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商寅泉:3-15標志悄然隱退的舉一反三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 17:55 中國產經新聞
撰稿/本報評論員 商寅泉 悄悄地,中消協把苦心經營了6年的“3·15標志認證”停了。與這個標志認證的高調出生截然不同,它的死亡是低調的,出奇地低調。 “3·15標志認證”悄然隱退,起因是歐典事件。在這個時候,一味地批判中消協、指責中消協,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筆者的觀點是,“3·15標志認證”總體上是好的,它所認證并授予使用標志的企業及品牌,絕大部分是經得起市場和消費者檢驗的。但是,總體上的肯定不能掩蓋個體上的否定,絕大部分是好的不能遮掩絕小部分是壞的,中消協把標志認證悄悄停了不能就認為這么大的事就一下子人間蒸發了。 因此,深入地探討一下“3·15標志認證”6年來從樹立品牌到出現嚴重問題,探討一下權威部門各種認證的利與弊,就顯得非常重要,它包括前一階段惹上官司的全國牙防組事件、羽絨服抗菌認證事件等。 思考之一是,誰熱衷于搞認證?這是筆者很長時間以來思考的一個問題。是企業嗎?可能不是。企業生產產品,其惟一的目的是擁有市場,在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企業開始注重自身的品牌,過程和認證沒有關系。那么,熱衷于認證的就是管理部門,也就是各種各樣的“協會”。這可能基本符合事實。熱衷于認證的目的有兩個,一是讓企業知道有人(機構)在管理,二是通過認證為協會創收。這次中消協把“3·15標志認證”停了,就引起了企業的不滿,有一個企業說:“前一陣子,中消協的人來修改了協議,說3·15標志不讓用了,這個認證本來有效期是兩年,我們還沒到期呢。他們也沒退錢。”這最后一句話,道出了某些部門、“協會”熱衷于搞認證的緣由。 思考之二是,消費者認不認“認證”?回答這個問題,不能離開中國的實際。嚴格地說,設立認證制度,應當是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社會,由于市場競爭充分,產品有沒有授權使用的認證標志,決定著這個產品的生命。中國改革開放從計劃經濟體制走向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形成了買方市場,但這個過程中,計劃經濟的影子并沒有完全褪去,政府機構操縱市場還有慣性作用,消費者并不完全憑著認證去選擇商品。客觀地說,在中國,認證剛剛開始起步,或者說剛剛在培育觀念、培育市場,在這樣的時候,“3·15標志認證”被歐典地板拖下水,不能不說是一件很令人遺憾的事情。 思考之三,誰來監督認證?目前,我們有一個叫做“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機構。筆者不知道這個機構隸屬于哪個部門,是國家工商總局還是國家質檢總局,并不清楚。如果隸屬于國家工商總局,那么,中消協也隸屬于國家工商總局,這樣,裁判員、運動員混到一起,就很難起到監督作用。筆者建議,就認證而言,立法是一件緊迫的工作,不立法,沒有法律的利劍高懸,就無法遏制“亂認證”的層出不窮。你憑什么授權、憑什么認證?一沒有檢測設備、二沒有對產品質量體系進行跟蹤管理,這樣搞來搞去,憑的就只有一樣東西了——錢。只要交錢,我就發證,一手交錢,一手領證,然后就是憑著證對消費者進行明火執杖的欺詐。 如此這般,沒有法律的制裁行嗎?雖然它好像是悄悄地走了,但它卻無法抹去人們對它的厭惡。借此機會,強力整頓認證市場,規范認證資格,對以往的認證來一次較為徹底的清理,這對中國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有好處。怕的是,“3·15標志認證”悄然隱退,監管部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就沒希望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