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不支持Flash
|
|
|
收入分配·美聯儲停止加息·外資并購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4日 02:14 第一財經日報
郭繼豐 關于分配制度 由發改委等13個部委協同參與制訂的《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見》(下稱《意見》)草稿開始進入最后的征求意見階段。如何認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進程?如何看待收入差距拉大和改革之間的關系? 樊綱:收入差距拉大是改革和發展必經的階段。8月9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收入差距拉大:是否不可避免?》一文,文章采訪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的觀點認為,收入差距拉大這一趨勢將會持續很長時間,至少在將來5~10年內不會逆轉。樊綱認為,在一定意義上說,收入差距拉大不可避免,這是改革和發展必經的階段。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要改掉過去的絕對平均主義,其結果必然是收入差距拉大。大多數人對于收入差距拉大之所以反感,是認為貪污腐敗是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根源。但是,即使把貪污腐敗都消除了,中國的個人收入拉開差距在我們的這個發展與改革階段也是不可避免的。 趙人偉:收入差距不能歸咎改革。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前所長趙人偉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在分析收入差距的擴大同經濟改革的關系時,有兩種傾向都需要防止。一種是把收入差距的擴大以及出現的問題都簡單地歸罪于經濟改革本身;另一種是把收入差距的擴大簡單地歸結為經濟改革所應該付出的代價。趙人偉認為,對于收入差距的擴大,應該分為3個不同層次來對待:第一層次是屬于有利于提高效率的激勵部分,這部分是屬于克服平均主義的成果,應該加以肯定。第二層次是屬于經濟改革所必須付出的代價。第三層次是屬于過高的代價,或者說是屬于不應該付的部分,或應該防止和避免的部分。 關于美聯儲停止加息 美聯儲在長達25個月的時間里,持續加息。8月8日美聯儲宣布保持目前5.25%的利率不變。美聯儲的下一舉動是什么?美聯儲停止加息將會對中國的貨幣政策產生什么影響? 伊桑·哈里斯:美聯儲將在年底之前再加息兩次。《經濟觀察報》8月13日引用雷曼兄弟首席美國經濟學家伊桑·哈里斯的觀點認為,美聯儲必將在年底之前再加息兩次。哈里斯認為,美聯儲擔心近期的升息動作對資產市場和經濟造成影響,從而增加“過度緊縮”的風險。同時,哈里斯提醒人們注意歷史經驗。歷史證明,美聯儲往往在完成加息周期前暫停加息:1998年暫停了一次,1994~1995年暫停了三次,1999~2000年則暫停了兩次。因此,雷曼兄弟預測,美聯儲必將在年底之前再加息兩次,以保持偏向緊縮性的政策。顯然,美聯儲正處在一個非常狹窄的區間里,一方面是經濟增長放緩,一方面卻是通脹因素在累積。這輪通脹之后的美國經濟難免要經歷一次“顛簸的著陸”,而不是“軟著陸”。對貨幣政策和市場而言,重要的是未來而不是過去;近期發布的一系列數據表明,未來幾個季度,美國經濟增長和通脹將出現好壞參半的不利情形。 余永定:美聯儲停止加息,可能會有大量國際游資流入中國。《廣州日報》(8月10日)發表《美聯儲兩年加息路昨暫停》,其中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余永定認為:美聯儲停止加息后,可能會有大量國際游資流入中國,造成市場混亂。美聯儲停止加息首先向中國經濟傳遞了一個比較好的信息,就是世界性的通貨膨脹壓力有所緩和;暫時來看,中國的經濟增長奇跡將不再受到美國緊縮性貨幣政策的挑戰和限制。然而,世界性的通貨膨脹問題距離徹底解決仍然很遠。中國長期以來實施的是投資加出口導向型的增長戰略,伴隨著高速增長的是高速原材料成本消耗,這種發展戰略最容易受世界經濟不景氣的沖擊。如果世界經濟真的出現衰退和通脹并存的情況,不僅中國出口將受到嚴重影響,吸引外資和國內投資也都將受到沖擊。 關于外資并購 8月8日,中國商務部、國資委、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工商局、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六部委聯合發布了《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規定》(下稱《規定》)。如何認識這一《規定》?它將對外資并購及對中國經濟產生什么影響? 英國《金融時報》:中國政府意識到有必要更好地監管涉及中國公司的收購活動。英國《金融時報》(8月11日)發表《中國企業收購新規圈點》一文。文章綜述了不同行業的從業人員對《規定》的看法。有律師表示:公司高管和金融家們不應對中國企業領域的對外開放過于樂觀;證監會公布的法律修訂稿中,既有明確、詳細的規則變動,也包括籠統、模糊的條文內容;有關收購要約規定的修訂,可能會刺激收購活動。新規定還擴大了收購活動中“一致行動人”的定義,而管理層收購將接受更嚴格審查。證監會還將考查收購人的財務實力和債務水平,所有收購中國內地上市公司的活動,將處于中國內地法院的管轄范圍內,而不是像目前這樣可以接受香港或新加坡法院的管轄。銀行家們表示:根據這些法案,證監會將擁有極大的管理收購活動的權力,而在涉及銀行業領域時,其權力甚至可能高于中國銀監會。 CCTV《經濟信息聯播》:規定將推動反壟斷法立法。CCTV《經濟信息聯播》網頁發布《外資并購新規定將推動反壟斷法立法》的文章,認為《規定》將推動《反壟斷法》立法。文章認為:今年6月下旬,《反壟斷法(草案)》已經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預計最快明年《反壟斷法》就會進入實施階段。而六部委出臺的《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規定》和《反壟斷法(草案)》中的相關條款有很大關聯。文章引用國務院《反壟斷法》修改審查專家組專家時建中的觀點認為,《規定》的出臺一方面有可能成為推動《反壟斷法》實施的積極因素,另一方面相關的制度可轉化為《反壟斷法》或未來《反壟斷法》實施中的一些內容。《反壟斷法》不會對外資并購中國企業作出特殊的規定,因為這不符合WTO精神,但《反壟斷法》會設置一個“開關”來掌控經營者集中的行為,而“經營者集中”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企業集中、企業并購。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