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經濟過熱暴露體制根源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9日 06:29 第一財經日報
8月7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我國上半年各省的GDP數據,全國31個省市區的GDP增長率均達到兩位數,經濟增長的強勁態勢并沒有贏得普遍的喝彩,簡單的數據分析表明,看似一片大好的形勢之下,經濟層面尤其是政府治理層面上的隱憂更應引起關注。 在經濟層面上,各省GDP超預期的高增長強化了人們對經濟過熱的擔憂。在當前宏觀經濟走勢的討論中,主張經濟過熱的呼聲漸成壓倒之勢;顯然,這些最新公布的宏觀數據為這種觀點提供了近乎定論的有力證據。今年上半年,七成以上省區的GDP增速超過了12%。面對這個數據,相信很少有人能夠否認經濟過熱的事實。 注意到這一點,對于理解當前為什么沒有急于采取加息這類普遍性的緊縮政策是重要的。 與宏觀經濟冷暖這個短期問題相應的,是更為根本而持久的體制問題?v觀中國改革的邏輯,向地方政府下放經濟決策權力的同時,按照經濟增長績效考核地方官員是其核心所在。由此塑造的中央-地方關系,使得一些地方政府有巨大的積極性去推動經濟不時地出現過熱,甚至不惜人為地造出GDP繁榮的假象。 首先,以GDP為主要考核指標的機制,導致地方政府不可遏制的投資沖動。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有企業有一種“投資饑渴癥”,而為了保證經濟平穩,強有力的行政調節手段的實施造就了“一放就亂、一收就死”的怪圈輪回,國民經濟在劇烈的波動中損耗甚大。時至今日,國有企業的投資沖動,隨著市場化改革的進展得到有效的抑制,然而,地方政府卻成了推動投資和經濟過熱的策源地。究其原因,一些地方政府行為背后的GDP競賽動機是很容易理解的:為了獲得驕人的政績,千方百計地加速經濟增長就成了不二法門。因而,當前經濟的局部過熱有著深刻的體制根源。 其次,GDP至上的考核體制所造成的過度激勵是GDP數據失真的根本原因。按照此次公布的數據計算,上半年全國GDP的增速應該是12%,而此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是10.9%,兩相對比,生產總值整整相差了8048億元。規模如此巨大的差異,究竟來自何處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本來,考慮到中國統計建設的現狀,統計數據出現一定的出入是正常的。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長期采用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物質產品平衡表體系(MPS);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以來,才與國際通行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逐步接軌,相關基礎統計工作尚未完全跟上。更重要的是,我們是一個在總量和門類上變化極其迅速的經濟?梢韵胂,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持續地發生著“創造性的破壞過程”這個熊彼特意義上的革新浪潮。劇烈的經濟轉軌即便是對最成熟的統計體系,也足以構成嚴峻的挑戰,更使得我國本來就不健全的統計工作更加捉襟見肘。 可是,目前國家統計局和地方統計局在計算GDP時的方法基本一致,單單技術層面上的原因遠不能解釋GDP雙版本的出現。實際上,地方GDP總和大幅超過全國GDP數據幾乎成了慣例。去年,兩者之差接近14000億元,而按照上半年的態勢,今年的情況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現行體制下,地方政府不僅在經濟決策上有很大的自主權,而且在統計數據的申報上也有極大的話語權。為了在GDP指標上占據相對優勢,不少地方政府不約而同地加入了GDP的“注水”行列。其結果是,處于信息劣勢的中央政府很難準確考察統計指標的真實性;即便認真起來,也是法不責眾。 無論是令人擔憂的經濟過熱,還是地方GDP數據的虛高,都與政府治理有很大的關系。正在落實的很多舉措,強調了對地方政府實行更加合理的政績考核,并努力增加統計的獨立性。我們認為,這是合理的方向。不過,進一步理順上下級政府的關系是更為徹底的措施。在考核地方政府的業績時,更多地參考民意可能是節約中央政府監督成本、規范地方政府行為的好辦法。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