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大學生就業難 難在哪里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01日 15:33 金時網·金融時報

  記者 王曉欣

  一年一度的大學畢業生就業日益受到社會關注。2006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413萬人,比上年增加75萬人。同時,社會勞動力供大于求超過1400萬,比上年增加100多萬人,就業問題更加突出。

  當前,雖然大學畢業生就業難情況比較嚴重,但這并不意味著大學畢業生總量已經過剩。在美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占全國人口數量的35%,在日本,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占全國人口數量的23%,而在我國,目前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僅占全國人數的5%。從這個角度來講,大學畢業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大學生就業難有兩個原因,一是結構性就業難,二是總量性就業難。結構性就業難指的是大學生與用人單位的需求之間有一定的差距而引起的就業難,總量性就業難指的是大學生的總供應量大于社會總需求而引起的就業難。有關人士對上述觀點還有不同意見,他們認為,目前大學生就業存在一定的假象。如果當真沒有生活來源,沒有父母可以依靠,相信其中不少人會轉變觀念,不再“等、靠、要”,而是趨于實際,選擇先就業、再擇業。還有一些大學生,他們寧可在大中城市“漂”著,也不愿意回到家鄉或者容易讓自己找到工作的小城市或城鎮。

  勞動部門數據表明,45%的企業招不到合適的人,50%的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大多數大學生想去黨政機關工作,而只有極少部分的人才能實現。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一是高等教育體制缺乏與就業市場緊密對接的機制,高校與大學生就業市場關聯度低。畢業生要走向市場求職,而專業設置卻是計劃經濟的思維。高校設置專業是按照自身的師資力量安排,多數課程學習對于學生就業無任何意義。二是就業市場缺乏有效的政府行為。因為大學生沒有工作經驗,要培養就需要成本投入,每一個用人單位都想節約成本,都等著別人花錢來培養人才,而讓自己的企業搭便車。這樣就造成了單個企業的短期的理智行為,變成了整個市場經濟、社會、國家長期的不理智行為。三是大學生就業難引出了大學生質量問題。就業越來越難與招生人數越來越多發生矛盾,與培養成本越來越高不和諧。同時,就業難又與培養模式的三大深層次矛盾交織在一起:精英教育和大眾教育的矛盾,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的矛盾,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的分歧。

  近幾年,我國GDP保持9%左右的增速,為什么就業機會增長如此有限呢?大學生就業本質上是市場問題,就業難是正常的市場現象。長期以來,各地以GDP作為經濟增長的具體指標。GDP的各個組成部分的順序是投資、消費、價格、進出口等。這就是說,在考慮經濟發展的時候,價值取向向經濟增長傾斜,而把充分就業放到次要位置。追求經濟增長并沒有錯,但除了考慮經濟增長之外,還要考慮就業、通貨膨脹、國際收支平衡、收入分配等問題。從長遠來看,這些子目標和總目標之間應該是一致的,但從短期看,總目標和子目標之間可能是存在矛盾。就業和經濟增長本來是經濟發展中兩個緊密聯系著的方面。一般地說,經濟復蘇和繁榮將增加對勞動力的需求,同時改善就業并提高勞動者報酬;反之,經濟衰退將減少對勞動力的需求,增加失業和減少居民收入進而導致消費需求減少和

通貨緊縮。因此,在大多數市場經濟國家,對于失業的治理和經濟增長的刺激其實就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刺激經濟增長就意味著擴大就業,遏制過熱就意味著增加失業。

  目前,推動我國經濟總量增長主要依靠大企業和高新企業,他們在政策上得到很多優惠,直接融資、間接融資相對而言容易很多,這些企業經濟總量翻番并不會帶來多少就業需求。中小企業和第三產業是吸納勞動力的主要渠道,而在我國這些企業發展卻很慢,直接融資、間接融資相對而言就難多了。要充分就業,就要大力支持中小企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優惠政策就要向中小企業和第三產業傾斜,金融部門應制定具體措施和辦法,支持中小企業和第三產業發展。

  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還要從癥結上內外兼修,政府和市場明確定位,形成良性互動。在高等教育體制中要建立健全與就業市場對接的機制,從“輸血”轉為“造血”,從“象牙塔”轉為“無圍墻”,從“獨木橋”轉為“立交橋”。在明確高等教育是公共物品的性質和不斷加大政府投入的基礎上,要強化與就業市場的關聯機制。解決就業與失業,尤其是大學生就業問題,是宏觀經濟的一個重要目標,絕不是哪一個部門或幾個部門的工作,就業問題牽涉從中央到地方,牽涉社會的方方面面。廣辟就業門路,解決就業問題,是巨大的社會性系統工程,必須依靠全民共同努力。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