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彪:政府不應將擴大中等收入人群視為負擔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03日 04:15 中華工商時報 | |||||||||
魏文彪/文 政府與國家在擴大中等收入人群上發揮作用,實際就是在更為積極地履行自身職責,為實現既定目標而努力。也正因為如此,政府與國家不應將擴大中等收入人群視作是增加負擔,而應將其看作是實現既定目標的一個著力點與有效途徑。
由于社會保障體系不能及時跟上,我國中等收入者還處于不穩定的狀態,他們或滑向貧困,或在壓力和迷茫中堅守。中等收入者需要“擴容”,也需要“維護”。 當前大多數中等收入者盡管表面收入達到了中等收入水準,但是由于預期與實際支出不斷增多,導致他們實際生活質量并不高,難以與中等收入應有生活質量相匹配,尤其是如果碰到些許風浪,其中有些人就可能滑出中等收入人群,所以我國中等收入群體尚處于不穩定狀態,絕非言過其實。 我國的基本醫療保險體系當前覆蓋的還主要是國有企事業單位職工,民營企業與個私經濟中從業人員大多沒被納入,這就使得后部分人群中的所謂中等收入者難以承受治療較為嚴重病癥所需的開銷。即便是已被納入基本醫療保障體系的中等收入者,由于他們的家庭成員大多缺乏保障,所以一旦受到家庭成員患病的沖擊,中等收入人群中的一部分就可能會滑向貧困,從而退出中等收入群體。 對于更多的中等收入者而言,當前過高的住房價格足以讓他們的中等收入者感覺蕩然無存。許多中等收入者一旦貸款購房,就立即淪為不堪經濟重負的“房奴”,扣除每月的還貸支出,所剩收入可能僅夠維持最低生活水準,所以他們是“拿著中等階層的收入,過著低收入者的生活”。 當前過高的高等教育收費也足以讓中等收入者戰戰兢兢,他們不得已節衣縮食以為以后子女上大學準備資金,這就必然要壓縮他們當前的生活支出,降低他們的生活水準。另外,由于各地政府普遍減少對于中小學校的資金投入,導致義務教育階段的收費同樣不低,尤其是名目繁多的亂收費,已經成為人們日常家庭支出中的不小數目。如果希望子女分享到好一些的教育資源,一次性幾萬、十幾萬元的“贊助費”可讓一個中等收入家庭短期內難以恢復元氣。 另外,據廣東南華工商學院院長易江教授介紹,在國際上“稅息掛鉤”的國家,納稅義務人在交納個人所得稅前要扣除每月承擔的銀行利息。目前,我國中等收入群體正好也是按揭購房的主力軍,他們看似領取著頗高的收入,但事實上要承擔利息與所得稅的雙重壓力(6月27日《廣州日報》),因而誠如易江教授所言,“導致中等收入者身份認同危機的還有國家稅收政策”。 應該看到,在當前中等收入人群“擴容”與“維護”的諸多制約因素當中,絕大多數并非國家發揮作用所不能得到解決的。比如,政府可以進一步完善社會基本保障制度,擴大基本醫療保險的覆蓋面乃至推行全民醫保;教育收費過高過濫問題,也可以通過政府加大對于教育事業的投入得以緩解;只要政府具有調控的誠意與力度,住房價格并非不可以得到穩定;只要政府不與民爭利,愿意“藏富于民”,不必要的稅賦也就可以降下來。 還須看到,提供優質廉價的公共產品本就屬于政府的職責,所以擴大社會基本保障的覆蓋面,減少民眾在分享公共品上的支出,包括讓民眾稅收負擔維持在合理限度,本就是民眾選舉產生的政府所當為。因而可以說,政府在“維護”與“穩定”中等收入人群上的應有作為,實際就是對于其履行自身職責的應有回歸,也是廣大民眾對政府的期待與要求。 以中等收入人群為主體的社會能夠保持強勁的消費,因而有利于實現國民經濟的可持續性健康發展;以中等收入人群為主體的“橄欖型”社會,因為建立在大多數人的生活殷實基礎上,因而更為和諧、穩定。而這樣一些目標與政府及國家的目標是一致的,所以政府與國家在擴大中等收入人群上發揮作用,實際就是在更為積極地履行自身職責,為實現既定目標而努力。也正因為如此,政府與國家不應將擴大中等收入人群視作是增加負擔,而應將其看作是實現既定目標的一個著力點與有效途徑。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