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社會公平的問題推給企業 對企業是不公平的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9日 09:21 大洋網-廣州日報 | |||||||||
伊險峰 “國六條”頒布已經有一段時間,各地實施細則也已經紛紛出臺,在有效地給樓市降溫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某些非市場化的手段遠遠超過調控范圍,實際上已經到了直接對企業行為進行干涉的地步。這是需要我們警惕的一個問題。
“國六條”遵循的是這樣的邏輯:從購房者角度講,房價上漲,導致普通勞動者買不起房,導致怨聲載道,同時這也違背了“人人有房住”的和諧社會目標;從土地供應的角度講,地根失控,導致土地資源緊張,失地農民缺少社會保障和城市生活技能容易引發矛盾,未來子孫財富被透支,而土地資源為開發商創造利潤并使高收入者受益,同樣容易引起社會不公,同樣影響和諧社會的建設。 雖然“人人有房住”和“人人買房住”是不同的兩個概念,但因為這其中還涉及到結束福利分房之后——從政府和國有企業提供住房到購買商品房之間的這一過渡期之間,政府未能充分注意到困難群體的居住權保障問題,如果單純指責消費者錯誤理解“人人有房住”的概念是不公平的。所以政府此次調控確實及時而且必要,政府希望政策出臺取得立竿見影的成果也是無可非議的。 但調控有必要不等于可以動用任何手段。中國房地產市場除了資金成本要求比較高,限制了企業自由進入之外,基本上還算一個競爭充分的市場。但調控一來,很快就會發現所謂市場的力量在其中所占比重是極低的:上游供地可以輕易斷掉,開發環節資金貸款聽命于政府色彩濃厚的銀行……市場調節能力微乎其微。一個政策出臺,一個發育成熟的市場就面目全非了,除了等新的刺激性政策,否則依賴市場力量幾乎無能為力。 雖然這類舉措市場經濟味道不是很濃,但也可以視為調控的手段,但各地的實施細則調控之手就越伸越長了:要求開發商修改戶型設計(對企業生產的產品進行規定),規定銷售時間,甚至一直到把終端消費也作為調控的手段——北京出臺不許在住宅樓中開辦公司。這種規定不是不可以有,但是用來作為調控房地產價格手段實際上相當于:因為政府認為房價過高,小公司因而受到懲罰。這是市場經濟的邏輯嗎? 政府利用“有形之手”調控市場,希望建設和諧社會,這當然是好事。和諧社會與GDP目標之區別就在于,前者注重公平,后者注重效率。公平與效率之爭一直是中國公共管理的難題。現在政府將公平放諸首位,說明執政思路的進步與刷新,也說明政府在做自己更應該做的事。但是,對于企業來說,效率永遠是第一位的,政府以營造社會公平為己任,不等于有理由要求企業也將公平放為企業經營的首位目標。而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不知不覺中,政府和社會輿論把有關社會“公平”的問題轉化成對企業的泛道德化的粗暴評判,輿論將“公平”問題一股腦推給企業,這對企業是不公平的,對市場經濟的確立也是十分有害的。 中國這些年改革的最大目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政府對企業經營的全部退出。企業自主經營以盈利為目的是天經地義的,對企業生產銷售指手畫腳肯定是不可取的,政府應該在市場經濟的前提下調動市場元素,找到合適辦法合理途徑,以市場的方式來完成調控目標。哪些是政府該做的,哪些是即便有道理但也不應該做的,這是考驗政府管理智慧、能力和水平的關鍵。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