央行公布的數據看,7月份M1和M2都出現了較高的增長幅度,特別是衡量流通中的現金及其現金等價物和活期存款的M1,明顯比上月增速加快了,這在一定程度上又預示通脹的貨幣條件基本具備。 同時,7月份CPI和PPI的喇叭口存在逐漸放大的勢頭,從今年來的價格傳導看,雖然在2、3月份CPI和PPI的喇叭口出現了一定的收斂,價格傳導初顯,但這種情況更多地帶有個案特征,CPI與PPI的這種變化特征反映中國經濟“投資—出口”外循環特征越來越明顯,阻礙了價格由PPI向CPI的傳導。日前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CPI同比增長2.5%,這一增長基本與7月份的PPI(3.6%)呈現較強的正相關性。 不同宏觀經濟指標對宏觀經濟形勢走勢呈離散關系和矛盾特征,實際上反映了兩個問題:一是目前許多統計缺乏科學性、合理性,不能科學有效地反映出經濟發展的概貌,需要有關部門加強統計基礎工作,提高統計的準確性;二是目前的經濟增長動力機制,國內消費需求(主要指居民消費需求)已經越來越平滑化,幾乎成為一個常量。然而,從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看,消費的增長13.7%,要大于GDP增長幅度和居民的收入增長幅度,這又反映了居民消費增長勢頭在增強,但央行7月份的金融數據顯示,該月的人民幣儲蓄存款同比增長了16.1%,卻反映了居民的消費意愿仍然偏低。簡單地看,這同樣也是一組矛盾數據。 這些數據和例證,以及越來越倚重的“投資—出口”增長極,反映目前用CPI度量國內的通脹率狀況失真問題已經到了不得不解決的時候了。鑒于目前的宏觀經濟形勢和經濟價格傳導特征,用CGPI或者干脆用PPI來度量通脹要比CPI更容易接近現實。一方面,CPI受到價格傳導的制約,無法反映出真實的經濟增長溫度;另一方面,目前的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呈扁平特征,幾乎相當于一個常量,在這種情況下用CPI指導宏觀調控很可能適得其反。 這種悖論和無奈,恰恰反映了宏觀經濟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目前CPI趨低,PPI走勢陡峭,并非是一個典型的經濟命題;這在某種程度上是漸進式改革戰略所必然帶來的制度轉軌成本的突出表現。中國改革一直采取摸著石頭過河的漸進式思路,這可以提高改革的穩定預期和保持社會穩定,但實際上在不同領域改革時間的跨度越大,宏觀經濟面臨的這種悖論和無奈就越沉重;因為價格在不同生產部門的形成機制不同,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的速度和進度差距越大,反映在經濟上就是CPI和PPI的差距和偏離,以及失真的問題越嚴重。 另一方面,CPI趨低,居民消費偏好不高更多的是一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素價格改革以及壟斷問題,因此解決CPI失真問題,除了統計問題和商品籃子等問題外,更重要的還是需要對體制進行改革,如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社保福利制度的改革、要素資源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以及打破壟斷等。 總之,對于目前來說,需要采取財政和貨幣政策來加以調控,也只有辨析清楚目前經濟中的通脹通縮成因,宏觀調控才能夠有的放矢。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