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經濟崩潰論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05日 17:06 《互聯網周刊》

  當人們持續對氣候變暖、恐怖主義、水資源枯竭等等目前全人類面臨的生存危機憂心忡忡時,一個不知要算杞人憂天、還是要算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美國人斯蒂芬·里伯(Stephen Leeb)對全世界提出了警告:恐怕,最糟糕的是,石油危機又要來了

  文|小山

  斯蒂芬·里伯是美國知名投資家,有25年華爾街的投資經驗,專注于股票市場,目前是里伯資本管理公司(Leeb Capital Management)委員會主席兼總裁,《全面投資人》(The Complete Investor)的編輯。美國商業周刊去年曾專文報導斯蒂芬·里伯的股票經。他博學多聞,嗅覺敏感,判斷準確。2004年,出版《石油效應》(the Oil Factor)一書,他大膽的預測全球將出現石油價格上漲的情形。他認為美國正處在新的危機邊緣上,F在,斯蒂芬·里伯又出版了《即將到來的經濟崩潰》(the Coming Economic Collapse)一書,預測接下來全世界將面臨新一輪的能源危機,繼之而來的則是經濟大崩潰。

  斯蒂芬·里伯的預測出奇的準確。當今世界

原油價格持續攀升,平均收盤價動輒達到七十幾美元,2004年期間,這個數目也只有三十幾美元,這些數字印證了他的推斷。現在全世界每天的原油需求量約為8430萬桶。美國每天消耗約2000萬桶,中國每天消耗石油約650萬桶(約占世界原油貿易量的6.31%),而美國約占26.9% ,日本約占11.3%;中國原油進口量僅約為美國的23%,日本的56%。中國約有2/3的石油消耗依賴境外供應,高價的石油帶來的是經濟增長的高成本。

  誰都記得石油危機的理論:自然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它有消耗完的一天。斯蒂芬·里伯認為石油危機要來的理論根據是,他認為全世界的人、媒體、學術界、官員對貧窮、氣候變暖、恐怖主義等等議題過份重視,唯獨對石油危機視而不見,疏于防范,F在低價的石油,已經不再可能存在于市場了。經濟和政治的操作使得這個世界一部分的人維持了富裕的生活而其它大部分的人卻一生都與貧困為伍。美國赤字和石油爭奪大大增加了石油價格攀升。作者認為要盡快拋售和消耗石油有關的公司

股票,如航空、汽車、化學、化妝品、食物、運輸,以及那些依靠偏遠地區的工廠和原料進行加工的
零售業
。作者的邏輯是,中國和印度的石油需求愈來愈大,而全世界的石油產量卻是固定的,因此石油價格會上揚。他的理論顯然是站在美國立場看事情,他不是政治家,是投資家,這使得我們無法太過責怪他的“因此”來得如此快如此草率。如果站在第三世界來看,則會說美國對中東地區發動戰爭也是導致石油價格上升的原因之一。中國和印度快速發展是加大了石油供應的需求,也加大了原來老一批石油消耗大國在資源上的競爭,但這些理由不充分,還得加上近年產油國政治局勢不穩定,恐怖主義影響產量下滑,以及石油消耗國彼此的爭奪,這才算是比較完整的說明問題。

  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本書有意思之處是,它不是光強調石油危機的威脅來臨,而是試圖告訴讀者,當石油危機真的來時,你要怎么辦?盡管產官學界對石油危機一詞仍抱懷疑態度,但作者顯然已經看準了那些美國人的心理:怕自己現在的富裕不再,怕生活水平下降。

  《即將到來的經濟崩潰》一書其實延續了作者的前一本書:《石油效應》的論點。讀者不需用學術眼光來看這本書,它經不起太嚴格的學術推敲。不過作者抓到了美國人害怕眼前美好的一切突然消失的心態,用眼前石油價格上揚情形,做了一次經濟崩潰論下自我救贖的精彩操演。

  美國知識分子對文明過度發展憂心忡忡,怕自己回復到石器石代的生活。這種心理導致“崩潰”一詞成為英語世界最熱門的營銷詞匯之一。西方害怕他們鞏固的現代世界有朝一日真得崩塌了,相比之下,雄據東方的我們則是對崛起、新興這樣的辭藻感到無比亢奮。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