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京津不同構為時尚遠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3日 02:51 經濟觀察報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了《國務院關于天津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規劃確認了今年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對天津“北方經濟中心”的定位。而在去年,國務院批復了《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規劃對北京的城市定位為“國家首都、國際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從城市規劃的角度,北京和天津終于有了各自清晰的角色,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從此之后,兩個城市在各自邁向現代化城市的過程中可以不相抵牾。 五十年代,在蘇聯專家的影響之下,北京對城市性質進行了徹底的革命——把一個工人階級僅占百分之四的消費城市改造成為工人階級占四分之一以上的大工業城市,北京的重工業產值一度高達63.7%,在全國僅次于沈陽。雖然到了1993年,北京的城市性質被明確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國際城市”,但是在隨后一輪又一輪城市擴張中,北京市的城市面目仍舊模糊。城市功能的高度集中使得城市病集中爆發。 與此同時,生產了中國第一塊手表,第一輛自行車,第一臺電視機的天津卻常常要面對北京的強有力競爭,一個著名的例子就是,在北京已經重新定位城市職能,并逐步將一些重工業外遷的同時,卻以驚人的效率使得北京現代車廠建成投產,在出租車市場上一舉擊退來自天津的汽車。 你有我有的工業布局,使得“京津同構”成為中國城市發展中的一個典型現象。京津地帶本來是中國最優越的城市發展平臺,它在政策、資源、人才、技術上的優勢是珠三角、長三角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都無法企及的。但是京津領銜的環渤海經濟區明顯滯后于珠三角和長三角的發展,兩座城市的互相競爭與較量使得它們沒有體現出對于區域經濟的帶動功能,只從這一地區抽取資源與資金,卻沒有反哺區域經濟。北京和天津,沒有一座城市能夠體現出上海之于長三角、廣州之于珠三角的“正拉動”效能。 對于環渤海經濟區的設想,學者的研究成果已汗牛充棟,發展區域經濟也已被列入“十一五”規劃。但是京津兩地未來的城市規劃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