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三大難題凸顯節能困境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 15:29 光明網-光明日報
本報記者 溫源 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單位GDP能耗沒有按預期步入下行軌道,卻同比上升0.8%,高于同期10.9%的經濟增長速度,實現年內單位GDP能耗下降4%的目標任務十分艱巨。如何在經濟高速運行的同時,有效轉變增長方式,減輕資源與環境壓力成為擺在當前經濟發展面前的緊迫問題。 過熱與抑制:調整為本 難題之一:上半年,全國新開工項目達9.9萬個,同比增加1.83萬個,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22%。60多個行業中有36個行業投資增幅超過40%,部分產能過剩行業投資沖動依然強勁。隨著電力供需矛盾趨于緩和,甚至出現局部有余,部分地方又在醞釀發展高耗能產業,面臨著電力供給與高耗能產業“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惡性循環的風險。 內蒙古、新疆、陜西等能源大省的工業尤其是重化工業,在今年上半年快速增長,但整體上依然沒有擺脫高投入低產出的粗放經營模式,經濟的增長很大程度上以資源的高投入、高消耗為代價。 專家指出,當前我國已經出現明顯的投資過熱跡象,這也是上半年GDP增速比預期偏高的主要原因。過快的投資增長不但會導致產能過剩和金融風險的加劇;而且這種粗放型的低質量增長勢必伴隨著能源資源的大量消耗和環境污染。由于資源的有限,也注定了這種增長是難以為繼的。 對此,國家決策部門相繼打出一系列宏觀調控“組合拳”:一季度調高貸款利率;4、5月份,針對8個產能過剩行業出臺結構調整指導意見;5月后,八部委從信貸、土地兩個閘門入手調控房地產市場;6、7月份,央行兩次微調存款準備金;發改委正抓緊制定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的具體辦法,以求把能耗標準作為項目審批的強制性門檻,遏制高耗能行業過快增長。 如果說以上措施還帶些應急意味的話,那么,調整和優化國民經濟結構,無疑是解決節能問題的冶本之策。 上半年,經濟增長強勁的中部地區工業結構中,高耗能產業比重較大、耗能裝備技術水平較低,是造成單位GDP能耗高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國經濟增長過于依賴第二產業,低能耗的第三產業發展滯后、比重偏低。2005年,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剛過40%,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國家這一比重平均超過70%。據測算,如果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提高1%,第二產業中工業增加值比重就會相應地降低1%,萬元GDP能耗可相應降低約1%。從工業內部結構看,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的行業比重低。去年,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只有10.3%。按照目前的工業結構,如果高技術產業增加值比重提高1%,而高耗能行業比重相應地下降1%,萬元GDP能耗可相應降低1.3%。因此,解決節能問題,首先要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無償與有價:本末倒置 難題之二:煤炭是我國的基礎能源。全國每年要消耗20億噸以上煤炭。然而,現在的煤炭價格機制,只反映煤炭的開采成本,資源和環境成本沒有計算在內。大部分國有煤礦的礦業權是無償獲得的,資源補償費費率低至1%,開采中對環境破壞后的治理和恢復費用也沒有反映。這種價格機制導致煤礦開采時挑肥棄瘦“吃菜心”現象相當普遍,全國煤礦回采率只有30%左右,而世界先進水平為50%以上,大量寶貴資源被浪費。 煤炭價格機制是當前扭曲的能源價格機制的一個縮影。從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看,資源的廉價甚至無償使用仍普遍存在。能源價格不能真實體現能源價值,使得市場規律無法調節能源的生產和消費,企業和社會也就缺乏珍惜資源的壓力,勢必帶來了資源浪費和效率低下,客觀上也鼓勵了損害環境的生產和消費行為。 沒有建立一個有利于節約能源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企業也就沒了節能的內在動力。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日前指出,當前我國還沒有形成能夠反映資源稀缺程度、供求關系和環境成本,能夠有效抑制不合理消費的能源價格形成機制;沒有形成鼓勵生產和使用節能產品、發展節能建筑的財稅政策體系;也沒有形成支持節能降耗的穩定投入機制。必須通過深入多方面的改革促進節能目標的實現。 合理的能源價格機制必須“有緊有松”:一方面必須還原資源成本,實現資源的合理有償獲取;強制高耗能企業從銷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資金,用于資源環境的恢復和生態補償。