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中執法錯在哪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30日 16:59 《管理學家》 | |||||||||
□ 高賢峰 北京大學博士 交通警察身著便衣,手拿相機,穿行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一輛車開了過來,在不該停車的地方停了下來。此時便衣警察如果走上前去,提醒一下,司機肯定不會停車,但是,警
某企業老板為加強管理,強調紀律,制定了150多條罰款制度,授權人力資源部考核專員負責制度的執行,并把考核專員的工資與罰款指標完成情況掛鉤。三個月后,員工怨聲載道,紛紛到老板處狀告考核專員,為罰款而罰款,有時甚至不擇手段。 類似的現象還有很多。聯系在一起思考,會發現其中可能包含一個深層次的規律。 “每一個制度都被植入了特定的理念。”如果執行制度時,能夠忠實地還原理念,則制度就會得到有效執行,反之制度在執行中就會變味。 “違章停車罰款”與“150條”都是管理制度,其中植入的理念都不是“為罰款而罰款”。但是,在警察的暗中執法中,我們看到的是警察故意放任車輛的行為,等破壞交通法規的行為完成后,再上來罰款。因此,暗中執法的問題在于,不管法規的制定者初衷如何,現實中造成的結果是,警察不是用它來維護交通秩序,而是把它作為增加罰款收入的手段。制度中植入的理念是A,但是執行中還原出來的卻是B?己藢T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把“維護勞動紀律”的理念還原成“罰款”理念的。當植入的理念不能被忠實地還原出來時,制度一定在執行中“變味”。 同樣“變味”的情形在很多制度執行中都能找到。例如,績效管理制度中植入的理念一定是“提升績效”。要使這一理念得到還原,績效考核制度應該是這樣執行:考核時,一旦發現有指標沒有完成,則首先要幫助被考核者分析沒有完成的原因,找出具體的影響因素,并就如何解決這些因素與被考核者進行研究協商,輔導其拿出克服這些因素的方法與措施;把這些措施,納入下一階段的考核內容之中。當然,按照考核制度的規定,指標完成情況與待遇掛鉤,該扣的考核工資還是要扣。但是,因為有了前面的績效分析與輔導,員工對扣錢的負面評價會小得多。關鍵是,通過這樣的考核,員工確實能提高其績效。這就是忠實地還原“提升績效”理念。 但是,目前考核制度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就在于,在大多數企業,考核者對績效差距不幫助員工進行分析,對如何解決影響績效的因素更談不上輔導。考核者所做的僅是根據考核標準扣錢,以至于很多員工把“考核”與“扣錢”劃了等號。沒有哪個員工會主動歡迎“扣錢”。于是績效考核成了得罪人的事!疤嵘冃А钡睦砟顩]有得到還原,真正還原出來的反而成了“扣錢”的“理念”。 按照人本管理的理論,企業對人的管理要注重兩個方面:“用制度控制利益,用文化駕馭思想!彼兄贫鹊谋澈螅欢ㄓ幸粋支撐性理念。這個理念成為了特定制度的靈魂。管理制度就是落實這種理念的工具,管理制度的制定過程,就是這種理念的植入過程。但是制度一經公布,就以相對獨立的形式從利益角度對人的行為產生強制,這種強制如果違背了當初植入的理念,制度在執行中就會變味。因此,管理者在制定制度時要把清晰的理念植入制度,在執行制度中要把植入的理念給以忠實地還原。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