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就業彈性低不代表無就業增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13日 00:09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評論員 歐陽覓劍 近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了《2006亞洲太平洋地區人類發展報告》,該報告中關于“無就業增長”的論述引人關注。該報告指出,亞太地區的很多開放經濟體,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卻致使就業機會減少,它特別提到中國,近年來經歷了失業率大幅上升。
“無就業增長”已經成為一個被廣泛應用的概念,指的是經濟增長沒有帶來就業機會的相應增加,就業彈性系數(就業人數增長率與GDP增長率的比值)下降。這個概念最早出現在美國,發達國家因為它們致力于將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主要不是依靠就業增加,而是由資本投入和技術水平提高拉動。但這一現象似乎不應該出現在還是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因為很多資本看中的正是中國的廉價勞動力,怎么可能出現普遍性地以資本和技術替代勞動? “無就業增長”論者也似乎有確鑿的證據。他們計算了中國的就業彈性系數,在1980年代是0.3以上(GDP每增長3%,就業人數就增加1%);1990年代降到了0.1左右,2005年更是只有0.08,也就是GDP增長10個百分點,也不能使就業人數增加1個百分點。另外,中國城鎮失業率較高,連續幾年維持在4%以上,在經濟持續高增長的情況下,就業壓力卻有增無減。這就使“無就業增長”論者更加相信自己的論斷。 實際上,幾年前就有國內學者提出類似問題。他們認為,中國資本密集和技術密集的產業發展太快,而勞動密集產業發展較慢,導致了資本和技術對勞動的替代;所以他們的建議是大力發展勞動密集產業,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不可否認,中國的就業壓力很大,勞動力供大于求的壓力還有可能進一步加大。根據此前國家發改委的一份報告,2006年,勞動力資源增量將達到1700多萬,預計全年城鎮需要安排就業總量約2500萬人,但是城鎮可新增就業崗位預計只有約1100萬個,勞動力供大于求將達到1400萬人,比2005年增加100萬。 但我們也看到,2006年,城鎮可新增就業崗位約1100萬個,這意味著經濟增長確實在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城鎮新增就業機會數量并不少,但就業彈性系數仍然很低,原因是鄉村就業人數在減少。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00-2005年,每年城鎮就業人數分別增加了789萬、840萬、859萬、837萬、855萬;但因為鄉村就業人數從2001年開始就在減少,全國就業人員總數只增加了940萬、715萬、692萬、768萬、625萬。如果計算城鎮或第二三業的就業彈性系數,就可能達到0.3以上,并沒有比1980年代下降。由此可見,中國的經濟增長,主要還是靠勞動力投入增加拉動。全國總體的就業彈性系數之所以減少,不是因為資本和技術替代了勞動,而是因為工業替代了農業。 1980年代總體的就業彈性系數比現在高,那只是因為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還沒有開始向城市大規模地流動。而現在農民開始大規模地流向城市,農村就業人數大幅下降,拉低了總體就業彈性系數。因為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占的比重越來越低,增長率也不高,不能因為農業就業彈性低而斷言“無就業增長”,要判斷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經濟增長和就業增長的關系,更為準確的方法是集中考察城鎮和第二三產業的情況。 失業率比較高,也不是因為資本和技術替代了勞動,而是由另外兩個結構因素引發,一是民營經濟和國有經濟發展不平衡,二是地區發展不平衡。民營經濟形成了GDP增長的強勁動力,也在創造著就業機會,卻不能夠及時、迅速地吸納眾多國有企業破產所釋放的勞動者。廣東等沿海省份經濟增長較快,吸納了大量外來勞動力,但內地省份和老工業基地卻因為經濟增長率較低的狀況而面對持續增加的就業壓力。 在目前,簡單地鼓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并不是能夠普遍適用的政策。不同地區應該采取不同對策。比如珠三角地區,勞動力供給不再寬裕,通過產業升級提升勞動生產率已經比較緊迫,此時,恰好應該鼓勵發展資本和技術密集的產業。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