另一方面,各級政府要設立節能專項資金,用于支持高效節能技術和產品推廣、重大節能技術改造等,并引導社會各方面加強對節能的資金投入;加大對節能項目的信貸支持。 技術與市場:孰輕孰重 難題之三:我國是全球第一大節能燈生產國,2005年產量達到17.6億只,占世界總產量的90%左右,但70%以上都出口了。如果把現有的普通白熾燈全部更換成節能燈,全國一年可節電600多億度。 北京松下照明光源公司主要生產包括節能燈在內的照明產品,年生產量2800萬只,銷售收入2億元。近年來公司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其主要原因是產品成本高,市場占有率低。公司生產的節能燈價格為20元左右,面對充斥著大量5-6元的劣質節能燈市場,產品在價格上沒有競爭力。 依靠技術進步挖掘節能潛力,這在全社會已經形成共識。關鍵問題是如何將節能技術轉為現實生產力,使之真正走向市場,走進百姓生活。 目前,節能產品市場準入門檻太低,大量劣質產品與優質價高產品并存,使得市場良莠不齊。國家缺乏生產節能產品的硬性規定,使得所謂節能產品標準實質上處于放任自流狀態。上面講到的那個公司,堅持產品標準要達到6000小時照明時間,而大多數廠家執行3000小時標準,導致產品成本相差很大,而按照節能要求生產的企業卻沒有相應的補償。這樣,不僅投資商出于利潤的考慮,不愿冒風險來投資;不明就里的消費者也會放棄節能產品,選擇表面質量相差不大,而價格更為低廉的普通產品。加之眼下節能概念滿天飛,讓人眼花繚亂,消費者也擔心花了錢卻不能保證節能效果。 普及節能產品,政府責無旁貸。當市場不能甄別出節能產品的好與壞時,就需要政府的引導和規范。事實上,政府在節能產品標準制定、認證、推廣等方面的基礎性工作,往往比單純的投入獎勵更為迫切。節能市場既需要技術進步的強有力支持,也需要一個成本低,使用、推廣便捷的產業化發展模式,才能從根本上改變節能產品“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鏈接 國外節能經驗 美國:立法促節能 美國的新能源法主要以減稅等鼓勵性立法措施,刺激企業家及家庭、個人更多的使用節能、潔能產品。該法規定,在未來10年內,美國政府將向全美能源企業提供146億美元的減稅政策,以鼓勵石油、天然氣、煤氣和電力企業采取節能、潔能措施。在私人住宅等方面,能源法也拿出13億美元的優惠,鼓勵人們使用零污染的太陽能等。在個人消費方面,如私人住宅更新取暖、空調等家庭大型耗能設施,政府將提供稅收減免優惠,甚至更換室內溫度調控器、換窗戶,維修室內制冷制熱設備的泄漏等,也可獲得全部開銷10%的稅收減免。規定購買太陽能設施30%的費用可以用來抵稅。油電雙動力車也是能源法鼓勵人們購買的車種。人們購買這類車,不但能源法為車主提供免稅優惠,新出臺的高速公路法也為這類車提供優惠。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美國的法律法規就能源消耗和污染標準進行嚴格、詳細的限制,任何企業如有違規行為,該企業和政府執法部門都將面臨非常大的社會壓力,如果一家企業被判處違反節能、潔能法規,處罰將非常嚴厲,要么倒閉垮臺,要么常年承擔清理污染責任而負擔沉重。因此,他們都不敢輕易以身試法。 日本:節約來自生活點滴 日本的經驗告訴人們:節能并非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難事,而是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智慧的積累和細心的留意。 去年夏天,日本政府宣布開展“節能裝”活動,要求政府公務員脫去呆板的西裝領帶,穿短褲襯衣上班,將辦公大樓的空調溫度設定在28攝氏度,這樣就可以大幅度減少空調的運轉,節約電力。 日本企業是節能戰場上的主力軍,他們向社會提供了一大批節能產品。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是豐田公司研制的“混合動力汽車”,采用電動和油動的混合發動機系統,大幅度降低了能耗,目前該項技術正在全世界推廣。日本家電業節能效果也非常顯著。現在,一臺空調的能耗只相當于10年前同類產品的70%,一臺冰箱的耗電量比十年前下降了40%-60%。日本規定所有家電在銷售時必須注明節能效果,使消費者在選購時一目了然。 日本節能法規定:有一定規模的、耗電量達到一定程度的工廠、商務樓、學校和民間設施均有義務向政府主管部門報告能源的使用量,向政府提交能源報告,每年都要將方案落實情況向主管部門匯報。如做不到,則被視為違規,將受到處罰。 歐盟:替代能源不可小覷 歐盟地處能源十分緊張的地區,最大限度穩定進口能源的同時,大力開發當地節約型替代能源成為歐盟今后一項重要的能源課題。 風力發電在歐洲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荷蘭是一個典范。荷蘭的北部、西部均面臨北海,西低東高,海風幾乎灌滿全境,這樣的地形地勢給風力發電創造了極為有利的自然條件。在荷蘭,由鋼支柱支撐起來的現代風車隨處可見。一臺葉片長為35米,裝機容量1.5兆瓦的風車,可以滿足1250戶居民的日常用電需要。目前,這樣的風力發電設備已經遍及各個成員國,發電量已經占到全世界風力發電總量的近3/4,可供13%的歐盟各國居民家庭使用。 近幾年歐盟國家的垃圾發電在技術上有所突破,垃圾發電廠采用一種新型設備,使得垃圾發電過程中產生的有害氣體下降到了0.5%,并被再利用,所以最終有害氣體的排放基本為零。由于垃圾的供應量非常巨大,因此垃圾發電這種廢物再利用的前景十分光明。(楊媛媛整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