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不支持Flash
|
|
|
不怕未富先老 最怕未富先壞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4日 10:41 大洋網-廣州日報
馮永鋒 媒體人士 在中國人口超過13億,全世界人口超過60億的時候,中國著名的國情研究專家胡鞍鋼先生,最近推波助瀾,提出一個似乎很容易得人心的理論:擔心中國“未富先老”,所以應當趕緊放寬生育政策,多多生出些能勞動的苦力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在中國環境惡化趨勢沒有得到遏制,世界上各類資源持續緊張,因為爭奪資源而頻繁爆發戰爭和虐殺之時,胡老師提出的這個“國情報告”,有些讓人不敢置信。 計劃生育怎么可能是老齡化的誘因?確實,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出現過一些問題;社會問題紛雜的獨生子女時代,又恰逢中國城市化進展迅猛、人民逐步走向富裕之時。中國人自古是最疼愛子女的,一有錢,就要溺愛。溺愛與持續教育讓我們更多的子女到了三十歲左右才自立謀生,而按照中國目前的工作政策,他們混到六十歲左右時,除非特別杰出,否則通通都得以退休的形式“下崗”。于是乎有些研究老齡化的人在那驚呼,啊呀呀不得了,能干活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光享用的老年人越來越多。身負重任的中年人,正逐步“獨生子女化”,上有老下有小,他們怎么撐得住啊?長此以往,社會早晚要出大問題的。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計劃生育為了什么?說到底是為了對資源負責,為了減緩環境壓力,為了避免自然界的所有生靈能夠不在人類的壓迫下存活。隨著衛生水平的提高,人類在世界上滯留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人口在增長,壽命在延長,消費刺激著生產,欲望增密了頻率。而生產,往往伴隨著對生態的掠奪和對環境的污染。 因此,我一向認為,計劃生育政策里有一種高尚的精神,雖然中華民族為此忍受了大量的痛苦,但是,這種痛苦必須繼續忍受下去,因為相比于自然界受到的傷害,人類受到的傷害仍舊是輕的。一條河流被污染了,我們首先關注的是因為污染而生病的人,卻可能忘記了,其實河流的身體,河流的生態,也需要我們順便關心一下。 我怕的不是未富先老,更擔心的是未富先壞。對人壞,對己壞,對自然界壞。 “多生人以養人”的理想,與我們多次批判的“養兒防老”的陋習如出一轍。中國當然要直面老齡化的問題,但放寬生育政策,多生出些“勞工”來,未必是解決此難的正道。我們已經處在“高科技時代”和國界模糊時代,借助工廠化養殖,借助流水線生產,一人可養千萬人,機器足以代人工。與其多生人,不如提高人的生產率。 如果我們能夠努力消除城鄉差別,取消有文憑者與無文憑者之間的無形等級,盡力消除官員階層養尊處優狀態,從商人那給農民勻出些紅利,改良退休制度,讓很多有能力作為的“老年人”繼續發揮余熱,想來“老齡化”問題就不會那么緊迫。 中國的環境承載力,似乎最多只適合容得下3億人。而現實情況卻是,中國以世界上7%的土地,養活了將近22%的人口。這種“驕傲”后面隱藏著辛酸和一望而知的壓力。中國的土地污染嚴重,農田功能被隨意替換為“高科技房地產開發區”。可耕地面積不太可能再增長,而人的數量稍不留神就會膨脹。過去,一個人活著,大概“自食其力”,就很高貴了,就足以傲視天地,俯視群雄;上對得起祖宗,下對得起子女了。然而,今天我們正在進入生態文明時代,有越來越多的規則,給“自食其力”套上一個“生態緊箍圈”,你的行為時不時受生態文明的掃描和監控。你得時常捫心自測:你的“自力更生”是不是以傷害生態為代價?如果是,那么你的自食其力得分率,就會大大降低;此后,會有人日夜不休地追著你,一定要你想辦法進行“生態補償”。 用這個道理來衡量胡老師的理論,問題會變得更明晰:雖然獨生子女政策給社會帶來了諸多困擾,雖然“老齡化”正在成為中國新問題,但是,二者缺乏相關性。在全球性的生態危機面前;在無數的物種因為人類“棲息地”擴張和消費欲望的膨脹而大幅度滅絕面前;在海洋、土地、山水、樹木的健康狀況早已今不如昔面前;我們人類應當更加高尚些,想出更克制、隱忍、充滿智慧的辦法。因為對環境破壞最輕車熟路的是人——在人類已成為災害的時候,生出更多的人,顯然與我們內心善良的愿望相悖。 在此,請胡老師深思,也請他的支持者們先克制一下過量消費的沖動,再來討論我們的生育政策。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