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權利不是特權的借口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9日 10:16 法制日報

  謝司

  近日,國有商業銀行銀行卡跨行查詢服務費引發的爭議余波尚存,收取小額賬戶服務費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正當我們尋常百姓為銀行大刀闊斧的收費改革忐忑不安,不知還將有什么費用壓在本就單薄的存款之上時,某國有商業銀行在審計過程中出現的一連串問題又令人唏噓不已。

  誠然,銀行收取服務費用本無可厚非,體現了現代經濟所追求的效益增長方式,也是中國銀行業與國際接軌的大勢所趨,對于收回成本、提高效率、釋放系統資源等不無裨益。但是,我們還應該看到,收費不是解決銀行諸多問題的“萬金油”,不是為銀行創收的“聚寶盆”。隨著銀行收費名目的增多,眼花繚亂的服務費用不斷加諸于中小儲戶身上,讓本就只能得到微薄利息的百姓更加難得實惠。收費和國際接軌了,服務卻還是停留在原地,國有銀行在收費和服務上的迥異態度耐人尋味。同樣耐人尋味的還有國家審計署日前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的對某國有銀行的審計公告。公告顯示,該銀行在規范經營、涉嫌違法案件、信貸業務風險控制等方面存在一些違法違規問題和薄弱環節,需要加以糾正和改進。

  內部經營管理尚存在諸多問題,沒有自查缺陷就忙著向客戶收取這樣那樣的費用,一邊數錢數到手軟,一邊緊急進行整改,恐怕這就是“國家控股”的微妙之處———把“壟斷”堂而皇之的置于百姓利益之上,因著“國有”的名義坦然自若違規經營。國有

商業銀行享有諸多特權,卻缺失與之相對應的義務規定,這有違其提供公共服務的基本內涵。作為國家穩定金融秩序的關鍵部門,難道就能夠以利為本而把百姓的利益降檔嗎?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和監管體系造成了壟斷之下的特權膨脹;而監管的缺位本身又是權利放縱的結果。義務規制乏善可陳,嬗變為特權的權利把公眾徹底放逐———壟斷導致公共利益的損害是不言自明的。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