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不支持Flash
|
|
|
準入制是海口物價高的禍首之一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4日 14:02 證券導報
〇特約撰稿 盛大林(鄭州) ●要讓孤島融入到全國的大市場中去,在市場環境里不斷優化——地理上的孤島如果變成了經濟上的孤島,絕不是好事。 海口市的精瘦肉、凈牛肉、白條雞價格分別排在全國的第二名、第四名和第五名,排在海口前面的基本上都是上海、廣州、深圳等經濟發達的城市。海口市雞蛋的價格還排在全國37個大城市的第一位!對于海南這個經濟較落后的省份來說,這樣的物價似乎太過于嚇人。 近年來,海口市的肉、蛋等產品的價格不斷攀升。原因何在?據報道,海南省自2003年8月1日起開始實施準入產地目錄制,對進入該省的動物及動物產品實行準入制管理。對此海南省農業廳的官員說,作為一個孤島,海南有天然的建立“無疫區”的條件,國家也鼓勵這么做,他們對外面的肉、蛋檢疫比較嚴格。(8月9日《海南特區報》) 開放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性。所謂“開放”,就是允許各種市場要素自由的流動。因為只有這樣,市場才能科學、合理地配置資源,各種市場主體才能充分地展開競爭,從而更大地發揮資源利用的效率。而“準入制”則是人為地設置門檻。這種制度與市場經濟體制格格不入。 逆市場經濟規律而行,必然受到市場的懲罰。據報道,自2003年8月1日起海南省實行準入產地目錄制后,海南豬肉市場每年原本存在的80萬頭-100萬頭肉豬的缺口和海南肉雞市場每年原本存在的2000萬只肉雞的缺口進一步擴大。由于市場門檻被抬高,以前流向海南的肉、蛋轉而銷往兩廣地區,加劇了海南的供不應求。與此同時,由于缺乏競爭,逐漸形成了“一家獨大”的局面——有一家養殖企業的豬肉在島內市場占有了70%的份額,雞蛋則占有了60%的份額。有了“壟斷”地位,自然產生壟斷價格。當被問及本地產的雞蛋為什么比內地運來的貴時,一位雞蛋販子說:“人家一家生產,就要定這么高,你能有什么脾氣?” 當然,市場經濟無門檻也不是絕對的。即使是一直倡導自由貿易的歐美國家也時常出臺一些保護政策。但這只是特例。如果不是非常必要,絕不會貿然施行。即使是這樣,也會招致貿易伙伴的批評。海南作為一個地理孤島,建立“無疫區”確實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但建立“無疫區”就必須實行“準入制”嗎?筆者不知道海南準入目錄的產地是如何確定的。但既然進入產地目錄的動物及動物產品在入島時都還要經過防疫監督檢查站的檢測,那就說明這些產地的產品也不能保證是無疫的;既然這些產品也不能保證無疫,那么為什么要把其他地方的動物及動物產品排斥在外呢?這樣的準入制度,除減輕了檢查站的工作量之外,還有什么好處呢? 曾幾何時,海南曾經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當時的海南島以海納百川的胸懷,不知吸引了多少資本和人才。但在新一輪的市場經濟大潮中,海南卻變得越來越沉寂,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下降的趨勢。這固然有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調整使特區的政策優勢逐漸喪失的原因,但海南地方的政府是否也應該反思一下自己呢?筆者以為,作為一個孤島,海南既要充分利用地理上的優勢,在生態環境上作足文章;同時也要讓孤島融入到全國的大市場中去,在市場環境里不斷優化——地理上的孤島如果變成了經濟上的孤島,絕不是好事。 (盛大林,著名評論員、雜文家)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